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2 / 3)

“好,我這就過去。”

李渢順從的應話,轉身就要前往李老太太的居所。

父子兩人一向疏遠,平日裏在府中,話也少得可憐,不說李渢躲避李覃,就是李覃見了李渢也顯得不自在。

李渢十歲被帶回李家,說是帶回,不如說捆回來。回來後,還幾番出逃要去找娘呢。

當年,李渢的母親——劉氏,是李覃買來的女婢。文氏是隻母老虎,李覃難以染指女婢,偏偏就寵愛劉氏,文氏要死要活都沒法子。趁著李覃外出收賬那些日子,文氏百般蹂躪劉氏,劉氏挨苦不過,投井未遂,又知有身孕,本想偷偷藏著,等李覃回來告知。誰想被文氏察覺,尋個罪名,就把文氏一紙賣給柳三做妻。待李覃回來,木已成舟,又向來懼內,不敢作為。數月後,文氏產下一子,算算日子,李覃知道是自己的種,也沒去要回來,畢竟外逐女婢之子,無名無份,身份低下,哪曾想去認子。

也是文氏作孽,長子夭折,文氏又再生不出孩子,李覃這才想起流落在外的兒子,尋到他人在何處,用一份差事,三十兩銀把狗兒從柳家買了回來。

母子分別,分外淒厲,慘絕人寰。

李覃知道李渢恨他,也知道這兒子,他管不住。

當時,李渢十二歲,就曾獨自一人步行至杭州,找他娘親,未找著,又一人返回李家。膽色過人,聰明沉穩。

這樣的孩子,十歲開始蒙學,過目不忘,過目成誦,天賦異稟。

李家的前程,都在他身上了。

李覃科考了大半輩子,一個秀才都沒撈著,對李渢,他是即珍惜又忌憚。

如果文氏不那麼小心眼,把李渢恨之入骨,李渢這麼一位女婢生的孩子,是要認他這個主母作娘的,壓根沒親生母親什麼事。

李渢兄長,李森長至十三歲,落河身亡,生前不僅沒遺傳母親的精明,還長得呆頭呆腦,頗似李覃年少時的模樣。

作者有話要說:

☆、日暖藍田玉生煙 第十七章

李老太太屋內無人,貼身丫鬟英鳳見著李渢,笑語:“三相公賀喜啦。老太太在後院看臘梅呢。”李渢頷首,一言不發,朝後院走去。英鳳在後頭瞅他,見他器宇軒昂,今日盛裝,越發惹眼,一時有些看呆了,回過神來,自責:“糊塗”,趕緊上前帶路。

李渢極少到李老太太住的小院,他每次出現,英鳳都覺得似乎又英俊了幾分,比政相公還要好看。

院中臘梅盛開,樹下一陣笑語聲,李老太太坐在亭上,周圍五六個年輕女婢,見到李渢一個男子過來,立即羞赧斂笑,退到一旁。

“你們都過去吧,把小軒收拾收拾,我媛孫女明兒要過來了,別耽誤啦。”

李老太太支走女婢,英鳳在一旁伺候,沒有離開。

李渢跪拜請安,李老太太彎身撫起,欣慰說:“阿渢,你一旁坐,我有話跟你說。”英鳳搬來椅子,放在李老太太身側,李渢坐下,李老太太執住他的手,懇懇說:“腳傷好了吧?”李渢回:“讓太婆擔心,已經好了。”李老太太早年也是個人物,精明程度遠超文氏,好在她沒問怎麼受傷。“我聽覃說,過兩日院試,今日喚你過來,就是要為你做兩身衣服。”李老太太有私房,這是要拿自己私房錢給李渢添置衣物。“今冬做了兩身,穿不了那麼多。”李渢一向樸素,對衣著也從不講究,像李政那樣的花裏胡哨衣服,他看了都頭疼,更別說去穿著。

“就你這身?這料子,我看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