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一個大學生在西藏的故事(2)(2 / 2)

楊秀德得知有人給姚誌祥吹冷風後,主動找到姚誌祥,誠懇地說:

“老姚,你就放手幹吧!我老楊栽了是因為能力有限,我幹不成,怎麼能擋著道不讓別人幹呢?你是大學生,有知識,一定會成功的!”

姚誌祥說:“楊副團長,有你這番話,我一定想辦法把管道搶修成功!”

楊秀德一把握住老姚的手,說:“好!成功了給咱團裏爭光,到時候我請你喝酒!”

楊副團長陪著姚誌祥來到昆侖河施工現場,麵對那雄獅狂舞般的河水,講了自己的教訓:

“我現在明白了,我隻想征服它,卻沒有想到要服從它,所以我失敗了。”

姚總問:“何為服從它?”

“就是要承認它的凶猛,了解它的凶猛,掌握它凶猛的規律。這樣,才有可能征服它。”

姚總說:“你說得好。我一定要摸清昆侖河的脾氣,然後製服它!”

激戰昆侖河的戰鬥打響了。

姚誌祥的施工方案是:首先攔截昆侖河,強行使其改道,將管道暴露出河床上;第二步,組織戰士們擊水而戰,在裸露的河道裏開挖一條長300米的管槽;第三步,修複管道。

三個白天鋼釺叮當。

三個夜晚燈火通明。

一條400米長的導流渠終於修成。昆侖河改道了,第一個戰役取得勝利。姚誌祥站在裸露著碎石的河床上,用舌頭舔了舔幹裂得有了血縫的嘴唇,說:

“同誌們,今天我們就違犯一次紀律,晚飯時每個人可以喝兩盅酒。一是對我們的築壩引流成功表示慶賀,二是喝杯酒暖暖心,準備迎接更艱巨的戰鬥。”

這祝酒詞實際上已經宣布了“車輪戰”開始的序幕。

這天晚餐,果然用床板支起的每個餐桌上,多了一瓶“江津白”,酒瓶蓋子是姚誌祥一個一個親手擰開的。

有的戰士隻喝了兩盅酒,飯也沒吃飽,就按捺不住求戰的亢奮心情,跑到工地上揮鍬幹起來了。

“車輪戰”打了三天四夜,姚誌樣宣布休息一天,養精蓄銳。第五天又開始了第三個戰役。

戰猶酣。幾乎每個小時都有人被高山反應擊倒;幾乎每個小時都有人蘇醒過來重返戰場。姚誌祥沒有小夥子們那股虎勁,不可能掄大錘、掌鋼釺。他隻能扛著水泥袋,呼哧帶喘地走向澆鑄組。他的臉上濺滿了泥漿、水滴,衣服上蓋著一層冰淩。他已經兩天兩夜沒有正經地合眼了,很困。戰士們心疼他,說:姚總,你睡一會兒再幹吧!他說:我已經睡過了。的確他“睡”過了,可那是怎麼“睡”的呢?他這個“睡覺”的方法實在太奇特了,太少見了。扛著水泥袋,邊走邊“睡”。“睡”一次五、六秒鍾,時間長的撐死也就十來秒鍾。常常是腳下一滑,或一聲什麼吼叫,驚醒了他,肩上還扛著水泥袋……他就是這麼“睡”的。一次,他扛著水泥袋,剛“睡”著,就撞在了一個水泥罐上,眼鏡撞得粉碎,臉上撞了個大包……

300米的管道終於從昆侖河底穿過,按原計劃提前兩天告捷。

這次激戰昆侖河,姚誌祥光帆布手套就磨破了八雙。

楊秀德副團長見到凱旋歸來的姚誌祥,第一句話就說:“老姚,咱說話算數,我請客,喝酒!”

姚誌樣沒有推辭,按相約的時間到了楊秀德的家裏,這是家宴,備有老白幹。楊秀德端起斟得滿滿的酒杯,對姚誌祥說:

“我服你了!”

說著眼裏就湧滿了淚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