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酬大勳太後下嫁 報宿恨天子重婚(2 / 3)

皇太後雖說下嫁,在攝政王府中隻住了一個月。滿月以後,仍回進慈寧宮去住著。攝政王宮中府中跑來跑去,怕遭人暗算,便也不常進宮去,隻在府中和侄兒媳婦尋歡作樂。日子多了,便覺得膩煩起來。

這時朝鮮派大臣金玉聲來進貢,住在客館裏,說起他國王兩位公主,長得如何美麗嬌嫩。這句話聽在何洛會耳朵裏,便悄悄地去告訴攝政王知道。攝政王在府中正住得乏了味,聽了這個消息,忙吩咐何洛會如此如此去行事。何洛會得了命令,忙悄悄地去和朝鮮大臣商量。那大臣聽是攝政王的意思,如何敢違背,忙回國去,和國王李溟說知。那李溟聽說攝政王要娶他兩位公主做妃子,他正要仰攀上國,如何不願意,便一口答應,一麵和女兒說知。還是這兩位公主有主意,他姊妹二人說:到大清國去做妃子,原是願意的,但是聽說如今大清國皇太後下嫁攝政王,寵擅專房,我姊妹二人嫁過去,沒得吃她欺侮。倘然那攝政王必要娶我姊妹二人,便請攝政王到我國中來成親;替俺姊妹造一座高大的王府,俺姊妹永遠在府中住著,決不肯離開親生父母的。

朝鮮王便打發人把姊妹的意思去對攝政王說了。攝政王也很願意避開皇太後的耳目。便是堂堂一位攝政王,到屬國裏去做親,未免太不成體統。後來何洛會出了一個主意,在朝鮮相近地方喀喇城裏,造一座行宮,把兩位朝鮮公主,悄悄的接到行宮裏候著。這裏攝政王便推說出關巡邊去,便帶領八旗固山額真官兵,揀定吉日,在北京起程。皇太後雖不舍得離開攝政王,但國家大事,又不好攔阻得。看著自己兒子順治皇帝,年紀慢慢地長大起來,他終身事體也十分要緊。從前攝政王做主,說定科爾沁部主吳克善的女兒做皇後。為今攝政王要出京去,皇太後便和攝政王說定了,要給皇帝揀個吉日成親。攝政王這時一心隻在那兩個朝鮮公主身上,宮裏的事體,悉聽皇太後做主,自己急急趕出關來,到行宮裏和兩位公主成親。這時攝政王一箭雙雕,自有許多樂處。

誰知天下的事,往往樂極生悲。攝政王住在喀喇城地方,天天和兩位公主尋樂。這喀喇城原是一個荒僻去處,兩位公主空閑下來,無可消遣,便哄著攝政王出去打獵。有一天,攝政王帶了兩位公主正在城外打獵。一班官兵,正保護著公主追鹿兒到樹林深處,那林下忽然跳出一隻野豬來,見林子裏有人,急向林外逃去。攝政王一個人騎著馬站在林子外麵,那馬見野豬兒直衝過來,嚇得它拱著前蹄,和人一般的站了起來。攝政王騎在馬上,一個措手不及,直撞下鞍橋來,那野豬恰巧從攝政王身上跳過。可憐多爾袞,一霎時跌斷了左腿,被豬蹄踏傷了麵部,一時鮮血直迸,痛徹心脾。隨從武官,急上來救息,忙回出林子來看,哭著喚著,總不見他醒來;再細看時,那腦漿也迸裂了,人已經不中用了。急把攝政王的屍身抬回行宮,一麵發喪成服,一麵通報朝廷。這時攝政王年紀隻有三十九歲。消息傳到宮裏,第一個哭壞了皇太後,順治皇帝也十分傷心。一麵特派大臣出關去盤樞,一麵下諭臣民人等戴孝。那朝鮮公主不肯進關,待攝政王靈樞動身,便也動身回朝鮮國去。

皇父驅車到北京這一天,順治皇帝穿了孝衣,帶同親貝勒文武百官,出東直門五裏處迎接。皇帝親自奠爵行禮,百官跪在路旁舉哀,從東直門直到玉河橋。四品以上各官,都在路旁跪哭,直到王邸。公主福晉文武命婦,都穿著孝衣,在大門內跪哭。靈框停在王府大堂,諸王貝勒通夜守喪,另有六十四個喇嘛和尚,誦經超薦。這一場喪事,直鬧了四十九天。皇太後雖不便入府守孝,但寡鴿離彎,間鬧冷落,是十分傷心的。

順治皇帝和太後,到底是母子,關乎天性。見母親孤苦可憐,便把太後迎進宮去,母子兩人朝夜見麵,十分親熱。這時,順治皇帝也有十四歲了,便下詔親政,每天五更坐朝,查間國政,十分精細。文武大臣,都見了他害怕。到了十六歲以上,皇太後做主,揀定吉日,皇帝大婚。那吳克善把女兒送進京來,這時豫王也回京了,便借住在豫王府。在順治皇帝心裏,原不願意要吳克善的格格博爾濟錦氏做皇後,隻因是皇太後做主,不好意思反抗,隻得勉強成親。皇後住在坤寧宮裏,新婚不五天,皇帝便和皇後口角,從此夫妻之間,越發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