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聲入人心”的魅力(1 / 1)

第二節 “聲入人心”的魅力

從古至今,聲音的魅力在各行各業中都尤為重要。人們之所以喜歡電視節目上那些優秀的主持人,多數是因為他們的聲音在經過科學係統的訓練之後,變得準確清晰又端莊悅耳;人們喜歡歌劇演員在歌唱中的聲音,是因為人們在演員的聲音裏聽到了作曲家以及劇中人物想要表達的喜怒哀樂;就連台灣女星林誌玲也因為其嬌柔軟糯的娃娃音而受到廣大男性和商家的青睞,因此獲得了不少的產品代言。由此可見,說話這門藝術,不僅要有語言組織能力,還要有一副動聽的嗓音。實踐和事實證明,經過科學的訓練和有意識的控製,人們的聲音能越發的美妙。

一場演講,主要包括有聲語言、態勢語言和主題形象三個方麵。有聲語言由語言和聲音兩個方麵構成,它是演講過程中最主要的表達手段。有心理學家曾經提出:“每個人在聆聽過程中的有意識注意大概每隔5至7分鍾就會有所鬆弛,也就是注意力會開始鬆懈,思想出現拋錨的傾向。”因此,這就要求演講者在演講時,不僅要以充滿魅力的語言向聽眾準確地傳達自己的思想或觀念,而且還要注意聲音和語調的起伏變化,爭取做到張弛有度,嚴肅與有趣並重。

正如同劇本創作一樣,最開始就要定好整部戲的大致基調,然後在劇情展開後,將所要傳遞的情感隨著劇情的發展一步步地遞增。如果一開始基調定得太高,不僅沒有張力,也不符合整個創作過程的常規理念。演講也是如此。聞一多先生在《最後一次講演》中說道:“這幾天,大家曉得,在昆明出現了曆史上最卑鄙最無恥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麼罪?竟遭此毒手?他隻不過用筆寫寫文章,用嘴說說話,而他所寫的,所說的,卻無非是一個沒有失掉良心的中國人的話。”起初,他一直用一種很沉痛、平靜的語調在緩緩講述,好似失望透頂,又好似憤怒至極。然後他話鋒一轉,聲音開始漸漸激動,他說,“大家都有一支筆,有一張嘴,有什麼理由拿出來講啊!有事實拿出來說啊!為什麼要打要殺,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來打來殺,而是偷偷摸摸的暗殺!這成什麼話?”由於有了之前一番平靜的鋪墊,此刻聞一多先生的質問和慷慨激昂就顯得層層遞進,也激起了聽眾強烈的共鳴和認同感,因此台下的掌聲與叫好之聲經久不息。如果他一上場就用激烈、爆發的語氣,感情的表達也就不會如滔滔江水般奔瀉而出,更不會在當時產生那麼巨大的影響和震撼效果。

喬布斯作為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同時也是一位演講大師。他最擅長的便是在演講中巧妙地利用聲音的節奏和力度,通過抑揚頓挫的講述,成功地吸引了聽眾的注意力。比如,在故事的開頭他先是語調平靜自然地說道:“幸運的是,我在很小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喜歡做什麼。我在20歲時和沃茲在我父母的車庫裏辦起了蘋果公司。”不覺間,聽眾已經跟隨著他平靜的敘述走入他的回憶之中,然後他用充滿激情的語言講述了自己和沃茲創辦蘋果公司的過程和取得的成就。正當聽眾心裏也為他感到自豪時,他卻話音一頓,語氣低沉悶悶地說道,“可後來,我被解雇了。”聽眾來不及反應,他又說道,“怎麼能被自己辦的公司解雇呢?”沉沉的反問似的低音,似乎是在問聽眾,又似乎是在問自己。隨後他又回到一種很平靜的語調中為聽眾講述了整件事情的經過,最後再次降低語調,放緩語速,用沉重的低音說道:“所以在30歲那年,我離開了公司,而且這件事鬧得滿城風雨。我成年後的整個生活重心都沒有了,這使我心力交瘁。”當故事講述到這裏時,喬布斯陷入沉思,聽眾在他時緩時急的講述中,似乎也同他一起感受到起初創業的喜悅、創業中的艱難以及被迫離開公司的痛苦。因此他的演講可以說是引人入勝,回味無窮。

反觀有的演講者在演講時,整個過程中語調平淡,聽起來理性的好似沒有一絲感情起伏。這樣,即便演講內容再精彩深刻,也很容易使聽眾產生厭煩之感,從而使演講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演講者需要對自己的聲音進行訓練,並尋找適合自己的演講節奏和語速語調,最終使自己的演講也能像喬布斯一樣吸引聽眾的注意,廣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