由此可見,孩子上網成癮並不能一味的責怪打罵孩子,很多時候,父母是不是應該思考一下,是什麼原因把孩子推向網吧的?平心靜氣地和孩子談談,找到孩子上網成癮的原因,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戒除孩子的網癮要因人而異,通常的方法有以下幾種:1.多溝通
父母要多用一些時間和孩子做一下溝通,這種溝通不是簡單地過問學習成績,而是把孩子當成朋友一樣去關心他們的感情活動,和孩子們一起探討其感興趣的話題。在周末或是節假日的時候,多和孩子們一起參與各種文體活動。或許利用一些時間比較長的假期和孩子一起去旅遊,這樣既能讓孩子放鬆,又能促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還不會讓網絡乘虛而入。
2.轉移注意力
根據調查發現,喜歡網絡遊戲的孩子不僅聰明,而且動手能力強,但是長期下去卻有可能導致他們的智力水平降低。父母可以在家裏多搞一些小活動來轉移孩子對網絡的注意力,充分發揮孩子們的特長,把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向健康軌道。通過培養他們新的興趣點來引導他們不再沉迷網絡。孩子注意力的轉移是一項不小的工程,一定要注意不要急於求成。
3.進行心理衛生指導
大多數瀏覽黃色網站的孩子都出於一種青春期反應,一種好奇心。父母應對成長階段的孩子進行健康的性心理衛生指導,從正麵引導孩子,讓他們接受正常的性健康教育,健康快樂地度過青春期。
4.行為上約束
對於上網成癮的孩子千萬不要強迫他們立即斷絕上網,當然也不能放任不管。最好是和孩子約定好上網的時間和次數,然後逐次遞減。父母可以采取適當的獎勵和懲罰措施,但是一定注意要及時兌現,否則就沒有約束力了。
5.及時就醫
有關專家指出,如果網癮導致孩子出現極度抑鬱的情況,也可以去看心理醫生,讓醫生開一些抗抑鬱的藥物進行調理。
當孩子迷戀於網絡的時候,父母不要太過驚惶失措,也不要一味地批評或是責罵孩子,而應該積極地想辦法幫助孩子脫離網癮。
正確對待孩子的暴力行為
有一個叫亮亮的男孩,在幼兒同被稱為“小霸王”。“哇——”有一個小朋友哭起來了,一邊哭,一邊用手使勁指著亮亮。唉,不用說,一定又是亮亮幹的“好事”!亮亮的父母和幼兒園的老師都為亮亮操碎了心。原來,亮亮是一個愛打人的孩子。他一會兒打哭了蘭蘭,一會兒又推倒了小虎……真是闖禍不斷!亮亮的爸爸媽媽經常要麵對上門來告狀的父母:“你們家亮亮是怎麼搞的?平白無故地就把我們家的孩子打哭了!”
亮亮並不比別的小朋友高大、強壯,但是他就是愛打人。當與別的孩子發生意見不統一的情況下,他不是爭辯,而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了再說;別的小朋友不願跟他交換玩具,他不是繼續央求或者找老師反映,而是伸手便打;他甚至會無緣無故地打人,老師說:就算是為了表示對某人的好感,他也會采用這種手段。
亮亮的“戰術”很多,他有時用手打,有時用腳踢,有時用牙咬,還用指甲抓、腦袋撞……全班所有的小朋友身上,都有他留下的“記號”,差不多每天都會有一個小朋友帶著新的傷痕回家去。
幼兒園裏所有的孩子都怕他,因為大家時刻都在擔心: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遭亮亮打。
亮亮的行為確實給別的孩子帶來了很大傷害,這種無緣無故打人的壞習慣,說明孩子有“暴力”傾向,這種現象的發生反映了我們家庭教育的失誤。
現在的“小皇帝”由於家長的溺愛,有“小霸王”作風的並不是個別現象,這是應該引起全社會足夠重視一個問題。有的“小霸王”到哪兒都欺負別人。對此,父母可告誡自己的孩子不要與他玩,同時警告“小霸王”不許欺負人。
有些父母慣於用暴力懲罰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結果孩子也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待其他孩子,表現出攻擊行為。有的父母隻要孩子做錯事,就不分青紅皂白地打他一頓。孩子挨打以後,容易產生抵觸情緒。這種情緒一旦“轉嫁”到別的人身上,就易找別人出氣,逐漸形成暴力傾向。有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說:“如果有人欺侮你,你要狠狠地揍他。”在父母的縱容下,孩子容易形成暴力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