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建立、健全醫療廢物管理製度,或者未設置監控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的。
(2)未對有關人員進行相關法律和專業技術、安全防護以及緊急處理等知識的培訓的。
(3)未對醫療廢物進行登記或者未保存登記資料的。
(4)未對機構內從事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處置等工作的人員和管理人員采取職業衛生防護措施的。
(5)未對使用後的醫療廢物運送工具及時進行清潔和消毒的。
(6)自行建有醫療廢物處置設施的醫療衛生機構,未定期對醫療廢物處置設施的衛生學效果進行檢測、評價,或者未將檢測、評價效果存檔、報告的。
4.《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第四十條規定:醫療衛生機構違反《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本辦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1)醫療廢物暫時貯存地點、設施或者設備不符合衛生要求的。
(2)未將醫療廢物按類別分置於專用包裝物或者容器的。
(3)使用的醫療廢物運送工具不符合要求的。
5.《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醫療衛生機構違反《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本辦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並處5000元以上1萬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傳染病傳播的,由原發證部門暫扣或者吊銷醫療衛生機構執業許可證件;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在醫療衛生機構內丟棄醫療廢物和在非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或者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和生活垃圾的。
(2)將醫療廢物交給未取得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或者個人的。
(3)未按照條例及本辦法的規定對汙水、傳染病病人和疑似傳染病病人的排泄物進行嚴格消毒,或者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排入汙水處理係統的。
(4)對收治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未按照醫療廢物進行管理和處置的。
6.《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第四十二條規定:醫療衛生機構轉讓、買賣醫療廢物的,依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第五十三條處罰。
7.《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第四十三條規定:醫療衛生機構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時,未采取緊急處理措施,或者未及時向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傳染病傳播的,由原發證部門暫扣或者吊銷醫療衛生機構執業許可證件;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8.《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第四十四條規定:醫療衛生機構無正當理由,阻礙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執法人員執行職務,拒絕執法人員進入現場,或者不配合執法部門的檢查、監測、調查取證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由原發證部門暫扣或者吊銷醫療衛生機構執業許可證件;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依法執業提示
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醫療廢物分為:感染性、損傷性、病理性、化學性和藥物性等五類,主要包括:①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汙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簽、引流棉條、紗布及其他各種敷料,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一次性醫療器械,廢棄的被服、病號服等其他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汙染的物品。②醫療衛生機構收治的隔離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③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④各種廢棄的醫學標本。⑤廢棄的疫苗、血清、血液及血製品等。⑥使用過的針頭、縫合針、載玻片、玻璃試管、玻璃安瓿等。⑦過期、淘汰、變質或者汙染的廢棄藥品。
醫療廢物在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編號為HW01,相當一部分的肝炎和艾滋病的傳播源於注射器、輸液器等一次性醫療用品的重複使用和處置不當。20世紀70年代就曾發生過醫療廢物處理不當引起乙肝傳播流行的事件。因此,醫療機構必須加強醫療廢物處置工作的管理,並做好以下幾方麵:①加強內部管理,製定合理的內部考核製度。製定合理的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管理製度及標準,做好醫療廢物分類收集,分類裝置、內外交接登記工作,對於違規人員給予相應的處理。②加強對醫療廢物處置相關人員的宣傳和培訓。通過各種形式對醫療廢物處置相關人員進行醫療廢物處置知識的宣傳和培訓,使相關人員知道醫療廢物如何區分。如何處置,如何登記、保存資料,如何保護自己,違規會得到什麼樣的行政處罰等。③配備醫療廢物暫時貯存設施、設備和用具。醫療機構的醫療廢物暫時貯存設施、設備和用具符合相關要求,數量與醫療廢物的產出量相適應,醫療廢物運送工具、存放容器及時進行清潔和消毒,做好對醫療廢物接觸人員的安全防護,實現醫療廢物安全管理,防止疾病傳播,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