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孩子是慢慢地長大了,並且也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識,但是,這個時候的孩子自我控製能力還是比較差的,他們經常會在無意問違反紀律。這時的孩子喜歡和人論個高下,卻又偏偏沒有足夠的論據;對什麼事情都抱著懷疑的態度,卻沒找不到科學的依據去反駁;經常會有一些發現,卻又不能準確判斷;喜歡對別人評頭論足,觀點卻又十分片麵。
有些父母或許知道孩子正處於叛逆時期,卻又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有逆反心理。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會讓孩子出現逆反心理呢?
1.父母與孩子相處的相互作用
人與人的相處,是起著相互作用的,比如你尊重我,我就會尊重你,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模式也是這樣。大部分的時候,孩子不一定是叛逆,可能隻不過是他說了一句話,而父母覺得不滿意,於是就大聲罵他,孩子受到了刺激,也變得大聲對抗,或以沉默抗議,或以反叛行為抗議。久而久之,孩子便會產生一種習慣,這是與父母之間一種相處的相互作用。
2.孩子養成習慣
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趁早,千萬不要因為孩子還小,不懂事,而不糾正他的錯誤。比如,孩子在小的時候不懂得尊重長輩,如果想要什麼東西得不到就哭、不吃飯,要挾父母答應。如果父母讓步的話,孩子就會有這樣一個認知:用這方法對待父母,父母就會讓步。等到孩子長大後,習慣已經養成了,想要改也就不容易了。
3.家庭出現問題
當家庭出現問題,比如父母感情不和,兩人時常爭執時,孩子心裏討厭,但又覺得無助時,便會以逃避,或以叛逆的行為表現自己的不滿。
4.孩子受朋友影響
當孩子們和父母沒有那麼多共同語言的時候,就會在學校結交一些朋友,而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受到慫恿,做出一些不該做的事。例如,當孩子反駁老師,和老師頂嘴的時候,本來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卻得到來自同學的稱讚;當孩子勇於反抗父母定下的重重規矩時,也會有可能得到某些朋友的認可。這樣一來,孩子的內心就會產生一種錯覺:如果我扮演這樣的角色,便會被別人稱讚。
知道了孩子為什麼會產生逆反心理,父母就需要知道應如何對待孩子的逆反心理了,父母可以從下麵兩個方麵入手。
1.了解孩子逆反心理的實質
當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時,代表孩子已經從幼稚走向成熟,這個時期就是轉折期。總體來說,孩子在這個時期的各種心理變化都反映了孩子在心理方麵的進步。在心理上,從依附於父母到出現獨立意誌,這是非常重大的變化。父母要對孩子的這一時期鄭重對待,並且要采取歡迎的態度。對於孩子逆反心理消極的一麵,父母則應當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教育。當然,孩子出現逆反心理不隻有消極的一麵,還有積極的一麵,那就是孩子的好奇心更加強烈了,讓孩子充滿了強烈的求知欲望。
2.要善於理解孩子
父母看到孩子慢慢地成長,就必須懂得尊重孩子,和孩子建立一種近乎朋友的平等關係,對於孩子對家庭中一些事情所發表的意見,要鄭重考慮。父母要相信孩子有獨自處理事情的能力,當孩子在獨自做某件事情時,父母要給予支持。如果孩子在期間遇到困難或遭遇失敗時,父母應當給予安慰和鼓勵,如果成功則一定要表揚。當父母和孩子之間有一些爭論,並且最後父母發現是自己錯了的時候,父母要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以得到孩子的原諒。
當然,對於孩子來說,也應當理解父母,畢竟父母的忠告都是他們的生活經驗,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當自己的選擇和父母的願望不相同時,孩子可以通過和父母商量來解決,不需要意氣用事。隻要能夠用事實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相信父母還是可以尊重自己的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