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交通事故:文明發展雙刃劍(3 / 3)

正當此時,不遠處傳來鳴笛聲。大副抬頭一看,是附近航行的貨船“勒肯伯哈”號,便激動了起來。不一會兒,其他的船隻也從四麵八方趕了過來搶救。大副心想:這下全船人員有望“逃出生天”了。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莫洛·卡斯”號上有414人得救,但還是有135人死亡,有300人失蹤。

這場大火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到底“莫洛·卡斯”號有著什麼樣的命運,要經曆這麼多的不幸?

真相?假象?

“莫洛·;卡斯”號的事故一出,便成為各大報刊的頭條新聞。人們都很詫異,美國最豪華的郵輪竟在一夜之間被大火燒為灰燼。為了調查火災的真正原因,美國船舶局組織了專案委員會,對火災事故開展調查。

當時,對火災事故原因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專家的說法:認為是船上的避雷針有問題,因為當船要開到紐約境內的時候,海麵上正下著雷陣雨,可能是一道閃電擊中了避雷針,電流經過船上導體的時候,在油艙或者其他地方引起了火災。而另一種是大副以及船員們的說法:他們認為是有人故意放火,因為在前次航行的過程中,也有過類似的事情發生,隻不過當時發現得及時,所以沒有造成很大的事故。

經過專案小組的長期調查後,他們覺得第二種說法缺乏證據,不能有力地證明是人為原因,所以隻能認定是第一種說法。

不管怎樣,既然郵輪遭受到了這麼大的事故,就一定要有人出來負責。於是,法院審判,大副作為代理船長,有著難以逃脫的直接責任;而船上的轉機長也有一部分的責任;至於電報員,他的嫌疑比較大,所以作開除處理。好像事情到這裏也該結束了,事故原因已經調查清楚,也有人對“莫洛·斯”號負責,眾人也沒有什麼好猜測懷疑的了,可是,天意不讓這件事就此完結。

很多年後,潦倒落魄的電報員無意之中說出自己當年在“莫洛·卡斯”號的閱覽室中放了一隻鋼筆燃燒彈。有心之人一聽,立馬告訴了警察局。後經查實,“莫洛·卡斯”號的火災是由電報員羅加引起的。於是在1958年,也就是“莫洛·卡斯”號事件後的第24年,電報員羅加被捕入獄。按理說事情到這裏也應該結束了,電報員羅加都承認了自己的罪行,人們也都相信了這個遲來的真相。可是,幾年之後,又有人出“妖蛾子”了。

1959年1月12日,一個美國富翁在委內瑞拉去世。就在富翁臨死前,說了一段話,嚇壞了身邊的所有人。他自曝自己是當年“莫洛卡斯”號的乘客,也是失蹤的300人中的其中一個。當年,他在船上搶劫了其他乘客的錢財,後來事情被船長發現,所以他一不做二不休,把船長毒死了。他怕上岸之後,事情敗露,於是就在半夜放了一把火,將整艘“莫洛·卡斯”號燒掉,自己則潛水逃走了。

此事一出,又成了輿論的焦點。如果真的是他放的火,為什麼電報員羅加要認罪?事情表麵上都已經結束了,為什麼要在最後說出來呢?到底他和羅加誰說的是真相?誰又在撒謊?當年“莫洛·卡斯”號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現在看來,誰也不知道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唯一能解釋的就是:命運如此。

(9)“格林開普”號:國際航運史上的一次重大事故

1949年4月,春末夏初。美國得克薩斯州的西基城海港停泊著著名的“格林開普”號貨輪。這艘成功完成過多次航運任務的著名貨輪,前途一片光明。

可就在當年,久負盛名的“格林開普”號遭遇到了厄運,一瞬間化為烏有。

是天災,還是人禍?是蓄謀已久的毀滅,還是無心之過?

究竟是怎樣的事故,造成了近代國際航運史上的重大事故?讓我們尋著早已逝去的鳴笛聲,一起回到那年去看看“格林開普”號毀滅的前因後果……

毀滅一切的“格林開普”號。

1949年4月,萬噸貨輪“格林開普”號靜悄悄地停泊在西基城的海港,裝載著上千噸貨物的貨輪,安靜地等待著下一次航行的開始。而危機早已從那個時候藏在陰暗的貨倉當中,等待爆發。

1949年4月16日上午8點,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格林開普”號突然著火。一小撮黑煙緩緩升起,在空中彌漫開來。當然,這種火災並不可能造成嚴重的災難,而且碼頭周圍全是海水。連當時在碼頭上稍有些經驗的公務員和工人也看得出,這種火災不足為慮。可是,眾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船艙中的某樣物品,卻成為“格林開普”號的巨大危機。

回過頭看,當時船上裝載著上千噸的貨物,其中機器零配件以及花生等農作物僅占小部分,一種無色無味、透明結晶、呈白色狀小顆粒的化學物品就占到2300噸,那就是硝酸銨。眾所周知,硝酸銨是一種潮解性化學物品,其特點是易燃、易爆,具有強酸性質。那麼,有這麼多易燃、易爆的貨品在潮濕的船艙中,發生了火災,難道不可怕嗎?

到了中午,眾人還在碼頭上看著熱鬧。突然,一聲巨響徘徊在北美海港的上空,聲勢之大,在20千米以外都聽得見。西基市內所有商戶的門窗都被震碎,2300噸的硝酸銨爆炸了。在場的船員和圍觀的群眾被炸得血肉橫飛,200餘人無一幸免。

此外,海平麵上的海鷗、飛行的飛機、碼頭上的四輛消防車也受到了爆炸產生的強烈氣浪的衝擊,一瞬間覆滅。

曾經繁華的西基市碼頭,遭遇了毀滅性的災難。可是這一切隻是個開始,更為嚴重的災難還在後麵……

“格林開普”號的罪過。

人們以為“格林開普”號化為烏有後,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但忽略了災難往往都是接踵而至的。

就在“格林開普”號爆炸後,天空中彌漫著許多高溫的金屬碎片,海風一吹,那些金屬碎片便飛往了西基市內。當時不會有人在意這些不起眼的小東西,但當小東西迸發出巨大的力量時,人們才知道後悔。那些並不是簡單的小碎片,而是高溫、並粘帶著殘留的硝酸銨的金屬碎片,所落之處,火光即起。

當時,數千名工人在港區附近的化工廠工作。隨著風勢變弱,數以萬計的金屬小碎片從天而降,化工廠瞬間爆炸。燃燒的化學物品,產生了致命的毒煙,向市裏飄去。化工廠內的上千人在火海之中發出陣陣哀嚎,剩餘的警察也沒有能力再去救援,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發生。隨後,西基市的煉油廠也發生了爆炸。短短的幾十分鍾內,火勢蔓延到整座西基市。

臨近的城市收到西基市的求救信號後,立即組織救援。可是災況嚴重,洶湧的火勢仍然吞噬了一切。當州長聽說這場災難的時候,立即向西基市調來化學消防車,他們用特製的滅火器材撲滅大火。由於火災麵積龐大,特別消防隊花了整整十多個小時,才將火勢逐漸控製住。

可是,這一切並沒有結束,暴風雨要麼不來,要麼來得格外的凶猛。西基市遭受的這場“暴風雨”就異常的凶猛,危害還在繼續……

意料之外的災難。

西基市仿佛不受上天的眷顧,在經曆了重大災難之後,整座城市依舊籠罩在恐怖的夢魘中。時至1949年4月17日淩晨1點10分,西基市的夜空中再次出現了驚天動地的巨烈爆炸聲。

原來,在“格林開普”號剛爆炸的時候,附近海域上正好停著美國貨船“漢弗萊”號和“威爾遜·;基尼”號。爆炸時產生的強烈氣浪也波及了這兩艘貨輪,引起了大火。本來這也沒什麼,隻要盡力搶救,火勢就可以得到控製,隻是,這兩艘船艙裏的東西,才是真正的危險品,令人恐懼。

“威爾遜·;基尼”的船艙中放置著大量的硫磺,金屬碎片一落下,火勢洶湧異常。而“漢弗萊”號船艙中的物品,和“格林開普”號船艙中的貨品一樣,都是易燃、易爆的硝銨酸。濃烈的煙霧夾雜著二氧化硫,難聞的氣味讓施救隊伍很難展開全麵的救援措施。就在4月17號的淩晨時分,伴隨著“轟”的一聲,“漢弗萊”號爆炸了,周圍的一切瞬間化為烏有,也對臨近的西基市再次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西基市的大火燃燒了三天三夜,許多建築物被夷為平地,將近一大半的土地成為廢墟。據官方記載,在“格林開普”號和“漢弗萊”號的兩次爆炸中,共有500多人死亡,200多人失蹤,3000多人受傷,上萬居民無家可歸。

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不僅帶給了西基市無限的痛苦,也給國際航運業留下了沉重的災難記錄。

(10)“多納·帕茲”號渡船與“維克特”號油輪相撞:和平時期最慘重的海難

“泰坦尼克”號出名的原因有兩個,一是1912年那場驚世的海難,二是1997年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同名電影在全球熱映。它的沉沒對近代世界航海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也像個“警世鍾”,百年來在漂泊海上的船員耳邊響起,警示眾人。

其實在和平時期的航海事故中,“泰坦尼克”號的死亡人數隻能排在第七名,第一名的“光榮”頭銜要歸菲律賓海灘了。

為什麼菲律賓會拔得頭籌?在菲律賓的海難中,究竟有多少人遇害?讓我們一起去馬六甲海峽,在淒冷的黑夜中,靜靜地等待煉獄的重現……

事出有因的頭號海難。

菲律賓是個千島之國,其境內有大大小小的島嶼7107個,平時人們用到的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就是客輪。在這個以客輪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國度,怎麼說客輪的安全措施都應該會非常好,可是事實卻往往令人大跌眼鏡。

1987年12月19日,陸陸續續的行人,背著沉甸甸的包袱來到菲律賓的克洛班萊特港口,他們將乘坐“多納·帕茲”號客輪回家,與家人共度聖誕節。其實,這種西方的習俗在菲律賓已經根深蒂固了,每當聖誕節來臨,菲律賓境內都會出現海上客運的高峰期。人們在聖誕節之前搭乘客輪回家與家人團圓,聖誕節之後又搭乘客輪回到工作的地方。菲律賓作為千島之國,海上客運是菲律賓人唯一的回家方式,這種搭乘海上客運的人員流動量不比我們中國的春運少。

但是,1987年的菲律賓在結束了常年的政亂不久,國內經濟不是很景氣,所以能載人的客輪數量並不是很多。可是,菲律賓的人口數量卻不像客輪那麼少。無奈之下,大多數客輪都超載航行,而且菲律賓本國的法律也規定了,允許客運超載,且乘客可以先上船後補票。所以,還沒到海運的高峰期,各個客輪上的人數都是自己最大容量的好幾倍。

於是,那天停泊在克洛班萊特港的“多納·帕茲”號客輪就擠上了4000多名乘客,是自己最大容量的三倍。雖然這艘客輪重2215噸,分為上下三層,但是4000多人對它來說,還是負擔很重的。據有關資料記載,“多納·帕茲”號上到處擠滿了人,無論是走道裏還是甲板上都人滿為患,連下腳的地方都很難找到。

就在這種情況下,客輪在行駛的過程中能沒有安全隱患嗎?整整4000多人,要是一有什麼事故,還來得及逃脫嗎?

驚現人間的赤火煉獄。

1987年12月20日淩晨5點,伴隨著一聲汽笛長鳴,“多納·帕茲”號起航,前往首都馬尼拉。

白天的海麵讓人很舒服,一眼望去,是無限的藍色。人們在擁擠的甲板上享受著溫柔的陽光。海鷗時而在客輪的周圍盤旋,發出幾聲清脆的鳴叫,縈繞在人們的耳邊。仿佛大家都很享受這樣安逸的時光,臉上都透露出舒適的微笑,但這一切已是他們最後的安逸時光。

太陽西落,隨即而來的是無限的黑暗。這時的海麵上依然風平浪靜,隻是略顯寂寞。當人們抬頭望向天空,卻是烏雲滿天。到了晚上10點,還未睡去的人發現海麵上出現了一絲光亮,大家都以為這是天上的星星在海裏的投影。可是,那一絲光亮越來越大,越來越大……這時便有人驚恐的叫起來了,叫聲中充滿了恐懼。

話音未落,“多納·;帕茲”號便與前方駛來的船相撞了,船上的燈在一瞬間短路。劇烈的震動驚醒了熟睡的人,他們在黑暗中聽見了一連串劇烈的爆炸聲。隨即一團團火焰從船艙中燃起,頓時火光衝天,彌漫著嗆人的濃煙。原來,“多納·;帕茲”號撞上的是一艘名為“維克特”的油輪,它上麵還載著8300桶石油。這些石油在猛烈的撞擊下溢出了油桶,慢慢地流入“多納·;帕茲”號。

“多納·;帕茲”號的甲板上本就擁擠,船艙中的人也擠不上來。黑色的石油進入船艙,漫過大家的膝蓋、脖子,甚至漫過了頭頂。一瞬間,爆炸聲再次震動天空,兩艘船都燃起了熊熊大火。船上的人們撕心裂肺地吼叫著,那種恐怖的聲音就像是地獄中的魔鬼受到嚴厲的懲罰時發出的慘烈之聲。

夜空之下,一片煉獄火海驚現世間。“多納·帕茲”號上的人們一個個都往海中跳去,可是,周圍的海麵上也浮滿了石油,他們整個人都被一團團火焰包裹住,在海麵上漂浮。

前來救援的“克勞迪奧”號的船員,目睹了海難的整個過程。他們聽著赤火煉獄中的吼叫,內心不寒而栗,這簡直是隻有在噩夢和地獄才能見到的景象。

大火整整燃燒了幾個小時,海麵上被燒焦的浮屍數不勝數。一船4000多人,隻有26個奄奄一息、全身被燒得麵目全非的人被“克勞迪奧”號救起。

而就在幾個小時前,“多納·帕茲”號上的人都享受著安逸的時光,可誰知一瞬間,全部都化為了烏有。這樣慘烈的海運事故,究竟該由誰來負責?究竟是誰的錯,導致了這場悲劇的發生?

政府的“官方”回應。

對於一般國家來說,隻要國內發生什麼重大事故,政府都會第一時間派相關人士前往解決。可是在菲律賓,這好像是不可能的。

1987年12月21日淩晨6點,“多納·;卡斯”號事故發生8個小時後,菲律賓政府才得到這個消息,得到消息後也沒有立即采取任何援救措施,任燒焦的屍體在海麵上隨波漂流。直到21日下午兩點,政府才派出直升飛機、海軍艦艇和海岸警備隊等營救隊伍趕到事故現場。雖然菲律賓政府還請美軍駐菲基地的三架直升機前來支援,可是已經於事無補了。

有些時候,上天的確很捉弄人,當救援隊伍到達事故現場的時候,天空卻下起了傾盆大雨,刮起了陣陣狂風,導致搜救工作很難進展開來。等到雨停的時候,搜救工作才算是全麵展開。由於當時菲律賓政府沒有先進的潛水裝備,所以搜救人員無法潛入海底打撈困在船艙中的屍體。後來幾天當中,搜救人員共打撈上500具麵目全非的焦屍和50具被海水衝到了海岸邊緣的屍體。剩下的屍體跟著兩艘船的遺骸沉入了無底深淵,無法打撈。據官方資料顯示,此次海難中共有4000餘人遇難,其中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麵對這樣大的海難,菲律賓總統在聖誕節後聲淚俱下地表示,這是一場“民族的悲劇”。可是,隨後菲律賓政府的善後工作以及責任的追究卻讓國民無比失望。

剛成立的海難調查委員會認定:“多納·卡斯”號客輪的超載是造成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但是所有“多納·卡斯”號的相關人員都在這場海難中遇難了。而且在擁有7000多島嶼的菲律賓,客輪是人們在島嶼間往來的主要交通工具,各種客輪超載現象十分普遍。雖然“多納·帕茲”號客輪嚴重超載,但是從該船當時的情況來看,一切又都是那麼的正常,如果最後它不是與“維克托”號相撞,是不會沉沒的。所以,海難調查委員會最終以駕駛員駕船技術不嫻熟而將此事草草了結。

政府的回應的確很厲害,將一切責任都推到了已故的駕駛員身上。試想一下,如果“多納·帕茲”號客輪沒有超載,那麼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遇難群眾了。隻是,發生的事已經無法挽回了。

(11)“斯堪的納維亞之星”:新的國際安全法規誕生

眾所周知,對於任何一種交通工具來說,安全措施都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對於水上航行工具而言,更是如此。因為,隻要船隻在海麵上發生了什麼事故,援救部隊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趕來,所以最後會造成災難性的傷亡。

麵對這種海運災難,人們總是無計可施,一切都像是在等待命運的安排。

1990年4月6日,“斯堪的納維亞之星”渡船正在進行航運任務。由於沒有人知道這艘船有著重大的安全隱患,所以才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雖然這場災難沒有“泰坦尼克”號的事故那麼出名,但是它讓人們對海難再次提高警惕,促進了新的國際安全法規的誕生。

究竟“斯堪的納維亞之星”號發生了怎樣的事故?到底這場事故有沒有辦法避免?讓我們一起去當年的北歐看看吧……

沒有注意到的危險。

1990年4月6日晚上21時45分,號稱“25000噸級柴油機動力客貨兩用渡船”——“斯堪的納維亞之星”號在黑夜之中啟程,前往丹麥的腓特烈港。

在此之前,“斯堪的納維亞之星”號已經是有19年航運史的“老人”了,它搭載過的乘客和物品成千上萬,沒有人懷疑它的航運能力和安全隱患;再加上船長雨果·拉森是個有22年航運經驗的老船長,大家認為渡船在他的控製下肯定安全,所以人們都願將自己的身家性命托付給渡船和老船長。但是,往往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悲劇還是發生了。

黑夜下的海麵是那麼的平靜,隻是它像死水一般,能吞噬掉一切。而“斯堪的納維亞之星”號上傳來的陣陣歡愉,便是它要吞噬的東西。

當“斯堪的納維亞之星”號啟程,人們將行李安放在第5層甲板的休息室之後,他們就去第6層甲板享受生活。有的人在娛樂室和酒吧裏瘋狂,有的人在咖啡館裏談論私事,還有的人在第7層甲板上的商店購物。而船長雨果·;拉森就在第8層甲板上的控製室裏,指揮著船員該如何航行。這一切都看上去是那麼的正常,“斯堪的納維亞之星”平穩地航行著,人們盡情地享受船上提供的所有服務。

淩晨,大多數的客人都疲乏地睡下了。在他們心裏,這就是一個平靜的夜晚,於是他們做著美夢,期待第二天的黎明。

到了淩晨2點左右,有一小撮火苗從第3層放汽車和卡車的甲板上躥了起來。麵對1層的鋼筋鐵骨,火苗不甘示弱。它順著一切可燃物品,將第3層整整包圍了。但是,火苗是任性的,3層的一切還滿足不了它的燃燒欲望,於是在2點9分的時候,它沿著樓梯間,去第4層甲板上“興風作浪”了。此時,熟睡人的心裏裝著美夢,歡愉人的眼中裝著狂歡,船長拉森的眼中裝著海平麵。火算什麼東西?他們把自己內心裏的東西看得很重,誰又會去看有沒有著火。火苗就這樣被他們忽略了,脾氣暴躁的它很生氣,於是它要開始發動猛烈攻擊了。

時間又過了2分鍾,一股濃煙從第五層的樓梯間裏冒出。這時,幾個回屋的人發現了火苗的存在,拚命地叫救火。幾分鍾後,船長也接到了著火的消息。他立即叫人關上有標準安全程序的防火門,並按下全船的警報器,因為他要確保每一個人都能聽見。

可惜的是,這都太遲了,什麼補救措施也阻止不了大火的侵蝕。一場被大家疏忽的災難,繼續上演……

不斷擴大的災難。

火苗頑皮地到處跑,大火肆無忌憚地燃燒,這時的火勢已經無法控製。“斯堪的納維亞之星”號的3、4、5層都是大火的世界;而第5層的船艙裏,還有好幾個人沒有逃出去,大火將他們逼進走廊的死胡同裏,緊緊地包裹住了。大火中的人們悲痛地狂叫著,他們有的在地上像個火球一樣,來回打滾;有的人扯著自己的頭發,向出口衝去,隻是沒跑幾步就倒在了熊熊火海裏。

等到第6層甲板遭受到大火襲擊的時候,船長拉森才利用無線電波向附近海域的船隻求救。隨後他為了救生艇的方便使用,下令將全船的所有引擎都關閉。可是,這卻導致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淩晨2點30分,所有引擎都停止運轉了,所以船上的通風裝置也停了,但是,還有許多乘客被困在5、6層的船艙中,被濃烈有毒的黑煙包圍著。困在那裏的乘客實在是走投無路,他們四處瘋跑,躲避濃煙和大火。可是大家什麼都看不見,分辨不出自己正確的位置,所以都被大火和毒煙給悶死了。

還沒遇難的人大多數都是船員了,他們都驚慌失措,根本沒有采取任何有效解決火災的應急措施。隻有少數人戴上氧氣呼吸裝置,進入煙霧彌漫的船內尋找幸存者。隻是,一切都太晚了。

淩晨2點50分,附近海域的“史特納傳奇”號第一個趕到“斯堪的納維亞之星”號的事故地點。此時,海麵上的火勢已經很大了,就像熊熊燃燒的火炬一樣。船上的人還在不停地喊救命,那種聲音在海風中不停地顫抖。幾分鍾後,其餘收到求救信號的船隻也紛紛到來,和“史特納傳奇”號一起展開救援工作。

都說“老馬失蹄”,這個時候,經驗豐富的船長雨果·;拉森就犯了一個後世人不可饒恕的錯誤。他看見黑煙源源不斷地升起,知道“斯堪的納維亞之星”號已經徹底沒救了,所以他選擇放棄“斯堪的納維亞之星”號。但是法律有規定,在船長決定棄船的時候,必須要確定船上的所有人都安全撤離了才行。剛愎自用的拉森船長向前來救援的人說船上已經沒人了,可他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在火海中痛苦地煎熬著。

早上5點30分,海麵上的火勢逐漸變小,救援行動也全麵開展。當救援人員到達第5層甲板的船尾時,所有人都不寒而栗。他們的眼前全是被燒得焦黑的屍體,其中還有小孩,他們擺著各種痛苦的姿勢躺在地上。救援隊員數了數,總共76人。隨著搜救工作的不斷擴大,最終數據顯示,在“斯堪的納維亞之星”號渡船事故中,總共有158人在火災中喪生。

自負的拉森船長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為何會犯下彌天大罪?

“斯堪的納維亞之星”號沒有超載,沒有撞上礁石,沒有超速行駛,怎麼就發生了如此之大的事故?難道一艘經曆了海運19年的“老人”身上隱藏了什麼秘密?

早就存在的危險以及事故調查分析。

其實,“斯堪的納維亞之星”號注定要發生事故的,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第一,“斯堪的納維亞之星”號是由法國一家船廠於1971年建造的。當時船主覺得這艘船的構造、材料、設備等已經完全符合國際海事組織的安全標準,所以沒有出更多的錢去安裝自動煙火探測係統和自動消防係統。

第二,“斯堪的納維亞之星”號在之前很多年裏,是在邁阿密附近海域作遊船使用,船員也另有他人。但在後來由丹麥HD航運公司購得,並於1990年4月1號投入使用,所以它在北歐各國之間隻航行了15天,而且船員也是公司在市場上招聘的新人,沒有經過專門的消防訓練。

第三,船的內部也有很大缺陷,尤其是住乘客的第5層的甲板。因為你要是出房門,沿著走廊走,就會發現最後看到的是個死胡同,隻有走廊末端的有一個出口。所以當時人們在逃跑的時候,由於煙霧過大,沒有看清楚路,以至於活活燒死在船艙裏。

如果說,這三點安全隱患改善了的話,那麼當事故發生的時候,船艙裏會燒死那麼多人嗎?火災一出的時候,會沒有人知道嗎?船員要是受過專業訓練的話,能不解救出遇難的乘客嗎?可是,這些都隻是假設。

既然事情已經發生,那就不能談假設。由於這場災難在當時屬重大事件,所以瑞典、挪威和丹麥的交通部、海事部、消防局、保險公司以及警察局聯合成立了一個“斯堪的納維亞之星”火災慘劇調查組。

在調查組專家的走訪調查後,他們終於得出結論,火災可能是從第4層的洗滌商店中冒出的。由於衣物、床單和被褥都屬於易燃物品,所以火勢變得很大。而且當“斯堪的納維亞之星”號的所有引擎都關閉的時候,船艙裏的燈無法照明,中央空調也無法運轉換氣,使得乘客在濃霧中看不清楚走廊,顯得很慌亂。另外,連接各層甲板之間的門也沒關上,導致煙霧迅速地向各層甲板蔓延。所以,事故的最終責任由船長雨果·拉森和航運公司的老板負責。

這次事故,給北歐的海運造成了嚴重的打擊,也為人們再一次敲響了應加強船舶安全的警鍾,最終促使了新的國際安全法規的誕生。

(12)“威望號”:曆史上最嚴重的原油泄漏事件

近年來,由於全球變暖,世界各地的某些生態係統遭到了破壞。再加上工業化進程不斷地發展,四處建廠,汙水亂流,環境破壞也相當嚴重。

試想一下,如果在“人間天堂”九寨溝修建工廠,那麼還會有旖旎的風光等著我們去欣賞嗎?如果在瀘沽湖“女兒國”修建工廠,那麼還會有神秘的古國等著我們去探尋嗎?

環境保護,已經成為當下一個刻不容緩的任務。如果再不重視,不管是對個人還是國家,都會造成嚴重的損失。

2002年,“威望號”油輪就給西班牙帶去了巨大的損失。

究竟是什麼事情讓西班牙“痛苦不已”?為什麼直到今天,西班牙談到這件事都會“為之色變”?就讓我們一起去直布羅陀海峽看看當年發生在那裏的一切吧……

美麗的“死亡海岸”

位於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亞海岸,曾經是西班牙最富盛名、最美麗的海岸。那裏的海水湛藍,黃沙細軟,淺海區域更有各式各樣的魚群和珊瑚,每年都會有大量的遊客從四麵八方趕來度假。可是,現在的加利西亞海岸再也得不到人們的讚美,更多的是一份惋惜。由於近年海上氣候多變,有大量的沉船事故發生在這片海域附近,對加利西亞海岸造成了不小的汙染,所以現在的加利西亞海岸被大家稱為“死亡海岸”。

“死亡海岸”這個名字表現出了加利西亞海岸的不幸,但是更大的不幸還在後麵。

2002年11月13日,途經西班牙的“威望號”油輪在加利西亞海岸附近停泊。當時的天氣不錯,各種水鳥在附近優雅地翱翔。可是,黑夜一來,天空就“唰”的一下變臉了。瞬間烏雲密布,狂風驟起。“威望號”上的船員都是老水手,看一眼就知道一場大風暴要來了,船長立即下令,讓全船所有的人都做好抵禦風暴的準備。

沒過多久,大風暴席卷而來。猛烈的強風掀起層層巨浪,使勁地向“威望號”撞去。“威望號”就像是一塊單薄的布料,任狂風擺布,任巨浪摧殘。如果繼續這樣下去,船體一定會發生斷裂,到時候後果會相當嚴重。船長當機立斷,命令舵手拚了命也要讓船衝出風暴帶。由於船體較大,很難在這麼強的風浪中按路線前行,隻能是走到哪裏算哪裏。

就這樣,“威望號”就行駛到了離加利西亞海岸僅9千米的海域。可是,這片海域屬於淺海區域,海裏麵有大量的暗礁,如果一撞上,船肯定會進水的。但“威望號”上的人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突然,“威望號”停滯不前,產生了較大的振動,船體也開始漸漸地向右邊傾斜。這時,每個人的腦子裏都蹦出來了兩個字:觸礁。於是,船長馬上叫人去看船體有沒有受到什麼損壞,回來船員說船體被劃出了一條長達30多米的口子。船長一聽差點暈了過去,幸好其他船員眼疾手快,立馬將他扶住。船長又問還有沒有什麼其他的損壞。剛才那個船員說:有!油艙和貨艙都破了,原油和燃油都在往外流船長和其他船員聽後,哥哥都不寒而栗,他們知道,這將意味著什麼。

船外的狂風繼續呼嘯著,巨浪也繼續咆哮著,從“威望號”上淌出的油瞬間在海麵上形成一條長達兩三千米的油膜帶。

“死亡海岸”的上空,充滿了死亡的氣息。

西班牙的應對措施。

“威望號”實在是堅持不住了,隻能向西班牙政府發送求救訊號,而西班牙政府也在短時間內派直升機和海上救援船前來營救。

當西班牙人看見海水已經變成黑色的一片,空氣中還散發著令人惡心的氣味,想到自己的家鄉變成這副光景,他們真想痛打肇事者一頓,可是政府派他們來是進行救援的,他們隻能先將“威望號”上的船員解救出來,再處理海麵上的油汙。

由於風浪依然很大,不但不能將破裂的船體補救,也阻止了西班牙政府對“威望號”的解救工作。為了減少海麵上的原油和燃油汙染,西班牙政府命令直升機用掛鉤將“威望號”拖離加利西亞海域。可是,在直升機將“威望號”拖到104千米遠的公海海域的這段時間裏,原油和燃油依舊向外大量地湧出,汙染了整個海麵。

就算是這樣,“威望號”裏還有大量的燃油存在。這對所有人來說,就是最大的危害。為了避免船體斷裂,原油和燃油泄出,西班牙政府立即封鎖了周圍128千米的海域;還動用了拖船、水泵、海麵撇油機和水上堤壩等先進裝備,在“威望號”旁邊進行搶救;而且還請來了法國專業的防汙染艇。可是,已經為時已晚,悲劇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幾天過後,當地時間11月19日8時,“威望號”被大風吹往葡萄牙海域。在離葡萄牙海域約50海裏的地方,“威望號”的船體發生了斷裂,並且下沉到了3600米的深海裏。在船體下沉的時候,“威望號”載著的原油和燃油大量泄出;而且沉入海底的“威望號”還不“安分”,依然有原油和燃油不斷泄出。這不僅威脅了西班牙海域,也威脅到了葡萄牙海域。

事故的調查與危害。

這次原油和燃油泄漏事故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汙染事故。對西班牙甚至歐洲以西的海域,都有著嚴重的破壞。

在加利西亞海域生活著海豚、魚類、貝類以及歐洲最豐富的珊瑚礁。其中魚類有90多種,包括11種鯊魚,還有樽鼻海豚和小鯨;貝類也很豐富,有極大的經濟價值。另外,那裏還是歐洲三趾鷗的主要繁衍地,其他一些諸如鸕鶿、塘鵝等類的普通海鳥也在這裏過冬。可是,燃油事故一出,那裏的生態立即係統變得十分脆弱了,導致數以萬計的生物死亡。

據科學家表示,“威望號”共泄漏1。1萬噸燃料油。西班牙已有179個海灘遭到重度汙染;1萬多隻海鳥死亡,其中包括一些瀕危種類;沿海4000多漁民因漁業資源受到汙染而不能下海捕魚,經濟損失高達3億歐元。此後,油汙會隨著風向的變化以每天20千米的速度向法國海岸或葡萄牙海域移動,損失更難以估計。

其實,以上的這些損失是可以避免的,隻要換一艘質量好的油輪,就不會發生那麼大的環境汙染。

根據調查,“威望號”是一艘有26年船齡的“老人”了,並且是一艘日製的單殼油輪。按照相關規定,日製單殼油輪是不能進行油料運輸工作的。而且,“威望號”已經連續3年未接受過港口檢查,也很久沒有進行過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