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特殊時期—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3)(3 / 3)

主要著作:《針灸甲乙經》、《曆代帝王世紀》、《高士傳》、《逸士傳》、《列女傳》等書。

第八節 嵇康

生卒年:223年~263年

人物簡史:三國時期魏末養生家、琴家、文學家、思想家,竹林七賢的領袖人物。官拜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嵇康早孤,幼有奇才,學不由師授,博覽無所不通;長好老莊,彈琴詠詩,自足於懷。嵇康崇尚自然,鄙薄名教,對司馬氏誅殺異己、圖謀篡位卻又盛倡名教極為不滿,自稱“輕賤唐虞而笑大禹”、“非湯武而薄周孔”。

第九節 葛洪

生卒年:283年~363年

人物簡史:東晉著名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出身江南士族。其祖在三國吳時,曆任禦史中丞、吏部尚書等要職,封壽縣侯。葛洪養生的原則是不傷不損。

主要著作:《肘後備急方》、《抱樸子》、《西京雜記》等。

第十節 孫思邈

生卒年:581年~682年

人物簡史:孫思邈為我國乃至世界曆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7歲時讀書,就能“日誦千言”。到了20歲,就能侃侃而談老子、莊子的學說。隋文帝讓他做國子博士,他稱病不做。唐太宗即位後,想授予他爵位,但仍被孫思邈拒絕了。孫思邈歸隱的時候,高宗又賜他良駒,就連當時的名士宋令文、孟詵、盧照鄰等文學大家都十分尊敬他,以待師長的禮數來侍奉他。

主要著作:《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第十一節 朱丹溪

生卒年:1281年~1358年

人物簡史:朱丹溪金元四大家之一、“滋陰派”創始人。青少年時期為應科舉考試,鑽研儒家經典。他力倡“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說,申明人體陰氣、元精的重要性。他在益壽方麵亦倡導養陰益壽的學術思想,對中醫的延緩衰老學說作出了重要貢獻。

主要著作:《格致餘論》、《金匱鉤玄》。其門人整理編纂的《丹溪心法》可以體現他的醫療經驗,對後世影響較大。

第十二節 嚴用和

人物簡史:嚴用和,字子禮,廬山人,南宋醫家。嚴用和從名醫劉開學習,精通醫術。主張結合時宜治療疾病。反對套用古方。通過長期臨床實踐,將親身應用有效藥方及古人可用之方彙集整理,於1253年編成《濟生方》10卷。

主要著作:《濟生方》。

第十三節 劉純

生卒年:明代

人物簡史:劉純為劉完素的九世孫,被明清兩朝太醫院尊為太醫保護神。曾奉旨以囚試醫,帶領醫官經過66年的努力,提出了科學的養生之道。他指出人類存在著20個生活誤區,許多習慣成自然的生活方式,就是人們發病的原因。他總結出一套預防疾病的養生十條,使得後世受益無窮。

主要著作:《短命條辨》、《雜病治例》。

第十四節 萬全

生卒年:1495年~1580年

人物簡史:又名全仁,字事,號密齋,湖北羅田人。萬氏以兒科及婦科見稱。兒科重小兒護養和疾病預防,辨證強調四診兼顧,治方重視脾胃。家傳方中的牛黃清心丸、玉樞丹、安蟲丸等有良效,有些至今為臨床習用。

主要著作:《萬密齋醫書十種》,現存有《萬氏外科心法》、《酒病點點經》、《萬氏秘傳眼科》。

第十五節 李時珍

生卒年:1518年~15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