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長隻擔心孩子的睡眠時間不足,容易讓孩子養成睡懶覺的習慣,這是不對的。應該想辦法讓孩子睡得深沉一點。可以叫孩子早晨早醒,由於睡眠不夠,晚上自然要早睡,睡得也深沉。晚上八九點鍾,家裏就要安靜,要創造一個使孩子能夠入睡的環境。父親也不要在孩子正在入睡的前後回家,可以把回家的時間錯開。

家庭成員都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起床後打開窗戶,放進新鮮空氣,疊被子、穿衣服、上廁所、洗臉漱口等有關活動,大人要起帶頭作用。

如果孩子睡眠充足,還是起不來,身體不舒服,就要找大夫檢查,身體和精神上二如有病要趕快治療。

有的孩子不容易入睡,進了被窩以後,一個多小時還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了,一有什麼小動靜,馬上又睜開眼睛。這種睡眠問題與父母教養不當有關,如母親過分擔心,孩子養成睡前開燈,要吃東西,或要玩具等撒嬌的習慣,因此不好好睡。或者對孩子管教過嚴,孩子因此產生反抗情緒不好好睡。

還有身體有病的原因。比如本來睡得挺好,突然變得一有動靜就醒,一旦睜開眼睛就再也睡不著。這就可能是身體有什麼毛病。身體的病痛或瘙癢,就會刺激大腦,使精神不安,睡覺時不斷翻身,或者咬牙,或者說夢話。如發現孩子有這些睡眠異常,就要就醫治療。

也有精神緊張的原因。環境和情緒的變化,引起精神緊張,也會變得不容易入睡,睡後容易醒。

怎樣才能使孩子容易入睡,並睡得香呢?生活要有規律,早起早睡的時間要嚴格。孩子睡前盡量要洗澡,睡前不給孩子聽到或看到高興或害們的事,避免神經興奮。

上床後30分鍾內,家庭氣氛要平靜下來,屋子的燈要調暗。不要在被窩裏給孩子食物、玩具或畫冊。睡前一定要上廁所,被子要輕、暖,睡衣要清潔。屋子不能過熱或過冷,還要通風良好。

要持之以恒,不能有例外。如果以星期日、假期等為理由,允許孩子晚睡,就可能破壞良好的習慣。要明白睡眠重要的不在於時間長短,而在於睡覺的深沉程度。

睡眠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健康和發育,所以,家長應從小就培養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

小胖子的煩惱

胖,在中國傳統觀念中意味著“福氣”、“財富”和“健康”。小孩子嘛,胖乎乎的,又結實又可愛,有什麼不好。再說,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這個時候限製他的飲食,不是影響他生長嗎?其實,胖絕對不等於健康,真正最需要減肥的是那些年紀尚小,卻已大腹便便的孩子。

近年調查顯示,我國北京、上海等小學生肥胖兒高達20%。估計3歲左右幼兒肥胖發生率約3%。隨著“三多三少”,即“肉食多粗糧少、看電視多運動少、飲料多白開水少”的不良飲食行為增加,肥胖症患兒還將有所增加。

肥胖的危害還不僅僅在於脂肪肝,因為80%的兒童肥胖將延至成人肥胖,所以兒童肥胖是成人發生高脂血症、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硬化等一係列“富貴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而對於正在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而言,肥胖除引起脂肪肝外,還可引發一些特殊的病理變化:肥胖可影響甲狀旁腺激素和維生素D的代謝,易致佝僂病;肥胖兒生長激素分泌遲鈍,性激素分泌紊亂,男性可引起性功能低下、陽痿,女性可引起月經不調和不孕;肥胖還可抑製肌體的免疫功能。

導致兒童肥胖症的原因很多,但大多都是孩子因為吃得過多、營養過剩,以及缺乏運動造成的。家長對孩子嬌生慣養,不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不限製孩子看電視、打遊戲機的時間等等,所以在城市裏,兒童肥胖症就日趨增多。

另外,據有關專家報道,肥胖兒童的父母也大多患有肥胖症。這不僅與遺傳因素有關,更重要的是家庭膳食習慣。據統計,父母均是肥胖者,其孩子肥胖占70%~80%;父母單方肥胖者,其孩子肥胖占40%~60%。

控製孩子的體重可真是門學問,一點也不比大人自己減肥容易。

不少孩子采用目前成年人常用的減肥方法,比如節食、物理療法等等。但是,生長發育是兒童青少年期獨特的生理現象,兒童不能采用成人期減肥方法去減重和減脂肪。

對於輕度肥胖兒童,通過參加一定體育活動還是可以達到調整體形的效果的。對於問題更嚴重一些的肥胖兒童,還需要參加運動處方的訓練。具體的情況,家長還是應該向醫生和專家請教,不要盲目為自己的孩子定計劃減肥。另外,食物中能提供能量的營養物質有蛋白,脂肪,糖類。既然肥胖是體內脂肪積聚過多所致,那麼能否用蛋白質、糖類食物完全代替脂肪類食物呢?當然不可以,它們各有各的生理功能。脂肪類食物對小兒生長發育、腦細胞核的代謝、皮膚與毛發的完整、心肌收縮及免疫功能的健全都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