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營養保健(2)(3 / 3)

當然,在醫生的指導下,綜合采用合成的性激素及內分泌治療,可能會獲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怎樣安排婦女更年期的飲食?

一般婦女到了45~50歲,也就是絕經期的前後,都要經曆一個更年期階段,它是一個生理過渡時期,生理變化比較複雜。有些婦女由於調節功能、代償能力和精神狀態較差,不能適應這個階段的生理變化,就會出現各種症狀,如心血管疾病、精神和代謝障礙等症狀。

婦女更年期的月經變化是很突出的。有些婦女月經變得很頻繁,經血量增多,出血時間延長,這樣就可能引起貧血,遇到這種情況,精神上不要過分緊張,在治療的同時,注意飲食調養,多吃一些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動物肝、瘦肉、雞蛋、牛奶等等。它們不僅供給人體必須氨基酸,而且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維生素B2和維生素B12特別是豬肝中還含有豐富的鐵和葉酸。同時還要多吃些含鐵和銅豐富的綠葉菜和水果,如菠菜、芹菜、油菜、蘿卜纓、莧菜、薺菜、番茄、柑橘、桃、李、杏、菠蘿、紅棗等。它們含有鐵和銅、葉酸、維生素c、維生素A等。葉酸和維生素B,:配合能增強治療貧血的效果,維生素A和維生素c能刺激鐵的吸收和利用。

更年期由於內分泌失調,造成自主神經紊亂,因此,有些婦女會出現血管痙攣疼痛、高血壓、眩暈、耳鳴、眼花,有的還會出現失眠、焦慮、抑鬱、神經過敏、易於激動及陣發性啼哭,嚴重時類似精神病患者。遇到這種情況,除藥物治療,注意休息,避免不良刺激外,在飲食上要多吃些含硫胺素和煙酸豐富的食物,如粗麵、糙米、烤麩、土豆、豌豆和其他莢豆類食物,硫胺素對精神抑鬱和激動的治療有一定作用。煙酸可以使血管擴張,對治療血管痙攣,降低膽固醇有較好效果。同時,盡量少吃鹽,吃低鹽飲食,這對降低血壓有好處。不抽煙,不喝酒,不吃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濃茶、胡椒等。有選擇地吃一些安神降壓食物,如蓮子、百合、山楂、西瓜、綠豆等。

由於更年期代謝的改變,有些婦女在絕經後,容易出現脂肪堆積、身體發胖、血膽固醇增高、血管硬化、骨質疏鬆等症狀。對此,應著重從控製飲食上進行預防。要少吃一些糖類和含脂肪多的食物,多吃一些黃豆和豆製品。因為黃豆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鈣、磷、鐵和各種維生素。黃豆油脂含不飽和脂肪酸很多,幾乎占本身脂肪的85.4%,其中以亞麻油酸最多,還有約1.64%的磷脂。它們都是婦女更年期必需的營養物質。黃豆中的亞麻油酸和穀固醇還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對預防血管硬化有益。同時,還要多吃一些含鐵、鈣和纖維素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糧、蝦皮等,這樣可以增加血紅素,彌補血流量和降低骨質疏鬆。特別是纖維素,能刺激腸道的蠕動,防止老年性便秘,能降低膽固醇的吸收。

飲食的調養對從根本上調治婦女更年期生理變化有很好的作用。對多數婦女來說,隻要對更年期有正確的認識,在這個時期注意飲食,再配合適當的身體鍛煉,就會順利地渡過更年期,並能獲得一個健康的身體。、 孕婦營養對胎兒的影響有哪些?

孕婦的營養狀況直接影響胎兒 .的生長、發育。孕期(特別是妊娠最後3個月)營養不良,則胎兒在圍生期死亡率高,出生時的低體重兒(低於2.5千克)亦多,致使出生後第一周內新生兒的死亡率亦增高。低體重兒除體質不良死亡率高外,腦神經細胞數減少,中樞神經係統的發育也受影響。故營養不良的胎兒到學齡期,約有30%出現神經或智力不正常,如反應遲鈍、記憶力差等。

有人對唇裂、齶裂嬰兒的母親進行孕期營養調查,發現她們中40%有營養缺乏症,60%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妊娠期熱能攝入不足,可能影響大腦的發育。研究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量,可反應腦細胞的發育情況。胎兒出生前的3個月至出生後的6個月,是大腦細胞增殖的激增期。而腦細胞數的增加與機體其他組織一樣,都需要足夠的營養,特別是蛋白質和熱能的供給。如果營養缺乏,必然使腦細胞數目減少,加上腦細胞的增殖具有"一次性完成"的特點。如果腦細胞增殖期營養不良,影響了腦細胞的增殖,即造成了不可彌補的終身缺陷。

近期研究表明,孕婦患有嚴重骨質軟化症(維生素D和鈣缺乏),其嬰兒亦為先天性佝僂病和低鈣血症抽搐。孕婦缺乏維生素A,新生兒發生角膜軟化。維生素K缺乏的孕婦,其新生兒發生出血性疾病。動物試驗證明,孕婦葉酸缺乏,胎兒發生神經係統缺陷的危險增高。

以上所述,說明孕婦營養對胎兒體力、智力的健康發育和減少畸形都有著直接而明顯的影響。

怎樣安排妊娠嘔吐時的膳食?

婦女懷孕1個半月左右,常可出現一些反應,如輕度惡心、嘔吐、擇食、偏食或厭食等。輕度的孕吐反應,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大約在懷孕3個月左右時可自然消失,一般可不必就醫治療,隻要注意調節飲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