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大玉兒原是天生尤物。她在七歲的時候,跟著奴仆到牧場上去遊玩,有一個喇嘛見了她,便說道:“這位格格有大貴之相。”奴仆在一旁笑說道:“俺科爾沁貝勒的格格,不貴也是貴了,何用你多說!”那喇嘛搖著頭說道:“我說的貴,是貴為天子的貴。”那班奴仆又笑說道:“你這和尚說話,越說越離經了。俺這滿洲地方和內外蒙古,哪裏找個天子去?難道叫我們格格嫁到那明朝皇帝去?”這幾句話,大玉兒的母親常常拿她說笑;大玉兒也聽在耳朵裏。如今見了皇太極,又想起他父親現在已經做了皇帝,保不定他將來也是一個太子。再加他兩人原有一番舊日的恩情,如今她又在患難之中,心中早有了一段私意。他兩人在宮中卿哪濃濃的談著心,宮女們在房門外站著,又不敢闖進房去;隔了半晌,裏麵傳出話來,給福晉備馬,隻見皇太極和大玉兒兩人手拉手兒,走出宮來;大玉兒又招呼貼身服侍的四個宮女,一齊上馬。由皇太極帶領著,到自己營裏去藏起來。從此大玉兒做了皇太極的妃子,宮中都稱她吉特妃子。皇太極又看在吉特氏麵下,求著父親,饒了德爾格勒的一條命。這都是過去的事實。如今,皇太極趁自己即位的時候,便把他心愛的吉特氏冊立為皇後,稱為孝莊文皇後。他的原配,隻封為關維宮衰妃。文後住的宮,稱作永福宮。太宗皇帝天天在永福宮裏住宿,別的妃殯,休想得到一夜的臨幸。
皇太極雖做了皇帝,隻因常常要陪伴皇後,所有國家大事,都由大貝勒、二貝勒、三貝勒分管。這時十四親王多爾袞,年紀隻有十五歲,十五親王多鐸,年紀隻有十三歲。因為文皇後喜歡他弟兄兩人,便留在宮中,常常和皇後做伴,太宗也因他們母親死得慘,這時良心發現,便格外好意看待他們。多爾袞生得乖巧,麵貌也漂亮,文皇後格外多喜歡他些。
文皇後有一個妹妹,名叫小玉兒,這時也跟著她姊姊住在宮裏,卻和多爾袞同年伴月,他兩人朝朝見麵,自然容易親熱,再加那小玉兒的麵貌,和她姊姊真是長得一模一樣。她姊妹兩人的皮膚,都長得潔白無瑕;因此,她父母便拿個玉字做她的名字。
這時,正是長夏無事,文皇後午睡醒來,不見了小玉兒和多爾袞兩人,知道他們又往園子裏玩耍去了,便也帶著幾個宮女向園裏走來。走到一帶高槐下麵,樹蔭罩地;遠遠的隻見小玉兒坐在樹根下一方湖石上。不知什麼事惱了小玉兒,慌得多爾袞左一揖右一揖向她拜著;小玉兒隻是轉過臉去不理他。文皇後看見了,不禁覺得好笑起來。說道:“小丫頭!總是這副執拗脾氣,老不肯改的。”說著,自己在一方湖石上坐下,吩咐宮女過去把他兩人喚來。多爾袞走到皇後跟前。皇後伸過手去,把他攬在懷裏。多爾袞跪在地下,仰著臉,皇後兩手按在他肩上,低著脖子看他:真是長得眉清目秀,唇紅齒白。忍不住低下頭去,在他唇上親了一個嘴。說:“好叔叔,你愛上了她嗎?我便拿她給你,好嗎?”多爾袞倒也乖巧,聽了,忙磕頭謝恩。這時小玉兒站在一旁,心裏雖也愛多爾袞,但是見她姊姊和他親嘴,心裏不覺起了一陣醋意。後來聽她姊姊又把自己的終身許給了多爾袞,她臉上一陣躁,便一轉身飛也似的逃去了。到了晚上,皇後把這個意思對皇帝說了;皇帝也十分歡喜,立刻傳了內務大臣來,吩咐給十四親王造一座高大的王邸,便在衍慶宮後麵。
到了第二年,多爾袞和小玉兒都是十六歲了,便行了大禮。這一場喜事做得十分熱鬧,更是他小夫妻兩口過得十分恩愛。可是這一來,卻撇得文皇後十分冷清了,雖說有太宗皇帝天天陪伴著,但是從來說的“日久生厭”,任你是第一等的恩愛夫妻,倘然是朝夜不離,行監坐守,甜蜜到十分,親熱到十分,便也要覺得厭倦起來。何況赫赫一位皇帝,有的是三宮六院,漫立遠視而望幸的,隨處都是。皇帝到了厭倦的時候,豈有了不想異味的嗎?因此太宗空閑下來,也常到別的宮院裏去走走,越發撇得皇後冷清清的。皇後在十分冷靜的時候,便帶了一班宮女,臂鷹跨馬,依舊到外麵打獵去。滿洲人不論男女,都拿打獵當一件消遣事體,皇帝知道了,也不去阻攔她。誰知皇後今天打獵,明天打獵,卻打出意外奇緣來了。
這一天,皇後在花崗子打獵,正追著一頭野豬,皇後馬快,趕在前麵,追進林子去。那頭豬也乖巧,盡在林子裏左繞右繞;皇後盤馬彎弓,東趕到西,西趕到東,兀自射它不著。把個皇後弄得嬌喘細細,香汗涔涔。正忙亂的時候,那頭豬忽然惱怒起來,大叫一聲,掉轉身體直向皇後撲來,張著血盆似的大口,露著鋼牙似的齒牙,把個皇後嚇得魂不附體,嬌聲叫喚起來。正危急的時候,忽聽得噢噢兩聲,左右林中飛出兩枝箭來,不偏不斜,齊插入那頭野豬的兩隻耳朵裏去。隻聽大嚎一聲,這頭野豬倒在地下死了。接著後麵的宮女也趕到了,皇後略定了一定神,便吩咐到左右林子裏搜人去。誰知也不用搜,那林子裏鑽出兩個大漢來,一齊跪倒在皇後馬前。皇後吩咐宮女問他:什麼地方人?姓什麼?叫什麼?為什麼躲在這林子裏?那兩個大漢見問,便有一個磕著頭說道:“奴才名叫王皋,他叫鄧伶子,都是山東人氏,祖上在關外做買賣,折了本錢,流落在遼陽地方,不得回家。因為家貧,不能度日,幸喜習得一手弓箭,便以打獵為生。弟兄兩個,常在撫順捉幾頭野豬度日。這幾天因為那地方野獸稀少,所以趕到這沈陽地方來尋些野獸。隻因人地生疏,不知道這裏是禁地,誤犯了娘娘的聖駕,求娘娘饒恕了奴才一條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