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的災難。
百年戰爭,無論對英國或法國人民來說都是一場災難。當時,不僅戰爭頻繁,黑死病更是流行於歐洲。在戰爭和疾病的雙重打擊下,英法雙方都承受著巨大的經濟損失。人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西方一位曆史學家一針見血地指出:“百年戰爭,就是一場百年的屠殺遊戲。當高高在上的王公貴族為自己爭得的利益開慶功宴的時候,失去家園和親人的無辜人們卻在無聲地痛哭。戰爭持續了一百年,哭聲也持續了一百年。”
由於百年戰爭始終是在法國境內進行的,法國人民首當其衝地成為了戰爭的犧牲品。百年戰爭使法國人口大量減少,其中諾曼底、皮卡爾迪等重要地區的人口大約喪失了1/3。那些充當著戰場的城市,土地荒蕪,有的教區甚至空無一人。在巴黎,無人居住的空房子到處都是,有的甚至變成了野狼居住的巢穴。巴黎30萬居民中有8萬淪為乞丐。
同時,這場持續時間如此之長的戰爭也讓英國承受了巨大的人力和財力壓力。戰爭結束後,英國人才發現,這場戰爭不僅沒有讓英國獲得任何利益,反而還失去了幾乎所有在法國的領地。從此,英國隻好放棄稱霸歐洲大陸的企圖,轉而向海上發展,從而走上了海上擴張的道路。
(3)納粹屠殺猶太人:最著名的種族屠殺
由納粹德國發起對的猶太人大屠殺,是迄今為止最著名的種族屠殺之一。
《紐倫堡法案》、“水晶之夜”、“最終解決”政策,這一個個名詞無一例外地反映了猶太人所受到的種種非人待遇;《無命運的人生》《守衛地獄之門》《安妮日記》,這些由猶太人寫的自傳體圖書,全部都描述著那些殘酷而難忘的歲月;《大獨裁者》《撒謊者雅各布》《辛德勒名單》《鋼琴家》,這些電影全都反映著人們對二戰期間猶太人的同情和對納粹的憎恨……
那麼,真實的對猶太人大屠殺又是怎樣的?與這些經過藝術處理的電影相比,它是否更能呼喚起人類心底的恐懼?究竟有多少猶太人死於屠殺?納粹都采取過哪些消滅猶太人的手段?
這一切的一切,讓我們從一個人、一本書說起……
從《紐倫堡法案》到“水晶之夜”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成為德國總理。希特勒曾經在自傳《我的奮鬥》中寫過“雅利安人的最大的對立麵就是猶太人”這樣的話,希特勒是一名極端的種族主義和反猶主義者。在希特勒眼中,猶太人就是罪惡的根源,是一切災難的種子。
德國納粹黨開始獨裁後不久,便開始實行反猶措施。在最初的時候,反猶措施主要體現為對猶太人的抵製,例如,鼓勵民眾不到猶太人開的商店買東西,禁止猶太人進入音樂廳、共公浴室和藝術展覽館等。同時,納粹政府將公務員、軍人、警察、司法機關中的所有猶太人都剔除出去。
1935年,《紐倫堡法案》出台。該法案規定成為“猶太人”的最低標準是有一個猶太裔祖父母。法案中還規定猶太人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甚至出現了“一個猶太人與一個非猶太人發生性關係被視作是犯罪”的規定。《紐倫堡法案》的出現標誌著反猶行動的升級。
此後不久,納粹開始強行將猶太人驅除出境。在這些被強迫出境的猶太人中,有一個波蘭籍的裁縫被關進悶罐車送往波蘭。他年僅17歲的兒子赫舍爾·;格林斯潘為了替父報仇,於1938年11月7日,將德國大使館三等秘書恩斯特·;馮·;拉特刺殺。其實恩斯特·;馮·;拉特本人反對納粹,但他的死亡卻成為了納粹發動新的反猶活動的借口。
11月9日,拉特重傷不治身亡。希特勒聞訊後,指示納粹黨宣傳部部長保羅·;約瑟夫·;戈培爾讓衝鋒隊展開行動。之後,戈培爾向大眾發表了極具煽動性的演說,鼓勵人們要發起“自發性”的反猶示威活動。
在納粹黨的慫恿下,許多德國的納粹狂熱分子開始瘋狂毆打及大肆逮捕猶太人,破壞猶太人的店鋪和私人住宅,燒毀猶太人的教堂。受到驚嚇的猶太人到處奔跑,整天整夜都是猶太人的痛苦喊叫聲和呻吟聲。
這場災難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淩晨。據統計,在這場行動中,有36人被殺,36人受重傷,267座教堂被焚燒或破壞,7500家猶太人商店被毀壞,有3萬多名猶太男子在自己家裏被捕並被送往集中營。此外,被砸毀的玻璃隨處可見,僅玻璃的經濟損失就達到600萬馬克,相當於比利時全國玻璃工業半年的生產量。由於被砸毀的玻璃晶瑩透亮,因此被柏林人嘲諷為“水晶之夜”。
從精神壓迫到肉體毀滅。
11月12日,納粹黨的第二號人物赫爾曼·;威廉·;戈林把德國各個部長召集到航空部。在會上,他們主要研究如何進一步迫害猶太人。最終,他們決定讓猶太人自己清掃被焚毀的教堂,並修建供德國人使用的停車場。此外,他們還要求每個猶太人必須佩戴表明猶太人身份的袖章,並支付10億馬克的賠償費。從此,納粹迫害猶太人的行為進一步升級,他們要剝奪猶太人的尊嚴,使他們被社會孤立。他們對猶太人的肉體消滅計劃已經隻是時間的問題了。
1942年1月,萬賽會議召開。在會上,納粹首領主要策劃了對蘇聯的進攻和對猶太民族的種族屠殺,並準備由黨衛軍的保安處和秘密警察組織的特別行動隊來完成屠殺任務。
1月20日,萬湖會議召開。納粹黨黨衛隊的重要成員萊因哈德·;特裏斯坦·;歐根·;海德裏希主持該會議,出席會議的是包括特務機關蓋世太保的頭目海因裏希·;繆勒在內的14個部門的高級官員。最終,納粹在會上提出了“最終解決”方案,決定要大規模屠殺猶太人,其方法是將猶太人送到東方勞動,使其通過“自然減少”的方式消失,剩下的一些則使用相應的方式處理。萬湖會議成為將猶太人的迫害升級為肉體消滅的標誌。
位於波蘭的“死亡工廠”
早在1940年4月,奧斯維辛集中營就已經建立起來了。奧斯維辛位於波蘭南部奧斯維辛市,是該市附近40多個集中營的總稱,主要關押猶太人。納粹之所以要建造集中營,主要是為了欺騙猶太人,同時在國際上也可達到掩人耳目的目的,一些居住在集中營附近的居民甚至都不知道集中營裏發生了什麼事情。
一開始,集中營中隻有20棟建築物,後又另建了8座,最多的時候可以關押2萬人。這些建築物的絕大多數都是猶太人自己建造的。這裏7000多名黨衛軍來管理奧斯維辛集中營。集中營四周電網密布,設有哨所看台、絞刑架、毒氣殺人浴室和焚屍爐,等等。
當猶太人被送到奧斯維辛集中營時,被迫排成男女兩列,不允許攜帶財物。經過醫生的檢查之後,猶太人被分為可以勞動的和不可以勞動的兩類。
無法勞動的猶太人被送往奧斯維辛二號(比克瑙)。為了提高屠殺的效率,納粹不得不維護良好的秩序,欺騙猶太人隻是洗個澡,在他們前往毒氣室的路上還放輕鬆愉快的音樂。在進入“浴室”之前,也有少數猶太人對納粹行為產生懷疑,一些女性會嚇得突然尖叫、撕扯自己的頭發,這些人會被帶出去槍斃。
猶太人逐漸走進“浴室”,“浴室”越來越擁擠,他們才感到事有蹊蹺。德國人將一種稱為“齊克隆B”的氰化氫金屬桶從管道擲入毒氣室中,隨著熱水釋放,氰化氫揮發為毒氣。驚恐的猶太人或者衝向緊閉的大門,或者試圖爬到高處呼吸新鮮的空氣。等納粹確定裏麵的猶太人全部死去時,才打開大門。裏麵的猶太人像木頭一樣僵直著,他們渾身青紫、傷痕累累、互相撕扯,形成一個扯不開的大肉坨。
負責清理“浴室”的雜役們戴上防毒麵具,用水衝去屍體上的血跡和地上的糞便,然後將屍體一個個分開。有些實在難以分開,便用斧頭砍斷屍體的手指。之後,他們拔下屍體的金牙、剪下頭發,又從猶太人身上搜取珠寶。1943年,集中營建立了煉金車間,專門處理猶太人的金首飾和金牙,一天的最高產量可達到22磅。這些金子和其他珠寶等值錢的東西變成了黨衛隊的經費。
毒氣室的下一步是焚燒屍體。不久,為了跟上毒氣室的殺人速度,納粹不斷改善焚屍爐的工作效率。為了將猶太人的遺物很好地利用起來,處理遺物這一工作甚至有著良好的分工。有些人撿衣服,有些人撿鞋子,還有些人撿眼鏡、領帶,等等。這些遺物都成為了國家戰略物資。
那些沒有被送到毒氣室的人,則被送往奧斯維辛一號、奧斯維辛三號(莫諾維茨)和其他集中營做苦役。無論什麼天氣,他們永遠隻有一件極其單薄的囚衣,居住在無法遮風擋雨的木板房之中。吃不飽飯,卻要做一整天的工作。有許多人在幾個月裏紛紛死去,快的甚至連幾天也撐不到。在11號樓和12號樓之間,有一麵“死亡牆”,每日都有許多猶太人在這裏被槍殺。納粹還建立了用活人做實驗的“病房”等等。
曾經有700名猶太人試圖逃跑,但隻有300人成功。其餘的人被抓回後,所麵臨的是同樣殘酷的命運——被餓死、被槍殺、被打死。
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解放了奧斯維辛集中營。此時,集中營裏隻剩下7650名活著的猶太人,其中包括130多名兒童。
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建立的最大的集中營,先後共有110萬人在這裏被殺,後被人稱為“死亡工廠”。
純正的滅絕營。
與集中營不同,滅絕營是專門用來殺人的。大多數集中營,包括著名的奧斯維辛集中營,既是集中營,也是滅絕營。也有專門設立的滅絕營,如萊因哈德行動營和切姆諾滅絕營。像這類營地隻有很少的房屋和相應設施,占地麵積都很小,隻有幾百平方米。
被送到這裏的猶太人往往在幾個小時後就會被殺害,而沒有立刻被殺的人則被用來做直接參與滅絕的奴工,例如從毒氣室移走屍體等等。
1941年10月,納粹在距離奧斯維辛集中營附近建造了布熱津卡營。布熱津卡營是奧斯維辛主營的幾倍大小,裏麵裝有4個配有2個焚屍爐的毒氣室。被運送到這裏的猶太人被納粹驅往毒氣室,僅少數人充當苦役。在布熱津卡營存在的3年半時間內,共有350人被直接驅趕到毒氣室,其中甚至包括兒童和嬰兒。
永遠的曆史恥辱。
根據紐倫堡國際法庭統計,二戰期間死於猶太人大屠殺的猶太人大約為5721800人,其中兒童有2百萬人。這些人口數量占據了當時世界猶太人總人口的1/3,歐洲猶太人口的2/3,波蘭猶太人的90%。
從負責捕殺猶太人的黨衛隊一級突擊隊長艾希曼在1944年8月發表的一次講話可以得知,當時死於滅絕營的人數有400萬,被其他方式殺死的人數有200萬。
其實在這些集中營和滅絕營之中,除了猶太人,還有許多非猶太人的波蘭人和蘇聯戰俘也被殺害。二戰期間,被屠殺的吉人賽人、共產主義者、社會主義者和同性戀者總共約50萬人。其中奧斯維辛集中營有110萬人,特雷布林卡滅絕營至少有70萬人,貝爾賽克滅絕營約有43450人,索比堡滅絕營約有167000千人,切姆諾死亡營約有152000人等等。
1953年,人們建造了用於紀念對猶太人大屠殺的亞德韋希姆大屠殺紀念館。2005年,人們又修建了新館,安南等政界要人出席了新館的落成儀式。如今的紀念館占地麵積4000平方米,主要展示猶太人和納粹的照片、日記等物。館長因巴爾說:“我們給受害者們一個身份,我們給他們一個聲音,我們給他們一張臉孔。”
納粹德國組織的對猶太人大屠殺,不僅給猶太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同時也是人類曆史的重大恥辱。這一次血的教訓也時刻警示著後人要警惕種族主義的再度流行。
(4)日本遭原子彈轟炸:災難影響還在繼續
1945年8月15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不管是在美國的紐約時代廣場,還是前蘇聯的莫斯科紅場,還是中國的延安,成千上萬的人歡呼著這場勝利。
作為戰敗國的日本死氣沉沉,歌舞伎町沒有了往日的喧囂,小酒館裏沒有了竊竊私語的顧客,大街上也沒有了大排檔的推車。走在街上的平民心神倦怠,偶爾停下腳步,無奈地往關西地區望去,恐懼、不安、焦慮的表情在他們的臉上久久停留。
到底關西地區發生了什麼事,足以讓所有的日本人害怕?不要走開,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一個毀滅整座城市的“小男孩”
或許很多人會問,一個“小男孩”有什麼本事毀滅一座城市?在大家眼中,這就是不可能的事,可是到了美國那裏,一切皆有可能。
當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對天賭咒,發誓要報這“一箭之仇”。可是,無論是太平洋戰場還是北非戰場,美國也傷亡慘重。他們實在耗不過日本人的持久戰,無奈之下隻能派出“小男孩”,震懾一下日本,讓日本知難而退。
1945年8月6日,“小男孩”終於坐上飛機,前往位於日本關西地區的廣島市。當時,人們還不知道有個重要的外國客人要來,沒有提前做好“歡迎”的準備。當天上午8點15分,美國人將“小男孩”扔到了廣島市。人們還沒反應過來,“小男孩”就在離地600米的空中爆炸了。地上的圍觀群眾隻聽見一聲“轟”的巨響,一朵黑灰色的蘑菇雲綻放在天空中,而眼前的房屋便瞬間倒塌,強烈的氣流隨即撲麵而來,揚起一地塵埃,隨風飄散。塵埃所到之地,高溫異常。人們開始慌亂,並四處逃竄,可惜已經來不及了。有的人被坍塌的建築物壓死,有的人被氣流的衝擊波“打死”,有的人在逃跑的過程中被踩踏致死。而逃過一劫的人,身上都有著明顯的灼傷。這時,他們才明白沒有重視美國的後果會是怎樣的;更明白了,原來重要的外國客人“小男孩”不是人,就是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
對於日本來說,這麼嚴重的災難發生了還能怎麼辦?難道自己有原子彈,能跑到美國本土去炸一下?無奈之下,隻能派出“自衛”隊參與救援以及統計受難的情況。話說日本政府的辦事效率還挺高的,沒花多久時間就把受災的數據統計了出來。數據一公布,人們不寒而栗:廣島原子彈事件中,有8。8萬人死亡,5。1萬人負傷和失蹤,半數以上的建築物被不同程度地摧毀。
這場災難,給日本的平民百姓造成了巨大的創傷。其實日本人民也渴望和平的到來,隻是他們的“戰爭狂人”東條英機不答應,依然我行我素地與反法西斯聯盟開展鬥爭。所以,日本以後的苦日子還有很多。
“胖子”從天而降,壓平一座城市。
美國見廣島的爆炸非常成功,心想日本會知難而退,繳械投降。誰知,日本的耐力超強,依舊在國外戰場負隅頑抗,這讓美國大為惱怒。當時美國的總統杜魯門聽完報告,眼睛瞪得溜圓,不敢相信日本竟然不顧國民安危,依然我行我素。本來美國隻打算扔一顆的,可誰知日本政府還不怕。於是,杜魯門立即聯係當時負責遠東戰場的麥克阿瑟將軍,下命令再炸一次。就這樣,“胖子”出動,搭乘飛機來到日本關西的另一座城市——長崎。
1945年8月9日上午11點02分,“胖子”裝載著4500千克的鈈239(相當於20000噸TNT的量)在離長崎市市中心3000千米的地方拋下。當“胖子”離地麵隻有503米的時候,瞬間爆炸。雖說“胖子”是一顆鈈彈,但其殺傷力也不比原子彈差。長崎市大片的建築倒塌,居民死的死傷的傷,一片狼藉。好在長崎市四麵環山,再加上“胖子”落下的位置離市中心較遠,所以使長崎受害程度得以減輕。如果長崎市四周都是平原的話,那所受到的破壞將不可估量。
“胖子”出色地完成任務之後,美國得意洋洋,日本群眾怨聲載道。由於海外戰場相繼失敗以及原子彈造成國民輿論,當政的裕仁天皇拋棄東條英機,宣布投降,於同年8月15日簽署了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戰爭的終結,不一定代表所有關於戰爭的事情都結束了,一切仍還在繼續。
一切都是“暗藏殺機”
隨著戰爭的結束,飽受戰亂的人們終於喘了一口粗氣,然後他們就開始重新建設自己的家園。
在德國,人們在廢墟中找到工具,重建柏林;在蘇聯,斯大林領導著共產主義者一起修築光榮的斯大林格勒。在日本,人們除了要麵對重建家園的任務,還要遭受更多的痛苦,而這些痛苦,都來源於美國的“小男孩”和“胖子”。
當時,“小男孩”在廣島市爆炸時產生的強烈光波,導致成千上萬人的雙目失明。再加上10億℃的高溫,致使數萬人皮膚有不同程度的灼傷。而放射雨更使一些人在以後20年中緩慢地走向死亡。長崎市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數千人在爆炸中被燒死,而絕大部分人感染上了一種不為人知的神秘疾病。有的人患上這種病後腿上和手臂上都會出現紅點;有的人體內的白血球和紅血球細胞會下降,喉嚨發腫、疼痛,嘔吐和拉肚子;還有的人會內出血或者大量掉發。這種神秘疾病是當時還不為世人所知的輻射汙染後遺症。當地居民遭到了高劑量的貝塔和伽馬射線的傷害,才患上了此病。
此後數十年中,輻射汙染的後遺症還在繼續困擾著無辜的群眾,大多數幸存者飽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膚灼傷等後遺症的折磨。
誰也沒有想到,當年兩顆要命的原子彈,竟然“暗藏殺機”,讓無辜群眾飽受著痛苦的折磨。
(5)越南戰爭:美越雙方的慘痛損失
越南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對曆史影響最重大的戰爭。除了越南和美國,還有韓國、前蘇聯、中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泰國、老撾、台灣等國家或地區參戰。
美國用於越南戰爭的彈藥數量遠遠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各戰場投彈量的總和,戰爭給越南人民帶來到了深重的災難。然而,這場戰爭並未給美國帶來任何好處,反而成為了它的滑鐵盧。
對美國而言,這場戰爭是從何時開始變得沒有意義的?由越南戰爭引起的國內危機有哪些?越南有多少人死於這場人為的災難?其他國家的損失如何?
讓我們屏住呼吸,一起回顧這場曆時十餘年的戰爭……
影響冷戰局勢的內政。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越南共產黨的領導人胡誌明領導越南獨立聯盟在河內市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同時,越南末代皇帝保大皇帝在法國的支持下,在西貢市建國。越南民主共和國在中國的軍事援助下,展開了長達10年的戰爭(1945年—1955年),並最終趕走了法國侵略者。1954年,日內瓦會議召開,會議規定越南以北緯17度線為界保持暫時分裂的狀態。1955年,吳廷琰在美國的支持下於西貢市發動政變,建立了越南共和國。
吳廷琰上台後,大肆屠殺南越共產黨和愛國者。在冷戰的大環境下,美國認定東南亞國家的局勢將成為冷戰中的關鍵所在。1961年5月,美國擔心越南共產黨執政,同時也為了防止吳廷琰政權垮台,派遣了100名代號為“綠色貝雷帽”的國防軍特種部隊進入南越。該事件成為越南戰爭開始的標誌。
美國直接介入越南戰爭。
1962年2月8日,美國在西貢市設立了軍事司令部,這標誌著美國開始直接介入越南戰爭。4月30日,美國秘密策劃了一個名為“戰略村”的計劃,準備將越南南部的遊擊隊較多的地區劃為較小的區域,用鐵絲網圍起來,將其中的居民送往集中營。計劃確定之後,美偽軍開始實行對“戰略村”的掃蕩和圍剿。
越南南方的遊擊隊對美國的“戰略村”行動進行了非常強烈的反抗。從1962年到1964年,越南南方遊擊隊的反掃蕩戰鬥爭先恐後進行了40餘次,美軍傷亡達到2000多人。
1964年8月,美國入侵越南民主共和國領海,並與之發生海戰。4日,美國對外宣稱美國軍艦受到了越南民主共和國的襲擊。這就是“北部灣事件”,它標誌著美國侵越戰爭的進一步升級,戰爭已經擴大至越南北部。
後來,美軍開始推行“飽和轟炸”和“焦土政策”,進行大規模掃蕩,並不斷增加兵力。1965年2月,美國國防軍的軍事基地遭到襲擊,美軍立刻發動了一次報複性打擊。3月,35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登陸峴港市。7月,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將駐越南部隊的人數提升到125000千人。11月,美國國防部部長要求美國國防軍數目提升至40萬人。1966年8月,在越南的美軍人數達到429000千人。截至1967年,在越南的美軍人數已經超過50萬。
越南人民和美軍的矛盾進一步激化,越南幾乎每家每戶都組成了一個戰鬥單位。1965年以後,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大批的遊擊隊員逐漸轉變為正規軍,參與到前線的戰鬥中去。
1965年11月14日,美國國防軍第一騎兵師第七騎兵團的三個營和越南人民軍第66團在德浪展開第一場大規模戰鬥。經過3天的激戰之後,雙方打成平手,越南軍民共陣亡1037人,美國國防軍陣亡234人。
1968年1月,越南民主共和國發動了“春節攻勢”,對南越反政府武裝(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及越南共和國幾乎所有的大小城市發起了猛烈襲擊。在美軍的反擊下,大部分襲擊在幾個小時內被擊潰,但其對西貢市的襲擊卻長達3天,位於越南古都順化市的激戰更是長達1個月。最終,在這次戰役中,有3萬餘名越南人民軍陣亡,4萬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