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飲食宜忌(3)(2 / 3)

為何忌吃過燙的食物?

不少人喜歡吃很燙的食物,不管是滾燙的米粥,還是剛出鍋的油條,他們都能咀嚼自如。其實這種吃燙食的習慣很不好。燙食能使口腔黏膜充血,損傷黏膜造成潰瘍,從而破壞了黏膜保護口腔的功能。高溫燙食對牙齦和牙齒亦有害處。它能造成牙齦潰爛和過敏性牙病。太燙的食物還能損傷食道黏膜,刺激黏膜增生,留下瘢痕,長久下去還可能引起惡性病變。據一些專家分析,食道癌的發生可能也與常吃燙食有關。長時期食用燙食還能破壞舌麵的味蕾,影響味覺神經,使人食欲減退。 "

為什麼忌主食太單調?

隨著生活條件的逐步改善,人們在膳食方麵也日趨講究起來,有的人吃的是精白麵、上等米,喝的是牛奶、咖啡,不少人挑食、偏食,不願吃玉米、甘薯。還有的人不喜歡吃青菜。夥食不錯,然而總是四肢無力,麵色蒼白,營養不良。這是因為主食太單調,膳食調配不合理的緣故。

大米和麵粉雖然能為身體提供主要的營養和熱能,但是比較單調,人的生命活動中還需要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等。精米白麵中的大部分維生素、無機鹽與微量元素等均已大量損失,長期以此為主食,不願吃其他食物,很容易導致營養不良,甚至患因維生素B,缺乏而引起的腳氣病、多發性神經炎、全身浮腫等。因此,不論大人或小孩,都必須吃些蔬菜、水果、肉、蛋以及粗糧、雜糧等食物。

為什麼不宜多吃雞精?

自古以來,用整隻雞慢火熬燉數小時得來的雞湯,一直是產婦和體弱多病者的最佳補品。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人都吃得起雞了,卻沒有幾個人有閑工夫去熬雞湯,於是雞精便成了現代人流行的食補。

國外研究證實,雞精是一種不含油脂成分的自然濃縮雞汁,含有高蛋白但無膽固醇,用後營養可以直接被人體吸收,更可以提高大約10%的新陳代謝速率,迅速恢複體能,對於經常熬夜或是體質虛弱的人而言,不啻是一種最方便的營養補品。有人認為既然雞精這麼有營養,就可以不必吃飯了。事實上,雞精最大的功能就是提高代謝的速率,加快食物的分解,轉化成熱能供身體所需,故仍應正常進食三餐,不能把雞精當成仙丹。此外,由於雞精是一種高蛋白食品,而且有些雞精在製造過程中還添加了鹽及其他調味品,容易加重腎髒及血管的負擔,因此有腎髒病及高血壓的患者最好不要食用。

為什麼睡前吃宵夜容易發胖?

很多人都有吃宵夜的習慣,尤其是經常熬夜或正在為考學衝刺的學生,第四餐似乎是必備的。這些人在吃宵夜時,通常都是工作告一段落,準備休息的時候,因此往往洗個澡,吃個宵夜,然後就睡了。對於體力消耗較大或工作時間較長的人,宵夜的確可以補充能量.但是吃完宵夜後立刻就上床睡覺,卻容易蓄積皮下脂肪,造成肥胖的現象。當工作告一段落後,最好先吃宵夜,休息半小時左右再洗澡,如此一來,宵夜消化得差不多了,此時上床睡覺就不必擔心會發胖了。當然,宵夜不宜吃得太多,否則身體吸收過多的能量還是會發胖。另外,宵夜的選擇也不可忽視,一般而言,米粥小菜是相當不錯的宵夜,薯條、漢堡或炸雞等熱量太高,最好少吃。

為什麼剛吃過飯不要洗澡?

剛進餐以後,為了消化食物,消化器官的血液需要量大大增加,其他器官的血液分布則相應減少。飯後馬上洗澡,由於熱水的刺激,使皮膚的血管擴張,血液量加大,必然會減少供給消化係統的血液;另一方麵,由於洗澡引起的全身活動,也使活動器官需血量增加,進一步削弱了消化活動,影響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所以飯後不宜馬上洗澡。

為什麼用筷子吃飯好?

據研究,用筷子吃飯,能使手指、手掌、肩膀等30多個關節和50多條肌肉運動,而且和腦神經的活動關係密切。假如每次進餐30分鍾,那麼一日三餐對大腦皮質將是一種很有益的鍛煉,長此以往,可以使人心靈手巧。

使用筷子用餐有哪些禁忌?

使用筷子就餐,特別在較正規的宴席上,有許多講究。具體有以下"十忌"。

一忌猶豫筷。舉筷後猶豫不決,東看西望,挑挑揀揀,"舉筷不定"。

二忌半途筷。用筷夾菜時,不能夾起後又放下,換去夾另一盤菜中的菜肴。

三忌碎筷。用嘴巴或手撕食筷子夾著的菜。

四忌叉筷。用筷子叉菜送進嘴裏,把筷子當叉子使用。

五忌吮筷。用嘴、舌頭去吮舔筷子上的鹵汁,有失雅觀。

六忌當牙簽。用筷子當牙簽,挑剔牙縫裏嵌進的菜食。

七忌敲筷。在就餐前或進膳完畢用筷子敲打桌沿、碗盤。

八忌跺筷。在每次夾菜前,必將筷子在桌麵上跺一下,這樣很不衛生。

九忌指筷。就餐時應酬交談,用筷子指點他人,很不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