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還李歸唐(3)(2 / 3)

吉頊以佛道之爭為喻,指出李武並貴政策可能導致武、李衝突。在吉頊看來,強使武、李共立盟誓之類的事情是沒有意義的,它並不能使武、李和好,恰恰相反,將會使他們相互爭權,相爭的原因就在於未定分。定分是吉頊的基本觀點。正所謂安分守己,權力的界限不明,等級不清,就容易起爭端。從曆史的經驗看,吉頊的話確實言之有理。親王勢力隆盛超過了皇嗣,確實是產生動亂的根源。但是,武則天不能不堅持這個政策,這大概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緣故吧。

武則天既然順應了大勢讓李唐血脈繼承武周,就不得不以武氏家族來作為平衡日益增長李派勢力的砝碼。

麵首惹禍

駱賓王曾在《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中這樣描寫和論述:“洎乎晚節,穢亂春宮”,“陷吾君於聚麀”,指斥武則天淫亂。武則天對這些批評大多是充耳不聞,沒有氣極敗壞的舉措。這是因為她並不把自己當成一個不守婦道的女人被人說中了要害,而把自己當成一個真正的君王。對於君王來說,私生活本來就不是什麼大事。

武則天的生性是統治,是征服,是掃平敵人,是攫奪大權。公平而論,武則天的確是當時最精明強幹的政客,勝過那些學識淵博的儒臣,勝過曆代雄心大誌的皇後。隻有與雄健的男人或俊美的少年調情放蕩才是她的消遣,她借此尋求輕鬆愉快。

武則天所納的第一個麵首是薛懷義。據《舊唐書·外戚傳》記載:薛懷義本名叫馮小寶,是洛陽城裏一個販賣脂粉等台貨的人物,因生意交往便結識了貴族公主的侍女或侍從,再在侍女或侍從的幫助下結識了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太平公主見薛懷義身體魁梧強壯,於是引他進宮正式向武則天加以推薦,武則天便任命他為侍從。

薛懷義不但是麵首,還是女皇的得力助手。他組織一批高僧從《大雲經》裏找出了所謂女主降臨天下的預言,為武則天建立新朝提供輿論準備。武則天命他修白馬寺。薛懷義又仗著這種恩寵,作威作福,欺壓朝臣,但武則天對他一味袒護,可見寵愛之深。

武則天蓄養麵首一事,無論在當時還是後世都是招來大量非議的舉動。

久視元年(公元700年),朱敬則上疏指斥武則天的私生活。他說:“陛下的內寵有薛懷義、張易之、張昌宗,本來已經足夠了。最近又聽說尚舍奉禦柳模,自誇他的兒子柳良賓膚色白皙,須眉俊美;長史侯祥雲自稱陽道壯偉,正可在內宮侍奉皇帝。這些沒有廉恥、不和禮法的行為在朝廷泛濫。”奏疏上達武則天手後,武則天召見朱敬則,還賞賜有加。陳寅恪曾有議論:“武則天是皇帝或女主,而非太後,既非太後,而是皇帝,則皇帝應具備的禮製,武則天也應具備。區區張易之、張昌宗、薛懷義等男寵,和唐代皇帝後宮人數比是少多了。否則朱敬則何以能暢言無禁忌,而武則天又何以公然加以賞慰,不羞愧?”

武則天用外戚,蓄男寵,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向男性皇帝看齊,畢竟在她之前沒有女性做皇帝的先例。自己就是先例,自己就是第一,除了向男性皇帝看齊之外,她難免要標新立異。武則天比較重視女權,她敢於蔑視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並且敢於與舊的傳統習俗進行挑戰。她目睹男皇帝有三宮六院,可以網羅數以千計的宮妃彩女,為什麼當女皇帝的人就不可以挑選幾個麵首呢?

武則天晚年廣納麵首的另一個原因是她把滿足性的需要當做養生保健的重要手段。她享年81歲,這在中國曆代皇帝中,其年壽之高,赫然列在第三位(僅次於清代享年89歲的乾隆皇帝和南朝享年86歲的梁武帝)。她之所以這樣的高壽,除了接受佛家和道家的養生思想與學說,注意起居飲食和思想情誌,並且重視導引術等體育活動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則是與她晚年在性生活方麵過得愉快和滿足也是分不開的。武則天在68歲那年,由於新接納了很中意的麵首,她感到無比的高興和喜悅,於是決定改變年號,便將天授二年(公元692年)改為如意元年。不久她又再次改元,將如意元年改為長壽元年。

得寵後的薛懷義逐漸厭煩了在宮中的生活,不願陪伴年老的女皇,就以白馬寺為據點,在外麵胡鬧。他把河內老尼、嵩山韋什方、老胡等一幫人籠絡在周圍。這班人以神仙自命,而薛懷義儼然是他們中的主神。

有一次,這位大和尚薛懷義從皇宮前門進宮往武則天的宮院去,大搖大擺地穿過門下省的大廳。門下省侍中蘇良嗣,為一謹嚴長者,向他招呼為禮,薛懷義假裝沒看見,不予還禮。蘇良嗣大怒,斥道:“賊禿子,焉敢如此無禮,你進來幹什麼?”薛懷義捋胳膊,卷袖子,就要把他拿手的摔跤本領露幾手兒,在朝廷宮門裏咆哮一頓。但蘇大人令侍衛製服了他,打了他十來個嘴巴。薛懷義趕忙跑到武則天的宮院英賢殿,大訴委屈。武則天聽了大笑起來:“誰告訴你從前門進來的?你應當從北麵進來才是啊。”侍中蘇良嗣什麼事也沒有。這種事傳出去隻會使武則天的名譽受損,她不願意把事態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