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
——《周易·既濟卦》
[譯文]君子應有遠大的目光,在事情成功之後,就要考慮將來可能出現的種種弊端,防患於未然,采取預防措施。
原典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周易·係辭上》
[譯文]有仁德的人看到仁的方麵就認為是仁,聰明的人看到智的方麵就認為是智,普通人不足以察覺到,天天與道打交道而不知曉,所以君子之道能涵蓋萬物,為萬物之根本,而知道的人卻很少。
原典
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
——《周易·係辭上》
[譯文]通達其變化,就可以成就天下萬物的道理;極盡其變數,就可以推究天下萬物的卦象。
原典
動靜有常,剛柔斷矣。
——《周易·係辭上》
[譯文]天地間萬事萬物動極必靜,靜極必動,動靜有一定的常態。因此,陽剛陰柔,陽極生陰,陰極生陽的道理也就由此可知了。
原典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周易·係辭上》
[譯文]天下人各以其道而以類相聚,物各以其群而以類相分,同於君子同於善的事類則吉,同於小人同於惡的事類則凶。
原典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周易·係辭下》
[譯文]善行不積累,就不足以成名於天下;罪惡不累積,不足以自滅其身。小人做事,以為做出小的善事不會得到什麼好處,便索性不去做了,以為做一些小的壞事不傷大體,便不改過,因此日積月累,罪惡便盈滿天下,以至發展到無法掩蓋和不可解救的地步。
原典
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周易·係辭上》
[譯文]天道憑借變化來主管一切,地道憑借簡易而成就事物。認識變化規律就容易使人掌握,通過簡易的表現方式就容易使人順從。容易掌握就能得到理解和親近,容易遵從就能用來建立事業。得到理解和親近就能長久,能夠建立事業就能更加宏大。可長久才是賢人的德性,可廣大才是賢人的事業。能夠認識萬物的變化規律和簡易的表現方式,天下的道理就能被掌握了;掌握了天下的道理,成功的契機也就蘊含在其中了。
管理者看《周易》
大易管理,說起來就是運用《易經》的道理來管理。大易泛指《易經》和《易傳》,主要有象、數、理、占四大功能。象就是現代所說的現象,數就是現代所重視的數據。管理最好依據實際發生的現象,計算出正確的數據,然後尋找出現象和數據所代表的道理,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而據以實施。如果現象不明顯、數據也不夠準確,那麼用占卜來幫助,做好相關的預測,作為決策的參考,當然也是可行的途徑。依易理為主幹,用現象和數據來佐證,以占卜來預測,實際上十分符合現代化管理的要求。
——曾仕強 中華企管網集團首席顧問
《易經》裏說:“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賢人為何人?乃當今所謂的“領導者”。可大之賢人之業又為何業?乃當今所謂的“長青基業”。至於“賢人之德”就是我們一直探討的“領導才能”。
——葉鶯 柯達公司全球副總裁
《易經》講“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盡管治理企業的法則很複雜,管理中存在許多錯綜複雜的關係,但我們懂了原理、原則以後,就非常簡單了。“刪繁就簡三秋樹”,中國式的管理智慧善於運用係統分析的思維,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麵,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是我們的優點,要加以發揚。
——羅暢樸 智管理谘詢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