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燈前偷眼識英傑 林下逐鹿遇美人(3 / 3)

這時候明朝把孟特穆封做建州衛都督。孟特穆為不忘報仇起見,把都城搬到赫圖阿哈住著,娶了一房妻子、生下兩個兒子來。大兒子名叫充善,第二個兒子名叫褚宴。充善又生了三個兒子,大兒子名叫妥羅,第二個兒子名叫妥義漠,第三個兒子名叫錫寶齊篇古。錫寶齊篇古又生了一個兒子,名叫福滿。福滿卻生了六個兒子:第一個德世庫,第二個劉闡,第三個索長阿,第四個覺昌安,第五個包朗阿,第六個寶實。福滿做了都督,後又把位置傳給覺昌安。又造著五座城池,分給兒子們居住,德世庫住在覺爾察地方,劉闡住在阿哈阿洛地方,索長阿住在河洛噶善地方,包朗阿住在尼麻喇地方,寶實住在章甲地方。

這五座城池離赫圖阿喇地方,近的五裏,遠的二十裏,統稱寧古塔貝勒。這六位貝勒,出落得個個英雄,威武有力,遠近的部落,都見了他害怕。隻有西麵碩色納部落,生了九個兒子,自小歡喜搬弄武器,閑著無事,四處打家劫舍,鄰近部落吃了他的虧,也是無可如何。東麵又有一個加虎部落,生了七個兒子,也和狼虎一般,到處殺人放火。

有一天,碩色納部落九個兒子,趕到加虎部落裏去比武。兩家說定,誰打敗了便投降誰。他兩家弟兄,從上午直打到下午,隻得一個平手。後來加虎部落裏有一個人,能夠連跳過九頭牛身,碩色納九個弟兄看了,十分佩服,兩家便結為兄弟,說定有福同享,有禍同當。正說話時,忽見人堆裏擠出一個少年來,生得麵如撲粉,唇若塗脂。他也不招呼人,大腳闊步走到那九頭牛身旁,兩手攀住牛角,使勁一扭,那牛“啊”的一聲叫喊,早已扭斷頸子,倒在地下死了。那第二頭牛,第三頭牛,如法炮製,一霎時,那九頭牛,都給他結果了性命。他一揮手,後麵來了二十個大漢,一齊動手,扛著牛便走。這時碩色納部落的人和加虎部落的人,再也耐不住了,便齊上前去攔住,和他講理。那少年也不多說話,拔出拳頭便打人,不知他哪裏來的神力,凡是近他身的,都被他摔出三五丈遠,倒在地下,爬不起身來。這兩個部落的人,看了十分惱怒,齊聲說道:這不是反了麼!一聲喊,一齊撲上前去,把那個少年和二十多個大漢團團圍住,圍在核心。那少年不慌不忙,指揮那二十多個大漢,各人背著背,四麵抵敵著。從下午打起,直打到黃昏人靜,那少年卻不曾傷動一絲一發,倒是這兩個部落的人,叫他們打倒了許多。

正不得脫身的時候,忽聽得正南角上發一聲喊,接著卷起狂風似的,來了一隊兵馬。這兩部的人,看看不是路,忙丟下這少年,轉身逃去。一個前麵跑,一個後麵追,看看追到一個大村落裏。村落前麵,攔著一帶木柵。這兩部人逃進了村落,把柵門緊緊閉住。那少年領著這隊人馬,在柵前討戰,兵士們百般辱罵。停了一會,柵門開處,裏麵也出來一隊人馬。兩隊人馬接住,便在樹前大戰起來。那少年的兵馬,是久經戰陣的,也不把這班村人放在眼裏,不多時,早已和秋風掃落葉似的,把村裏的人馬打得落花流水。少年一拍馬,後麵兵士們也跟進去,見人便殺,見物便擄。可憐碩色部九個弟兄,卻死了四個,加虎部七個弟兄,卻死了三個。其餘的一齊捆綁起來,押在馬後,被這少年帶進城去。

這少年不是別人,正是那福滿的孫子,寶實的兒子,名叫阿哈那握濟格。他跟著父親,住在章甲城裏,長得好一副俊秀的麵貌,又是一副銅筋鐵骨。他也聽得人說,碩色納和加虎兩個部落的人如何難惹,他卻偏要去惹一惹。這一天果然大獲全勝回來,把擄得的牲口、婦女,獻與父親,寶實不敢自私,便去轉獻給都督覺昌安。覺昌安一麵賞了握濟格的功,一麵檢點人馬,重複到碩色納、加虎兩部落去,查看一回,把左近二三十個村坊,都收服了。從此凡五嶺以東、蘇克蘭滸河以西二百裏地方,都歸入建州衛部下。

這握濟格立了這次大功以後,覺昌安便留他住在自己城裏,和他一起同起同坐,十分親愛。握濟格麵貌又長得可人意兒,裏麵福晉格格沒有一個不和他好。覺昌安的福晉,很想給他做一個媒,勸握濟格娶一房妻室。握濟格說:“倘沒有天下第一等美人,我願終身不娶。”這一天,他跟著叔父出東城去打獵,那座山離城很遠,便帶了篷帳,住在山下。第二天,握濟格清早起來,獨自一人跨著馬,向樹林深處跑去,見一群花鹿,在林子外麵跑著。他便摸了一摸弓箭,一拍馬向前跑去。誰知那群花鹿,聽得馬蹄聲響,早已去得無影無蹤。看看對麵也有一座林子,握濟格便又趕進林子去,睜眼看時,卻見一個花枝招展的美人兒,低鬢含羞,騎在馬上。把個目空一切的英雄,早看得眼花繚亂口難言,魂靈兒飛去半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