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賈代善都親自過來探望了幾回,好在隻是有驚無險。

而聖上也不必再到北靜王府探病了,自古君入臣門,臣子不死都不行啊。這規矩不僅是尊榮同時也是詛咒……

隔了半個月,就是寶釵的大喜之日。

此時賈赦和賈攸都已經離京,而庶子成親,還是娶繼室,賈代善夫婦自然不會到場。因此,水凝帶著賈璉過來略坐了坐,便回去了——下回,就是賈璉的親事,自家的事兒水凝都還沒預備妥當呢。

話說,西寧王這位庶子對局勢的看法和他的父親生母都不大一樣:西寧王之所以答應太子妃,給次子娶個商人之女,還是希望能借此和費家搭上關係。西寧王府如今在四王八公裏處境真不算太好,開國時的人脈到了他這一代,也基本不剩什麼了。

而在這位庶子看來,費家以後必定風光,可這幾年卻是難說了。爭鬥嘛,總得有個此消彼長的樣子。若是一方始終強大,占據著上風,那還鬥個什麼勁兒?直接認輸服軟得了。

原來這位頗有獨到見解的庶子,他軍中的上司正是賈代善的袍澤……耳濡目染之下,隻覺得暫且學著榮國公忠君、不爭權又不結黨的步調才更穩妥。不過他在大婚之後很快就發現,他的媳婦跟他想得也不是一回事兒。

因為寶釵正跟著她的婆婆,也就是西寧王的寵姬一起鬥王妃和世子妃呢……雖說寶釵也是逼不得已,但她比起朝廷大局,還是更關心自己眼前這一畝三分地。不培養、安插些自己的親信,這日子可過不安心——後宅陰私可是門大學問。

雖然夫妻縱有分歧,但寶釵容色嬌美,又賢惠溫婉,也是深為新婚夫婿所寵愛。

枕邊風一吹,男人鮮少有不暈頭轉向的。於是不久之後,薛蟠狠揍了個小富之家出身的公子,被人告官的時候,寶釵瞞著父母,動用了丈夫的名帖,把親哥哥救了回來。

而這位小公子在強撐了幾天之後,最終還是咽了氣。

幾乎是同時,北靜王也在家中平靜地閉上了眼睛。

寧府鳳姐在聽到消息之後,還長歎了一聲,“也是嫁過去就守孝……不能早早生下兒子,以後的日子可有得折騰了。”輕撫著自己的小腹,出了好一會兒的神:北靜王這一去,兒孫都要丁憂,能不能趁機給娘家謀個一官半職呢?

作者有話要說:準時的第二更啦啦啦。

爭取四月初完結~~現在看來,大約沒啥問題。

☆、第66章

寧府因為將軍夫人史氏去世,兩個兒子連帶著兒媳,賈敷與賈敬兩對夫婦都要守孝三年。

看著如今宗室幾乎各個“不安於室”,一向又有賢王之名的恭王勢頭越發不對,賈代化還暗自慶幸:敬兒為母守孝,正好跟這位王爺拉開點距離,也算歪打正著了。

武將出身的賈代化之所以不看好這位王爺,真正的理由隻有一條:恭王又不掌兵,再怎麼拉攏臣子,也是竹籃打水!

至於孫兒輩的賈珞和賈珍隻要為祖母守上一年即可。

兩人不過二十出頭,趁著這個機會靜下心來,好好鑽研下學問——這也是賈代化親口吩咐。憑他沉浮宦海半輩子的眼光來看,誰在這個時候出頭挑事,將來聖上騰出手來就先收拾誰。

因為北方與江南都牽扯了聖上的精力和實力,他如今拿不出太多的手段來對付各懷心思的宗室和世家們,但此時也正是他仔細考驗並權衡的時機,等他騰出手來,就是大開殺戒的時候了。

到時候,與一個在西北、北麵和南方接連取勝的聖上作對,跟著宗室王爺們造反,這壓力可不是一般的大……自從相伴半生的妻子、以及多年老友北靜王接連去世,賈代化也自覺年老體衰,便想在這些年裏好好培養孫兒,別再像敬兒似的,跟錯了人,就得費大力氣扳回來。

話說賈珞有嚴父慈母教導關愛,謙和沉穩,從容有度,越發有嫡長孫、家族未來族長的風範,而且他學問也不錯,騎射也說得過去,一個二甲進士可是穩穩的,至於一甲乃至於將來步入內閣,要看這孩子自己的造化了。

總之,賈代化對這個孫兒十分滿意,作為對比的賈珍……賈代化的態度可就不太“如沐春風”了。

在賈代化看來,君子愛財取之以道,那麼,公子愛色也不能鬧得後宅不寧!一個連下半身都管不住的男人,你還指望他在麵對絕大利益時能有什麼操守嗎?實在不成,就像榮府赦哥兒似的,往大營裏一丟,不怕臭小子不成材!

因此……賈珍就讓親祖父操練得要死要活,滿肚子苦水又說不出口。因為他平素來往的小夥伴們如今也各個收斂起來,鮮少湊在一處花天酒地了。

話說紈絝也有若幹級別,自然也混不同的圈子,比如家裏得意的圈子,還有家裏在走下坡路的圈子等等。毫無疑問,跟賈珍廝混的那群紈絝屬於前者,他們的長輩在朝上都說得上話,尤其是家中還都有一兩個看盡浮沉榮辱的老狐狸……

賈珍也就是混蛋了點兒,腦子可不笨。當他累得壓根不想動彈,看著如花似玉的通房都提不起精神,躺床上左思右想時也琢磨出了點兒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