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太極推手——剛柔並濟的智慧遊戲(1)(1 / 3)

中國千年的封建曆史,像是一套變幻莫測的太極拳法,看似柔情似水,實則力道無窮,這裏麵隱藏的方圓之策、對局之謀、分寸與規則,構成了一出千年表演,也展現了千年對弈的布局之道。

如果要找一個喻體來比喻中國曆史上的規則,那麼,“太極”這個詞是一個非常恰當的選擇。中國五千多年的曆史,非常像虛實相間的太極招數,各種明麵的規則與潛規則交織,進與退的技巧相混雜,讓人難以了解其中的奧妙。但正像描述中國曆史的一句話所說的:“凡遊戲必有規則,但規則未必明說,明說的又未必當真。”

在這場虛虛實實的規則遊戲中,曆史上的各色人物悉數登場,為我們展示了一場場精彩的表演。這其中,我們能夠看到玩轉潛規則,登上權力頂峰的王美人,也有敢於公然挑戰皇室潛規則,最終落得淒涼結局的栗姬;有一生受益於對明暗規則的準確把握,晚年被欲望所左右,因為蔑視規則而淪為階下囚的和珅;更有像雜技大師一樣巧對局勢,準確把握風向而一生完滿的範蠡……在這場規則的遊戲中各人有各人的精彩,各人有各人的無奈。究竟是人在造就規則,還是規則在玩弄人?這似乎是一個永遠也說不清楚的悖論。栗姬、王美人、和珅、範蠡這些出現在我們麵前的人物究竟是規則中的勝利者還是遊戲中的犧牲品。個中結論,閱讀之後見分曉。

潛網遊戲——說說遊戲潛規則

曆史是什麼?開中國史學風氣之先的梁啟超曾說:“一部二十四史,不過是二十四姓之家譜;家譜者,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若非族類,視而不見也。”胡適先生給我們留下的答案是:“曆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真正的曆史原貌,也許遠非是聒噪中的史學家們能夠還原清楚的,但時空的碎片依舊給我們留下了些許線索,除了耐人尋味的民族個性之外,最顯而易見的,就是暗流湧動的潛在秩序與規則。

栗姬:挑戰皇室潛規則的失敗女人

栗姬,是漢代風雲變幻的曆史中一個並不出名但卻極具影響力的女人,是漢景帝長子劉容的生身母親,也是較早來到景帝身邊的女人。她為漢景帝一共生了三個兒子,可謂是高產的妃嬪。漢景帝四年,栗姬的大兒子劉榮被冊封為太子,按照皇家的慣例,母以子貴的栗姬應該能取代已失寵的薄皇後被冊立為後。在這裏,我們不得不提一下這個幾乎是代表著漢景帝後宮悲劇的薄皇後。

薄皇後是漢景帝的第一個皇後,當景帝還是太子的時候,她就被景帝的祖母指定為皇後人選。漢景帝的祖母、現在的太皇太後,當年也叫薄皇後,曾經是魏王魏豹的一個妃嬪,當魏王兵敗被劉邦所殺後,當時還是薄姬的薄太後被劉邦所收,成為了劉邦宮中一個毫不起眼的女人,老實巴交的薄姬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並沒有引起劉邦的關注。一次偶然的機會,劉邦聽到薄姬的幾個同伴嘲笑薄姬,頓生憐憫,傳召薄姬侍寢。一夜情之後,薄姬竟然懷孕,後來生下了漢文帝劉恒。而一夜情之後的劉邦就再也沒有召見過薄姬了,這一看似不幸的事實恰恰幫助薄姬躲過了呂後最為瘋狂的高後七年,遠離了呂後對劉姓王子的大屠殺。

漢景帝的薄皇後,恰恰就是這個幸運的薄太後的孫女。可惜的是,薄皇後並沒有遺傳到自己祖母的好運,幸運之神也從來沒有光顧過這個可憐的景帝的正宮娘娘。薄皇後一生始終沒有子嗣,而縱觀漢景帝的其他一線妃嬪,大都是“碩果累累”。可憐的薄皇後因為長期備受冷落且無兒無女,連後宮爭霸的“入場券”都沒撈到,薄太後一死,她就被廢除了皇後之位。

薄皇後的處境讓栗姬想當然地覺得自己是皇後的不二人選,然而出乎栗姬意料的是,漢景帝封栗姬之子為皇太子,卻沒有立栗姬為後。這一危險的政治信號足以使栗姬警惕,可惜的是,栗姬不僅嚴重缺乏政治智慧,而且對宮廷中潛在的規則與秩序也認識不清,觸及到了兩個危險的雷區,最終不僅丟掉了唾手可得的後位,還使自己的兒子落了個含恨自殺的下場。

◎ 錯失結交良機,與皇親交惡

栗姬所觸犯的第一條潛規則就是不僅錯失了結交皇親的機會,而且還與之交惡,致使其成為日後打擊自己的一個最有力的敵人。栗姬所觸犯的這條潛規則的主角就是著名的長公主,也被稱做館陶公主。栗姬與長公主交惡,來源於長公主攀親被拒。

景帝四年,栗姬之子劉榮被立為太子之後,嗅覺靈敏的長公主立即向新太子伸去了橄欖枝,想將自己的女兒阿嬌許配給劉榮,以鞏固自己在皇室中的地位。在風雲變幻的皇權爭鬥中,強強聯合是一條幾乎人人都知曉的潛規則,但凡有點兒政治頭腦的人,此時都應該心中竊喜並欣然接受才對。而栗姬的舉動偏偏讓人大跌眼鏡,她拒絕了與長公主的聯姻,而且拒絕得十分幹脆,此舉不僅讓長公主錯愕,連讀者們也覺得不可理解。

經分析,栗姬的這種缺乏智慧的行為可能來自於這樣一個原因:長公主在漢景帝的後宮長期充當著一個牽線媒婆的角色,她不斷地向漢景帝推薦各色美女,而且眼光精準,成功率頗高,這種巴結皇帝的舉動本無可厚非,但在栗姬眼裏,卻變成了嫉妒的根源。此時的栗姬,無形中也觸犯了宮闈中的第二個潛規則,最終為自己地位的土崩瓦解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