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還李歸唐(3)(3 / 3)

武則天不願意讓這位大和尚離開,也不願讓他到外麵街上散播宮閣的醜聞,於是派他管理皇宮和禦花園。薛懷義告訴武則天他懂得建築,至少會蓋房子。因此這便成了他公然進入宮廷後院的借口。皇宮中嬪妃的住所一向隻許女人進入。現在允許一個真正的男人進去,惹起了不少的閑言碎語。禦史王求禮,一向恪盡職守。他上了一本,奏請大和尚薛懷義去勢之後,再允許出入宮中女人住的宮院,以保“宮女之貞”。武則天閱完奏本,大笑起來。她覺得所奏太荒唐,仍以絕頂聰明的態度處之,置之不理。不該張揚的事她不會聲張,君王的威勢不需要在這個時候營造,這時正是表現寬容納諫的好時候。

武則天的情感有了轉移,她又有了新的麵首。薛懷義惱羞成怒一把火燒了武周帝國的標誌性建築——明堂。明堂一場大火,騙局就被揭穿了。這麼多神仙,竟然阻止不了一場明堂之火,連預告也沒有一聲!武則天斥責河內老尼:“你常說能預測未來,為什麼預測不出明堂的大火?”於是“神仙們”遭到了滅頂之災,老尼及其弟子被沒為宮婢,韋什方聞訊自殺,老胡逃走,隻有薛懷義還暫時留了下來。這事情發生之後,武則天雖然覺得很丟臉,但又不好發作。她知道這是誰放的火,也知道為的是什麼。她對朝臣說,隻是因為工人疏忽,一堆麻引起了火。她下令要重新建築這座明堂。還讓薛懷義來督修。

但是,這個薛懷義似乎野心不小,企圖建立一支僧軍。他找了千名健壯有力的百姓,把他們剃度為和尚蓄養在白馬寺。白馬寺離洛陽宮城不過十餘裏,薛懷義的僧軍,實在是肘腋之患。武則天決不能容忍他的這種做法,她派侍禦史周矩去處理此事。周矩將那些武僧都發配到遠地,唯一留下來的還是薛懷義。武則天對待薛懷義的態度,是剪除羽翼。既剪其上層羽翼,又逐其下層支黨,薛懷義的力量,便越來越弱了。但他仍不識相,在武則天麵前,言多不遜。

武則天討厭跟這種粗人糾纏在一起。用法律審問他當然不行,那未免貽笑大方。她諸事慎重,知道若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審問這個瘋和尚,萬一哪個環節出錯,當場什麼事都有可能鬧出來。她的名譽和尊嚴將毀在這些本來不算大事的事上。武則天決定除去薛懷義,但這事又要做得周密、幹淨利索,不起一絲波瀾。於是她派了自己的女兒太平公主辦這件事。

太平公主令人給薛懷義去送信,說武則天為重建明堂,有事跟他商量。隨後找了二十幾個健壯的婦人,都拿著繩子、杠子、掃帚把,告訴了她們怎麼行事。時間到了,她和那些健婦一同到瑤光殿,瑤光殿是薛懷義去見武則天的必經之路。太平公主同時告訴武攸寧在羽林軍中選一些衛士隱藏起來,預備行動。一切安排妥當,太平公主站在走廊之下等候。薛懷義通常都帶著仆從騎馬而來。在白馬寺的那些和尚被放逐之後,現在又接到太平公主的這封信,他有點猶疑。後來,他想起武則天設法使他免受審問,告訴侍禦史周矩放了他,於是推斷武則天不會對他下手。為了謹慎起見,他小心翼翼地進了皇宮的北門,向四周探望了一下。在宮門和宮裏的住宅之間有一座禦花園。繞過一個池塘,他走到了宮中住宅的背後,在池塘與住宅當中有一段回廊。他又留心向左右前後打量沒有別人,隻有平日的一些宮女。太平公主正站在走廊之下,向他微笑。薛懷義下了馬,把馬拴在一棵樹上。忽然間,好多健婦竄出來,把好多繩索往他身上套,這樣把他絆倒在地,就像一條魚落在網裏一樣,隨之,那些健婦用木杠和掃帚棒子往他身上亂打。薛懷義大聲吼叫,但他自己的仆從早跑光了。這時,衛士們也從隱蔽處跑出來,蜂擁而上。太平公主下令當場把薛懷義處死,屍體送回白馬寺燒化了事。這件事做得幹淨利落。

武則天在宮中有一支偵察行刑的隊伍,從王皇後、蕭淑妃的死可以看出來;她還有另外一支毀屍滅跡的隊伍,從被她除掉的太子妃找不到屍首就可以推斷。但在除去薛懷義的時候,她沒用自己的人馬,而是讓女兒去收拾,她在幕後審視。這固然因為她不屑再參與小的謀殺,也是為慎重起見。薛懷義和自己的關係太密切了,太平公主做起來會更隱秘,把握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