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9章 有信仰的人之皇帝身邊的紅人 (2)(2 / 3)

第一次從張氏兄弟口中聽到這樣的請求,武則天真是吃驚不小,就好像手裏一直把玩的木偶,突然間會說話了。

她立刻知道背後有人指使,一問又是吉頊!

於是召吉頊問話,吉頊也不隱瞞,就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他說的那些話和前麵狄仁傑說的內容也差不多,無非是武家那幾個垃圾,根本不是幹大事的人;隻有你那兩個兒子,才能繼承你的意願,才是人心所向。

武則天沒有憤怒,早已過了衝動的年齡,是時候麵對現實了。她隻有深深的疲憊,她曾經以為這天下地盤是自己的,天下的臣民是自己的,自己想幹什麼幹什麼,讓誰完蛋誰就得完蛋。可今天她忽然覺得所有的一切就像手中沙,看上去握得很緊,其實已經空空如也。

聖曆元年(公元698年)三月的一個黃昏,狄仁傑正在家裏翻看閑書,難得有這樣放鬆的心情。也就在這時候,宮裏來人傳話,武皇找他過去有事商量。

像往常一樣,狄仁傑梳洗一遍,換上官服,就急急往宮裏趕。狄仁傑趕到的時候,武則天已經端坐良久。

武則天看著眼前的老夥計,老了,都老了,時間真快啊。

兩個人像老朋友一樣嘮起了嗑兒,血壓高嗎?糖尿病好點了嗎?孩子還孝順嗎?

說到孩子,兩個人把話題又落在了廬陵王身上。狄仁傑依然很激動,慷慨陳詞,說到高潮部分還玩起了飆淚。這一次,武則天沒有打斷他的話,也配合著長籲短歎,表演好幾回了,自己總得給個麵子吧!

武則天輕輕歎了口氣:“也許你說得對,到了該召回廬陵王擇定皇嗣的時候了。”

這話如雷貫耳,狄仁傑震驚地抬起頭。武則天微笑地看著他,不像和他扯閑篇。來真的了,這次的確是來真的。狄仁傑血壓狂飆,估計一瓶降壓藥也壓不下來。

然而武則天下麵的一句話,簡直是要了他的老命:“既然你那麼思念廬陵王,那我把他還給你。”

身後的帷帳徐徐拉開,現出一個四十來歲神情呆滯的中年男子。這不是他記憶中的人,卻有張似曾相識的臉,那眉眼,那輪廓……

這一瞬間狄仁傑再也忍不住淚流,跪倒在玉階之上。是的,這就是他朝思暮想幾十年的廬陵王,大唐曇花一現的中宗皇帝。

長久的期冀突然乍現於眼前,卻隻並非夢幻。狄仁傑淚流滿麵,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隻是向李哲深深頓首下拜。

武則天喟然長歎,命李哲拜謝國老,當李哲惶然抬頭的那一刻,她看見了他花白的頭發和已經不再年輕的麵容,以前眼裏還留存的少年人的傲氣,也已全然變成了畏縮。

這是她的第三個兒子,如今連他都這麼老了。

武則天的麵容現出了恍惚的神情,二十年的血雨腥風在她眼前一掠而過,是何等須臾之間的事啊,嗣聖宮變她把李哲從皇位上趕下去的那一幕猶在眼前,時間快得像一把鋒利的刀。

李哲是秘密回京的。武則天托言他身體有病,派人將他一家接回神都,沿途秘密封鎖消息,甚至李哲本人都不知道此行是福是禍。

據說他一度嚇得想要自殺,幸好有妻子韋妃給他打氣鼓勁。你連死都不怕,難道還怕活著嗎?

狄仁傑聽罷前因後果,感覺還是有什麼地方不妥:“故君回到京都,到現在還沒有人知道,怕就怕外界不知真假引發猜測與議論。”

武則天疲倦地微笑,既已召回廬陵王,不妨把人情做到底,命廬陵王出居龍門,百官列隊往迎,隆重地昭告天下,一時人情大悅,但卻沒了下文。

雖然如此,召回廬陵王已經是個很大的勝利,表明局勢在向有利於李唐的方向發展。狄仁傑等大臣也不敢催她,怕欲速則不達,引發武則天的反感,反而把事情搞砸。

意外的推動力來自於北方,因營州之亂降服契丹、奚族一躍成為草原霸主的阿史那默啜可汗。

當初為吞並契丹部落、鞏固突厥在北荒的霸權,阿史那默啜可汗主動要求與武周結盟,上表請求做武皇的兒子,又為女兒求婚。

武則天召廬陵王回京之後,即著手準備與突厥的聯姻事宜,最終選中武承嗣的兒子淮陽王武延秀。之所以選中武延秀不光是因為他長得漂亮,能歌善舞,很討女人歡心,更重要的是武則天認為武家子弟在營州之亂中實在丟人,如能順利和親也能消除一些不利影響。

武延秀一行人於六月來到突厥王庭,怎知默啜突然翻臉:“我為女兒求婚,要她嫁的是天子之子,你們送來一個武家的人做什麼?這是天子的兒子麼?我突厥世受李唐恩惠,聽說李氏盡滅,隻留下兩位皇子,當派兵輔佐二位皇子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