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飲食宜忌(7)(1 / 3)

過3天後,就可以吃普通的飯菜了。但不要飲酒和吃辛辣食品,如辣椒、芥末、生薑等,還應注意飲食衛生,以防患胃腸傳染病。另外,雞蛋也不宜吃得過多,1天吃3~4個足矣,吃多了會引起消化不良。副食安排的原則也應是葷素搭配,稀幹兼有,少吃多餐,並根據具體情況隨時調節比例。如有便秘時可多吃些水果和新鮮蔬菜,如患有貧血可多吃些動物的肝髒和血。為保證哺乳的需要,晚上可加一餐米粥或點心類。總之,孕婦在產後的飲食應注意適量,避免高脂肪食物,以有利於下一代的健康。為什麼產後不宜馬上節食?

女性生育後,體重會增加不少。因此,很多人為了恢複生育前苗條的體型,產後便立刻節食。這樣做很傷身體。

哺乳的產婦更不可節食,產後所增加的體重,主要為水分和脂肪,如果哺乳,這些脂肪根本就不夠。產婦一定要吃含鈣豐富的食物,每天最少要吸收11"760千焦(2800千卡)的熱量。

女性生育後,過了哺乳期,就可以開始適量節食,每天吸收6300千焦(1500千卡)的熱量,再加上運動,就可恢複健美的身材了。

多吃胡蘿卜對身體有哪些好處?

胡蘿卜又稱黃蘿卜、紅蘿卜等。胡蘿卜含有一種極重要的物質--胡蘿卜素。胡蘿卜與脂肪共炒後,其中的胡蘿卜素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或者到人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因此,胡蘿卜素又稱維生素A原。胡蘿卜所含胡蘿卜素在一般蔬菜和糧食中較高。維生素A缺乏者,就會出現皮膚粗糙、眼幹,易患夜盲症,身體抵抗力差,易發生呼吸係統和泌尿係統疾病。近年來科學家又發現,維生素A缺乏者的癌症發病率比普通人高2倍多,特別是肺癌發病率最高。胡蘿卜還含有大量的木質素,也有提高機體抗癌的功效。

胡蘿卜還含有槲皮素,它是組成維生素P的有關物質,同時可以促進維生素c用於改善微血管的功能,增加冠狀動脈流量。胡蘿卜還含有一種能降低血糖的物質,是糖尿病患者的佳蔬良藥。

為什麼要掌握食物的搭配?

日常飲食,有的用單味,有的用多味。即使單味,往往在烹飪時也要加佐料,其中就有搭配問題。

搭配往往從色、香、味三個方麵考慮得比較多,搭配得好,既好看,又好吃,能促進食欲。然而從辨證選食的角度看,除了色、香、味以外,還要考慮到增加營養、防治疾病,那就是要求色、香、味、養、效五個方麵都要照顧到,這並不簡單。

奶油、牛排都會增加脂肪,使人發胖,但吃一些蔬菜和蘑菇之類,體重就不會增加。尤其是吃肉類食物的時候,不能同時吃麵包、土豆、通心粉和大米等含糖類的食物。因此,若欲減肥,油脂食物隻好與蔬菜、豆類混食,不能與糖類食物同食。有人采用這種方法,經過1個月,體重就減輕5千克。

又如,飲食中的酸堿度對維持人體內酸堿平衡非常重要,不能有偏頗。若單憑個人嗜好多吃偏食,就會使機體的營養成分不全,甚至酸堿平衡失調。現已知道,米、麵、蛋、肉類等多屬酸性,尤其是肉類食品,營養價值雖高,但酸性亦高,無病之人不宜多吃,而患胃腸病、肝膽病、心血管病的人,尤應注意。與之相反,各種蔬菜、水果,多屬於堿性。為了防止酸性過多或為了中和酸性,以維持酸堿平衡,日常菜譜中就應講究葷素齊全,合理搭配,飯後吃些水果,這些都有它一定的科學道理。

還有通過搭配可以糾正食物的寒溫偏性,如綠豆芽其性偏涼,為夏季佳肴,若在冬季或體質偏寒者欲嚐其味,可以配辣椒絲同炒,既可糾正寒性之偏,又味美可口,青(或紅)白相間,其色亦豔。

中國菜肴品種繁多,各地的飲食習慣又不相同,搭配的方法也多種多樣,經過曆代人的生活實踐,確有不少符合科學道理,有待發掘、整理和研究。

為什麼唾液可以解毒?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裏,在外吃飯的人愈來愈多,食物中毒或吃壞肚子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同樣吃不潔的食物,,有的人立刻上吐下瀉,有的人卻平安無事,這種現象令人費解。其實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吃下不潔食物能平安無事的人,吃東西通常都是細嚼慢咽,因為食物在口中咀嚼的時間長,唾液可以和食物充分混合,就能分解掉部分毒素;相反,吃東西狼吞虎咽的人,食物咀嚼次數少,在口中和唾液混合的時間也短,毒素直接進入腸胃,就容易發生上吐下瀉的中毒現象。所以吃東西的時候最好能多咀嚼,一來比較好消化,二來也可充分利用唾液解毒的功能,為健康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