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易之、張昌宗是在神功元年(公元697年)入侍武則天的,此後大獲信寵。張易之和張昌宗兄弟的出現給武則天養生增添了新的內容。這兩個青年不但美貌,而且懂一些醫藥之術。武則天自己承認,他們為她配製的藥有助於延年益壽。據史籍記載,武則天雖年約七十,但善自塗澤,以致“左右不覺其衰”。《新修本草》曾收錄了武則天美容的秘方,不久又流傳到民間。其方法是五月初五采益母草全草,不能帶土。曬幹後搗成細粉過篩,然後加麵粉和水,調好後,捏成如雞蛋大藥團,再曬幹。用黃泥做一個爐子,四旁開竅,上下放木炭,藥團放中間。大火燒一頓飯時間後,改用文火再燒一晝夜,取出涼透,細研,過篩,放入幹燥的瓷皿中。用時加十分之一的滑石粉、百分之一的胭脂,調勻,研細,沐浴或洗麵、洗手時,用藥末擦洗。此方又名“神仙玉女粉”。
林語堂說:自有了二張,武則天就像老頑童一樣,可以在私下裏不拘形跡,仿佛又回到了無憂無慮的孩童時代一樣,她感到自己年輕了許多。有時她和張氏二兄弟等近侍無尊卑上下地逗樂,在有外人的場合也不覺流露出來,所以有些外臣看不過眼,認為二張無臣下之禮,在武則天麵前屢次勸諫。史書也有記載:武則天寵張易之兄弟,每侍內宴時,這兩個人與群臣嬉鬧,王及善看不過去,屢奏以為不可。武則天不痛快,就對王及善說:“愛卿年高,不宜在內宮侍候宴遊了,但檢校外廷就可以了。”王及善聽了不高興,請假一個多月,武則天也不召他問事。王及善歎道:“豈有中書令而與天子一天不見的事呢?”於是上疏請退職休養。武則天卻不肯放歸,反讓他擔任文昌左相、同鳳閣鶯台三品,隻是不讓他擾了內廷的熱鬧,王及善擔任此職直到他去世。其實,遊樂隻是武則天的一個目的,更重要的是,武則天要在內廷建立一個“遊宴內閣”,以內製外,二張就是這“遊宴內閣”的核心。畢竟,隻有他們兩人陪伴在身邊,隻有他們兩人的前途和利益同女皇的利益完全捆綁在一起,也隻有他們兩人是她最放心的。
大足元年(公元701年),李顯的兒子李重潤和他的妹妹永泰郡主以及郡主的丈夫魏王武延基在私下議論張易之、張昌宗專政。此事為張易之等得知後,即向武皇傾訴,武則天震怒。九月,3人都被迫自殺。這是震驚一時的大事件。自來俊臣死後四年多來,很少發生處決高層人物的事,而現在,被殺者為兩親王、一郡主!大概當時的輿論,於二張不利,故武則天逼使3人自殺,用意不隻是安撫二張,也用以警告輿論。
二張想要插手朝政,必須在宰相班子中打開缺口。而此後宰相班子的變動,卻在朝著有利於二張的局麵發展。長安二年(公元702年)底,李唐派的宰相魏元忠被任命為安東道安撫大使,領兵出征。長安三年閏四月,命宰相韋安石留守神都,派回洛陽,同時以二張集團中人物李嶠知納言事。
這年九月,二張采取進一步行動,密引鳳閣舍人張說誣告魏元忠圖謀不軌。武則天在朝堂當庭審理。一大群的朝臣站在殿外玉階下邊,他們在等候對質的結果。魏元忠和張昌宗被召上殿,他們各自陳述了一番,爭論激烈。於是,張昌宗便提議召張說上殿,因為他是聽到過魏元忠有謀反言論的證人。張說此時正站在殿外玉階下邊,當他正要上殿的時候,一些朝臣攔住了他。首先勸告他的是宋璟。宋璟對張說道:“名聲和節氣最重,天道難欺,你一定不可與奸小朋黨去陷害忠良,以求苟活。如果因為觸犯龍顏而遭貶,能流芳百世。如果有什麼測,我一定上殿援救你,和你同生共死。”這席話,是宋璟當著眾多的朝臣說的。
張說在經過這麼多人的督促後,思想變化了。現在,他來到了殿堂上。
魏元忠並不知道張說已變化。見他進來,魏元忠立刻緊張起來,搶先說道:“張說將和張昌宗一道陷害我了。”
張說斥責道:“魏元忠,你這是什麼話,你身為宰相,說起話來卻像街上的小人。”
站在旁邊的張昌宗,連忙催促張說道:“快說,你快說!”
張說指著張昌宗對武則天說道:“陛下,你看見了嗎?張昌宗是怎樣地威逼我!現在陛下麵前他尚且如此,在外麵如何威逼我,您可想而知!”
張說的話剛一說完,張昌宗叫道:“張說和魏元忠一道謀反。”武則天要他列舉證據。張昌宗說:“張說曾經把魏元忠和伊尹、周公相比。伊甲放太甲,周公攝王位,他們都是謀反的逆臣。”
“不對!”張說駁斥道:“張易之兄弟不學無術,他們哪兒懂得周公、伊尹!魏元忠就任宰相的時候。我去祝賀,我說:‘明公居伊、周之任。’這有什麼不妥呢?伊尹、周公都是曆史上著名的賢臣,陛下的臣子不向他們學習,又向誰學習呢?”
張說態度的變化,使得二張陷入困境。武則天斥責張說為反複無常的小人,應該與魏元忠一同治罪。這次對質,便暫時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