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0~6個月寶寶的親子遊戲 (1)(1 / 3)

遊戲是學習新的物品和事物的方式,是形成和擴大知識與技能的方式,是把思維和行動結合起來的方式,是兒童智慧發展的重要手段。

兒童在遊戲中擴大認識,形成一些概念,思維變得靈活,用實物、動作和語言來表現周圍世界。遊戲是兒童智慧活動中的重要方麵,它對兒童的智慧發展以及整個心理建構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皮亞傑

0~6個月寶寶的語言發展

實際上,從寶寶呱呱墜地的那一瞬間起,他就開始通過自己獨特的方式與父母進行交流了。他的第一聲啼哭,仿佛在告訴家長:“這裏好陌生哦,我覺得好餓!”那是寶寶與世界的第一次交流。等到他一天一天長大,他會開始發出聲音,並試圖去理解別人在說些什麼。慢慢地,也會用一些簡單的語言參與交談。

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特別是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家長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和形式來讓寶寶獲得語言的發展。皮亞傑曾強調:“兒童是在周圍環境的影響下,通過主客體的交互作用而獲得心理發展的。”適宜的周圍環境和心理環境,能讓寶寶產生學習的欲望,增強寶寶的主動活動意識,從而促進寶寶的語言發展。盡管這個階段的許多寶寶還不會說話,但他們會努力去模仿發音、練習發音。到6個月的時候,他們已經能發出很多聲音了,比如“ma-ma”“ba-ba”等雙音,甚至多音。

很多寶寶天生就具備學習和使用任何一種語言的能力。在寶寶1個月的時候,他們能感知語言音節。到兩個月的時候,當大人逗引他時,他會發出聲音。3個月的寶寶已經能清晰地發出“啊”“呀”這些聲音了。這是寶寶最早的發音遊戲。

寶寶3個月的時候,會開始微笑。當你用各種不同的語調跟他說話時,他會試圖理解這些語調,努力去辨認各種語調的不同,比如,家長是在問他問題還是在唱兒歌。這時候,家長可以用語言或誇大自己的麵部表情來讓寶寶識別。經常抱著寶寶,邊走邊告訴他一些色彩鮮豔的東西,和寶寶多交流,鼓勵寶寶發出聲音,讓寶寶開始最初的語言模仿。

當寶寶哭鬧的時候,家長也可以問問寶寶“怎麼了?”“是不是小肚肚餓了?”這可以讓寶寶把聽到的聲音與自己的聲音聯係起來,從而提高寶寶對語言的領悟力,使寶寶對外界的語言刺激更加敏感。平時,家長也應建立起快樂的家庭生活氛圍,注意觀察寶寶的各種需求信號,並作出恰當的、積極的回應。

一般寶寶4個月的時候,已經能對家長說的“不”作出一些反應了。家長躲在寶寶不遠處的地方發出聲音,寶寶就會環顧四周去尋找聲音的來源;給寶寶播放輕快的曲子,寶寶就會留意音樂聲。

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開始咿咿呀呀學語了。他們獨自一人或者在和家長玩遊戲的時候,能發出更多近似輔音和元音的聲音,包括“p”“b”“m”等音。6個月左右的寶寶還會通過手勢來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些簡單的願望和需求,盡管這個時候他們幾乎還說不出一個字來。這個階段的手勢發展對寶寶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這可以促進寶寶語言的良好發展。家長可以在寶寶清醒和愉快的時候給他播放一些簡短的兒歌和音樂,也可以試著讓寶寶用手勢來表達自己的需要,比如讓寶寶去夠他喜歡的玩具。

寶寶的語言發展應當建立在良好的親子關係基礎上。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多為寶寶提供與大人或其他寶寶交流或玩耍的機會。在寶寶舞動小手、發出“嗷”“嗷”等一些愉快的呼聲時,家長可以用各種語調模仿寶寶的發音,使寶寶更加高興,更加滿足。也可以抓住這個機會,鼓勵寶寶發音,如“ma—ma”等。平時要多關心寶寶,經常與寶寶進行一些眼對眼的直接交流,或盡量多地和寶寶進行身體接觸,比如給寶寶一些撫摸、擁抱等。這樣既有利於家長與孩子建立密切、友好的親子關係,又有利於寶寶語言的發展。

1.做鬼臉

成長目標:

促進寶寶的表情變化,鍛煉寶寶的口腔和舌頭,為寶寶語言的發展做好生理器官方麵的準備。

簡單準備:

寶寶清醒或心情愉快的時候。

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