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春花秋月不得了(2)(3 / 3)

作為導演和男主角都幹過的實力派趙匡胤,演這種情景劇自然手到擒來,李從善立馬進入角色,被唬得一愣一愣的,哪裏還有疑心,趕緊派人送信給李煜,說哥啊,可不要被林仁肇坑了,說不定他投降時候要獻的就是你的腦袋哪。

李煜收到信息時候將信將疑,可鼓破萬人錘向來是中國文化的傳統醜德,因為林仁肇並非土生土長的南唐人,而是閩國降將,隨著在軍中地位的提升,威脅到了嫡係將領皇甫繼勳、朱令贇的領導地位。於是他們趁機中傷,稱林仁肇不但即將投降,而且準備謀反,李煜也就備好毒酒一杯,拿去給林仁肇喝了。

一代豪傑就這麼輕而易舉地死了,徒步覺得這個過程中尤其是李從善被騙的故事裏肯定有不為人知的真相,於是翻出久未謀麵的挨得夾·斯諾的《漫長的大宋》,從書中第三回《采石磯樊若水繪圖,群英會李從善中計》中果然找到了關於這條反間計的不同記載。

繪圖的故事後文還會提到,本處先看李從善的經曆。在斯諾的筆下,李從善遠道而來,趙匡胤在玉津園擺上了隆重的歡迎晚宴並以曹彬、趙光義、趙德昭、趙普等作陪,宴會上觥籌交錯,趙匡胤也是頻頻舉杯,不多久趙光義就喝得酩酊大醉,拉著李從善的手,指著酒席上一幹人等,說出一席話來。

以下文字引用自《漫長的大宋》原文,挨得夾·斯諾以傳神的筆觸描摹了接下來發生的故事。

光義因指諸將曰:“此皆大宋之英傑,今日此會,可名群英會。”飲至天晚,點上燈燭,光義自起舞劍作歌,歌曰:“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歇罷,滿座歡笑。

至夜深,從善辭曰:“不勝酒力矣。”太祖命撤席,諸將辭出。光義曰:“今宵欲與子師(李從善字)抵足而眠。”於是作大醉之狀,攜從善入帳共寢。光義和衣臥倒,嘔吐狼藉。從善如何睡得著?伏枕聽時,軍中鼓打二更,起視殘燈尚明。看光義時,鼻息如雷。從善見帳內桌上,堆著一卷文書,乃起床偷視之,卻都是往來書信。內有一封,上寫“林仁肇謹封。”從善大驚,暗讀之。書略曰:“某等降李,非圖仕祿,迫於勢耳。但得其便,即將李賊之首,獻於麾下。早晚人到,便有關報。幸勿見疑。先此敬覆。”從善思曰:“原來林仁肇勾結宋朝!”遂將書暗藏於衣內。再欲檢看他書時,床上光義翻身,從善急滅燈就寢。光義口內含糊曰:“子師,我數日之內,教你看李煜之首!”從善勉強應之。光義又曰:“子師,且住……教你看李煜之首……”及從善問之,光義又睡著。

從善伏於床上,將近四更,隻聽得有人入帳喚曰:“晉王醒否?”光義夢中做忽覺之狀,故問那人曰:“床上睡著何人?”答曰:“晉王請子師同寢,何故忘卻?”光義懊悔曰:“吾平日未嚐飲醉;昨日醉後失事,不知可曾說甚言語?”那人曰:“江南有人到此。”光義喝:“低聲!”便喚:“子師。”李從善隻裝睡著。光義潛出帳。從善竊聽之,隻聞有人在外曰:“林將軍,急切不得下手……”後麵言語頗低,聽不真實。少頃,光義入帳,又喚:“子師。”從善隻是不應,蒙頭假睡。光義亦解衣就寢。

從善尋思:“趙光義是個精細人,天明尋書不見,必然害我。”睡至五更,從善起喚趙光義;光義卻睡著。從善戴上巾幘,潛步出帳,喚了小童,徑出轅門。軍士問:“先生那裏去?”從善曰:“吾在此恐誤晉王事,權且告別。”軍士亦不阻擋。從善出園,飛馬回見李煜。取出書信,將上項事逐一說與李煜。從嘉大怒曰:“林賊如此無禮耶!”傳令呼林仁肇至大殿。怒曰:“汝嚐構言於我,以孤軍伐於江北,若非吾警醒,豈不取吾首級獻於趙氏矣!”林仁肇不知其意,驚慌不能回答。煜喝武士推出斬之。須臾,獻頭帳下,煜方省悟曰:“吾中計矣!”

也許讀了本章之後很多人會覺得奇怪,因為文中的情節似曾相識。其實這不奇怪,因為斯諾的《漫長的大宋》成書後流傳極廣,三百餘年後元末作家羅貫中讀到此書,驚歎不已,在撰寫《三國演義》故事的時候就加以參考,該書第四十五回《群英會蔣幹中計》裏,你可以從蔣幹、周瑜身上找到李從善和趙光義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