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太極推手——剛柔並濟的智慧遊戲(1)(2 / 3)

◎ 恃寵嬌縱,漠視皇權招恨

栗姬所觸犯的第二個宮闈潛規則就是對自身身為寵妃的地位估計不足。在封建社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依此類推,普天之下的美貌女子,也都是皇帝可以寵幸的對象。普通的百姓之家,得寵的妻妾也許憑借子貴,尚有可以得意的資本,但身在皇家,這種資本可以說是稍縱即逝。漢景帝有十四個皇子,盡管栗姬育有三個兒子,漢景帝仍然有很大的重新選擇空間,栗姬對妃嬪地位的錯誤認識恰恰觸犯了這個潛規則:對強勢皇權的膚淺認識。

皇權是什麼?皇權就是極端獨裁。今天可以讓你母儀天下,明天就可以將你打入冷宮從此暗無天日;剛才還可以將你視為太子儲君,一轉臉可能就會將你貶到邊疆降為庶民。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製下的皇權更迭,表麵上看起來雖然形式眾多,時常花樣翻新,本質上還是彈性極大的人治規則,此規則本該不言而明,偏偏頭腦簡單的栗姬看不出這個道道來,一再地撞向槍口。

此時,栗姬所觸犯的第一個潛規則已經開始開花結果:遭到羞辱的長公主竭盡全力,利用自己皇帝專署媒人和皇親國戚的優勢,在漢景帝麵前大肆地詆毀栗姬。城府極深的漢景帝並未立即發作,但毒瘤已經種下,這個毒瘤,在漢景帝病重“托孤”時終於全麵暴發。滿懷嫉妒的栗姬並沒有嗅出病重的漢景帝“托孤”的弦外之音,反而借此機會大倒酸水,對漢景帝的“托孤”表示極大不滿,公然藐視皇權,終於將自己和太子劉榮推向了不可挽回的失敗境地。

王美人:玩轉潛規則,巧打關係牌

如果說栗姬的悲劇下場是她弄不清宮廷鬥爭之中的潛規則,對自我認識太過浮淺所致,那麼,在這場圍繞儲位而展開的後宮爭鬥中最後勝出的一號女主角王美人,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玩兒轉宮廷潛規則的智慧操盤手。王美人,名王娡,是漢武帝的生身母親。講到王美人,得先從王美人的母親臧兒說起。這個臧兒是什麼背景?當年,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王,其中有一個燕王臧荼,臧荼的親孫女兒就是臧兒。後來,臧荼投降了漢朝。到了漢五年(公元前202年),燕王臧荼起兵造反,被劉邦一舉平定,臧氏家族隨之消亡,臧兒雖然僥幸活了下來,卻“紅顏薄命”,婚姻經曆十分坎坷。臧兒的第一任丈夫,姓王,叫王仲。臧兒和他生了三個孩子,一個兒子王信,兩個女兒——王娡和王兒姁(níxǔ,泥許)。兒女雙全的臧兒在夫家確立了地位,日子慢慢安逸起來。然而好景不長,王仲病故。失去靠山的臧兒果斷地選擇了改嫁到長陵田家,而且又生了兩個兒子——田蚡和田勝,田蚡就是武帝時期權傾一時的宰相。這樣,臧兒嫁了兩次,生了五個孩子。臧兒因為身世淒苦,所以在自己女兒身上就拚命打算,走“曲線救國”的傳統路線,把恢複臧氏家族昔日輝煌的夢想寄托在兩個女兒身上。

臧兒的大女兒王娡早年由母親做主,千挑萬選,嫁入金王孫家,生下一個女兒。女兒嫁了金龜婿,臧兒本已誌得意滿。算命先生突然向臧兒泄露天機:“兩女當貴。你的兩個女兒將來都能大福大貴。”這卦本可不必認真,因為王娡已經嫁得很不錯了啊!但是,臧兒不滿足,她認為金王孫家“林子”太小,養不起王娡這隻“金鳳凰”。於是她再次果斷決定,把王娡從金王孫家奪回來,另攀高枝!這個決定,即便是擱在今天,也足以讓我們驚歎不已,很難想象,在遙遠的封建王朝,臧兒的這個後來被看做是無比英明的決定,在當時是多麼的超前!在強行離婚之前,王娡從出嫁到生子,至少要兩年時間。王娡為人妻、為人母已整整兩年,現在無理取鬧地要離婚,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然而,冒險家臧兒硬把這件事辦成了,而王娡也全程無怨言地配合了母親的行動。

很快,擺脫了婚姻束縛的王娡,和妹妹先後被臧兒送入太子的宮中。王娡來到太子宮中以後,生了一個皇子、三個公主,一龍三鳳。她妹妹王兒姁更是了得,生了四個皇子。在漢景帝的十四個皇子中間,臧兒的兩個女兒一共生了五位。《漢書·外戚傳》記載:“初,皇後始入太子家,後女弟王兒姁亦複入,生四男。”

王娡入宮以後,先生了三個女兒,然後很快又懷了孕。懷孕期間,王娡告訴太子,自己做了一個夢:“日入其懷”。就是她夢見一個太陽,落到自己的肚子裏邊了。和世界上很多民族一樣,我們的先民曆來信奉太陽崇拜。直到今天,我們還用太陽來比喻帝王。所以“日入其懷”是一個非常吉利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