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飲食宜忌(3)(3 / 3)

十忌亂放筷。進膳完畢,任意把筷子丟放一旁或擱置碗盤上,是不懂規矩的表現。

為什麼豆腐、菠菜不宜同煮?

豆腐是在豆漿中加入鹽鹵或石膏製成的。鹽鹵中含有氯化鎂,石膏中含有硫酸鈣。而菠菜則含有很多草酸。草酸對人體沒有益處,而且它能夠與氯化鎂、硫酸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草酸鎂、草酸鈣等白色沉澱。鈣是人體非常需要的營養成分,一旦變成不溶於水的沉澱後,人體就不能吸收了。

但是菠菜煮豆腐又是一道人們喜愛吃的菜,隻要煮的方法得當,就可以減少它的不利因素。先把菠菜放在較多的開水中煮3分鍾後撈出來,菠菜中的草酸就會有80%溶在湯內,而菠菜仍能保持綠色及其所含的胡蘿卜素,營養損失較少。倒掉煮菠菜的湯,再把用開水煮過的菠菜與豆腐一塊加水煮,這樣食用既味道鮮美又保持了各自的營養價值。因此,菠菜不論是單獨炒煮,還是與其他食物同煮,最好都先放在開水中焯一下,倒去湯再烹調。

為什麼忌低溫保存罐頭?

在生活中,一些人喜歡把馬口鐵罐頭隨手放進冰箱裏保存,以為這樣可以保證食品衛生。其實不然,這樣做雖然可以低溫保存食品,減少細菌的汙染和繁殖,但是卻不能有效地防止另一種有害物質--鉛的攝人。

鉛是一種對人體非常有害的化學元素,如果人食用它超過了一定數量就會中毒。鉛中毒對人的血液、神經、泌尿、生殖等係統危害極大,能引起貧血、頭暈、乏力、惡心、嘔吐、腹絞痛等症狀。根據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的分析,人們由飲食攝人的鉛量,有40%來自焊錫密封罐頭的焊鉛。除了罐頭製作過程中焊鉛封罐時混入微量鉛以外,食用者打開罐頭未吃完,封罐處被食物汁液腐蝕,致使遊離的焊鉛混入食品,也是鉛含量增加的重要原因。

有人對25種罐頭食品,在冰箱裏進行開罐後低溫保存實驗,結果發現,除了低酸性食物(如豬、牛、魚肉罐頭)的含鉛量無明顯變化外,其餘的罐頭食品含鉛量都有明顯增加。其中,鉛量增加最多的是水果類罐頭,在開罐存放60天後,食品中的鉛含量增加了20倍左右。因此,罐頭不宜低溫保存,特別是開罐後的罐頭。

為什麼吃東西忌偏嚼?

偏嚼是指習慣用一側牙齒咀嚼食物。偏嚼成習,臉形就會扭曲。經常偏嚼的人,一側麵容變得稍寬大,另一側略窄小。因此要養成用兩側牙齒咀嚼食物的好習慣,臉部的扭曲會慢慢糾正。倘若牙齒患病,應及時請口腔科醫生診治。

為什麼忌隻吃植物油不吃動物油?

日常飲食中的食用油分為植物油和動物油兩大類,其主要成分是脂肪。脂類是人體生理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物質。植物油基本上不含膽固醇,而動物油膽固醇含量則較高。血液中膽固醇過高,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一個主要原因。而食用植物油能夠阻止體內膽囤醇的吸收,並能增加排出膽固醇的數量。這就是現在很多人喜歡植物油而不願吃動物油的原因。多吃植物油是對的,而完全忌吃動物油則不妥。

植物油以含維生素E為主,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K。動物油含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6、維生素B12較多。動物油中還含有"A脂蛋白",有延長人的壽命的功能。因此,不可隻吃植物油而不吃動物油。人體每日攝入動物油和植物油比例,一般以l:2為好。每人每日有8克植物油即可,動物油可在4克左右。

過量食用動物油或過量食用植物油都會對身體有不利影響。動物油食用過多,會促進動脈硬化;植物油食用過多,也會給人帶來腦血栓、心肌梗死等疾病。

為什麼植物油也不宜多吃?

一提到食用油,許多人總認為動物油吃多了不好,似乎含脂肪較少的植物油多吃沒事。這是一種錯覺。人們的膳食離不開食用油,特別是逢年過節,吃的油就更多。但吃油一定要講科學,過量食用動物油和植物油都會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動物油食用多了會促使動脈硬化;植物油如攝取過多,也會誘發腦血栓、心肌梗死等疾病。

按人對亞油酸的需要,每人每日有8克的植物油即可。人體每日攝入的動物脂肪和植物油的比例一般以l:12為好,這時就可得到理想的平衡。

據國內外有關文獻報道,植物油中含有較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這種脂肪酸很容易自動氧化而產生有毒的過氧化物。過氧化物會使多種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氧化分解,失去正常功能,導致人體內的維生素不足。過氧化物還會使人體內的紅細胞膜與線粒體膜遭受破壞,發生溶血等症狀,並且會與蛋白質結合生成老化色素--脂褐素,使皮膚上產生老人斑。過氧化物在血管壁上、肝髒上、腦細胞上形成時,就會引起動脈硬化、肝硬化、腦血栓等。

為什麼忌多吃零食?

有人發現吃零食"肥嘴不肥身"。特別在過年過節時,人們的飲食油膩,吃點山楂、杏幹、話梅等酸、辣、鹹味的零食,能開胃口,增食欲,助消化;身體疲勞時,吃些零食能醒腦提神,振作精神。但是如果一個人養成了零食不離口的習慣之後,零食的作用就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