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早期發現乳腺癌?
乳腺癌是婦女最常見的惡性疾病之一,有報道指出,乳腺癌已居婦女惡性腫瘤之首位,且呈逐漸增長的趨勢。 一過去乳腺癌患者,其5年生存率總平均隻有45%左右。但是,由於乳腺位於體表,隻要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時治療,90%以上的乳腺癌都能治愈。
如何才能做到早期發現乳腺癌呢?筆者建議從以下幾點做起:
(1)開展乳腺癌的普查和定期檢查、有選擇的乳腺x射線、B型超聲、細胞學檢查等新技術的應用,可提高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乳腺癌的水平。
(2)宣傳乳腺癌防治知識,推行和學會乳房自我檢查法,懂得自我保健。發現乳房"腫塊"或增厚或乳頭溢液或其他異常時,即去醫院檢查診斷。
(3)有乳腺癌危險或高危險因素的婦女,特別是40歲以上者,每月要自我檢查一次,如有可疑及時就醫。
得了乳腺癌有哪些征象?
乳腺癌因發病早晚、病情輕重和不同病理類型,臨床表現也不一樣。乳腺癌早期除腫塊外,絕大多數患者並無乳房疼痛及外觀上的改變。乳腺癌初發為單個或多個微小的病變,逐漸增大,當乳腺癌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臨床症狀。
(1)腫塊:大多數患者是在無意中摸到乳房腫塊才去醫院檢查診斷,這是乳腺癌最主要的症狀。腫塊多發於乳房的外上方,占60%,其次是內上方、中央部位、外下方及內正方。多數為不規則的圓球形或橢圓形腫塊,邊界欠清,有的也可呈扁平狀、小結節狀或極不規則的形狀。腫塊質地大多為實性、較硬,但富有細胞的髓樣癌也可稍軟。早期腫塊能推動,晚期可固定。
(2)腫塊表麵皮膚:乳腺癌發展到一定程度可侵犯皮膚。如累及皮下的乳房懸韌帶,韌帶縮短,皮膚上出現凹陷,這個體征稱為酒窩征。癌細胞侵犯堵塞皮下淋巴管,使皮膚增厚水腫,形成"橘皮樣水腫",或稱"橘皮征"。侵入皮內淋巴管,在腫塊周圍形成腫瘤結節,稱衛星結節。晚期腫塊表麵皮膚潰爛,容易出血,有難聞的奇臭。
(3)乳頭溢液:少數病人乳頭流出血性或漿液性液體,為管內癌的早期表現。
(4)乳頭改變:腫塊增大可使乳房變形,使乳頭回縮,內陷,較對側抬高。 "
(5)疼痛:乳腺癌一般不痛,約有1/3患者伴有不同程度隱痛或刺激。
(6)轉移:乳腺癌發展到一定程度可沿淋巴管向乳腺外淋巴結轉移,使淋巴結腫大,最常見的是腋窩淋巴結。經血液循環可轉移到肺、肝、骨骼、腦等器官。
乳房結核和乳腺癌如何鑒別?
乳房結核在未潰破和形成竇道之前也以腫塊為主,同時還有乳頭內陷,腫塊與皮膚粘連,腫塊沒有觸痛等臨床表現,這些表現和乳腺瘟中的硬癌十分相似,兩者經常誤診,每當手術中或病理檢查結果出來後才排除乳腺癌。如何才能根據兩者的不同特征在早期從臨床作出判斷和鑒別呢?
(1)從發病年齡來看,乳房結核患者多年輕,多發於妊娠期或產後,以40歲前婦女居多,而乳腺癌的發病年齡一般要比乳房結核的發病年齡大10~20歲。
(2)乳房結核的發病往往繼發於肺結核或其他部位結核,一般有結核病史者。
(3)乳房結核的腫塊雖也與皮膚粘連,但乳房結核皮膚一般無水腫樣和橘皮樣改變。
(4)乳房結核的腫塊時大時小,尤其當用抗結核藥物治療後腫塊有明顯縮小。
(5)乳房結核的腫塊部位有囊性感,日久皮膚發紅,潰破後有稀薄膿液,而乳腺癌潰後無膿性血水,並且潰口四周越潰越硬。
(6)細針穿刺,乳房結核可抽出液化或幹酪樣物,抗酸染色可發現結核杆菌,或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可以發現癌細胞或結核杆菌,兩者可以明確鑒別。
怎樣自我檢查乳房?
自我檢查乳房分望和觸兩個步驟。望診是在鏡前自我觀察兩側乳房某一部分是否有特別隆起或局部凹陷,乳頭有無內縮或偏向,乳頭上有無糜爛及血潰或其他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