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0~6個月寶寶的親子遊戲 (2)(3 / 3)

②寶寶熟悉上麵的翻身動作後,家長可以把一個小紅球放在寶寶的不遠處,讓寶寶學會自己翻身去夠取小紅球。剛開始時,家長可以幫幫寶寶,多練習幾次後,寶寶就會翻幾個滾自己伸手把小紅球拿到了。

還要知道:

家長一定要注意力度和速度,以免弄傷寶寶。寶寶再大些的時候,家長可以剪下一些小動物的圖片,貼上雙麵膠。把這些“小動物”擺在布單上,雙麵膠的一側朝上,再讓寶寶在這些“小動物”身上滾來滾去。滾完後,家長可以給寶寶照幾張相,或者用鏡子給寶寶照照,讓寶寶看到自己身上的變化,他會非常開心的。

0~6個月寶寶的精細動作發展

皮亞傑曾說過:“動作是智慧的根源。寶寶動作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剛開始的時候,寶寶會嚐試一些粗大的動作,比如翻轉身體、爬行等,然後是分化、特殊的精細動作,比如抓放物品、塗鴉、書寫以及轉動腳趾、伸縮舌頭等。精細動作的發育對寶寶智能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和大動作一樣,精細動作也是寶寶動作技能中的一部分。人體在活動的時候需要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協調運用。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需要具備兩個方麵的條件:一個是寶寶的生理發育,需要寶寶的骨骼、肌肉發育到一定的程度;另一個是不斷練習,需要家長的教育訓練。

一般來說,3個月的寶寶就能將雙手放在胸前互握玩耍,就能短時間地抓握玩具了。但是在這個時期,寶寶用手抓握玩具還不具有目的性,而且手指還不能自如地伸直,什麼東西都是一把抓。而到了4個月,寶寶就能嚐試主動地去抓桌上放置的玩具了。由於這個時期寶寶的視覺還有待進一步發育,手和眼睛的配合依然不夠協調,所以常常抓不到眼前的東西。

家長應該多注意寶寶的手指、胳膊和腿的動作,觀察寶寶使用它們的方式,然後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寶寶用相似的方法活動自己的身體,這樣更有利於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媽媽可以經常刺激寶寶的手心,這對寶寶抓握反射的促進會有益處;還可以準備一些軟硬程度不同的玩具,讓寶寶抓握把玩,這能夠促進寶寶感知覺的發展。

在對寶寶精細動作的培養和訓練時,要注意他們手指的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如抓放物品、塗鴉、折疊、書寫等。對人類來說,手是認識事物的重要器官,鍛煉手的精細動作和手的靈巧性,可以促進大腦發育。著名的蘇聯教育家曾經說過:“兒童的智力在他的指尖上。”手部精細動作的良好發展,能夠讓寶寶對事物屬性及彼此間的聯係有更好的認識,促進寶寶知覺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在寶寶6個月大的時候,寶寶的骨骼和肌肉已經發育到了一定程度,動作變得更加靈活自如,活動的範圍也更大。他們會對所接觸到的東西產生興趣,並且試著分辨它們的特征。寶寶此時已經不太喜歡抱著自己的手或腳咬,而是將興趣轉移到了外界事物上。這個時候,寶寶會出現撕東西、扔玩具、啃玩具等行為,這是寶寶在使用和測試自己的新能力,家長無須感到奇怪和驚訝。

此外,家長在訓練寶寶精細動作時,每次不要持續太長時間。在寶寶情緒好的時候讓他們練習精細動作,更能夠引起寶寶的興趣。另外,對寶寶的進步進行表揚和鼓勵也是非常重要的。

1.捏疙瘩

成長目標:

鍛煉寶寶手指的靈活性,訓練寶寶語言與動作的協調能力。

簡單準備:

寶寶心情愉快的時候。

現在開始:

①把寶寶抱坐在腿上,使寶寶背靠著媽媽的胸,雙手扶住寶寶的雙手。

②把寶寶的一隻手握成拳頭狀,對寶寶說:“我們一起來捏疙瘩。”

③念歌謠:“捏疙瘩、捏疙瘩,捏一下、捏兩下,捏三下,數一數、算一算,一共捏了幾個小疙瘩,捏、捏、捏,一二三四五。”幫寶寶一一打開握拳的手指頭。反複玩幾次後,當你不握寶寶的手,念一二三四五時,看寶寶是否會自己把拳頭打開。

還要知道:

家長也可以讓寶寶坐在床上,用兩隻手把他的一隻手打開再握住,家長會看到他的另一隻手也在握住、打開,這樣重複幾次後,寶寶就會做捏疙瘩的動作了。

2.玩過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