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教你幾招去毒解毒方法(2)(2 / 3)

家庭用餐三建議

(一)保持廚房清潔

應準備兩套刀、砧板,分開製作生熟食品,切不可把煮熟的食物放在盛過生海鮮、生肉且尚未洗幹淨的容器或碗盤裏,以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汙染。

烹飪用具、刀叉等餐具應保持清潔,食品不要讓昆蟲、兔、鼠和其他動物接觸,因動物常帶有致病微生物。

飲用水和準備食品時所需的水應純潔幹淨。

購買的罐裝、瓶裝等包裝好的食物應盡量儲存在幹燥涼爽的地方,要防止昆蟲和鼠類偷襲。

由於家庭廚房的設施設備、人員、操作等無法滿足相應的衛生要求,因此盡可能不要進行規模較大、期間較長的家庭式宴席聚餐(尤其是郊縣農村),以減少食物中毒的發生。

(二)食品的儲藏方式要安全合理

食品變質的因素十分複雜,而貯存不當是導致食品腐敗變質的重要原因之一。把食物儲存在冰箱裏決不意味著遠離了細菌。科學家們發現,家用冰箱中的病菌密度可以達到平均每平方厘米1140萬株。而與之相比,廚房地板上的病菌密度平均每平方厘米為1萬,灶台上為1千,而廁所裏隻有100。研究表明,如果冰箱溫度高於7度,情況將更為嚴重,細菌會迅速繁殖。

1.食物的正確儲藏方法

在購買定型包裝食品的時候,應注意產品外包裝上產品標簽(或產品說明書)中所標識的產品貯存方法、保質期限等內容,根據產品標簽(或說明書)標識的貯存方法進行貯存。散裝食品和各類食用農產品應根據各類食品的特點進行貯存。

貯存食品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即低溫貯存和常溫貯存。低溫貯存主要適用於易腐食品(如動物性食品)。按照低溫貯存的溫度不同,低溫貯存又分為冷藏貯存和冷凍貯存。冷藏貯存指溫度在0℃~100℃條件下用冰箱或低溫冷庫等貯存食品(如蔬菜、水果、熟食、乳製品等);冷凍貯存指溫度在0℃~29℃條件下,用冷凍冰櫃或低溫冷庫等貯存食品(如水產品、畜禽製品、速凍食品等)。常溫貯存主要適用於糧食、食用油、調味品、糖果、瓶裝飲料等不易腐敗的食品。常溫貯存的基本的要求是:(1)貯存場所清潔衛生;(2)貯存場所陰涼幹燥;(3)避免高溫、潮濕;(4)無蟑螂、老鼠等蟲害。

2.合適的儲藏周期和溫度

生鮮肉營養豐富,微生物生長繁殖快,加上本身的酶,常溫下非常容易腐敗變質,因此需要低溫冷凍保存,儲存溫度一般以-lO℃~-18℃為宜。肉品在家用冰箱中儲藏也會發生一些緩慢的變化,使肉品變劣,呈現所謂的橡皮肉,因此生鮮肉的儲藏期一般不應超過半年。

食品一旦煮好就應該立即吃掉,食用在常溫下已存放四五個小時的食品很危險。夏季尤其要注意及時冷藏已加工好的熟食品,通常常溫下熟食品的存放時間應控製在2小時內;肉餡必須在買後12小時內,肉類在一到兩天內食用,香腸和奶酪等也應該在6天~10天之內吃完。這樣的話就能把冰箱裏的細菌數量減小到最少。對於經冷藏的食品食用前應徹底再加熱。

另外,還要注意用冰箱儲存食物時,冷凍室的食品一般不要超過3個月,冷藏室的食品則不要超過3天,即使保鮮性能較高的冰箱,也不宜超過7天。西紅柿、巧克力、火腿肉及香蕉、荔枝及某些熱帶水果則不宜在冰箱儲藏。

3.分類儲存很重要

正確的分類儲存方法很重要,水果和蔬菜應放置在冷藏室,肉類應放置在冷凍室。此外,冰箱還需每月用酸性清潔劑加熱水擦洗。

4.某些零食開啟後不要放在冰箱

有些食物開啟後放進冰箱裏,不但會走失營養,還可能產生一些不利於健康的物質。常見的有:

(1)巧克力、糖果。把巧克力放進冰箱冷藏,其表麵會出現糖霜,不但會失去原來的醇厚香味和口感,而且可能迅速繁殖細菌容易發黴變質。吃剩一半的糖果放進冰箱,也很容易滋生細菌。夏天,如果室溫過高,最好先把巧克力用塑料袋密封後再置於冰箱儲存。取出時,請勿立即打開,讓它慢慢回溫,至接近室溫時再打開食用。

(2)果汁、碳酸飲料。很多家庭將果汁買回家後,往往不能一下子喝光,會放進冰箱裏。殊不知,果汁在這段存放時間裏,主要營養成分已經下降很多,有些甚至完全消失了,特別是果汁中的維生素C,損失最快。因此,如果一次喝不完,最好買小包裝的飲料,買回家後要及時喝完,不能長存,特別是開封之後。山楂汁、柑橘汁、葡萄汁等打開之後,在冰箱存放最多3~5日。

(3)麵包、糕點、奶油。麵包、糕點、奶油放在冰箱中比放在室溫中的變硬速度要快。如果短時間存放麵包,應將其放在室溫下防止變硬。餅幹無需放進冰箱。冷藏後的餅幹置於常溫下變得易受潮,不但會失去原來的口味,而且可能會給健康帶來危害。想保存好奶油,最好先用紙將奶油仔細包好,然後放入奶油盒或密封盒中保存,這樣,奶油才不會因水分散發而變硬,也不會沾染冰箱中其他食物的味道。至於吃麵包時用到的牛油,通常應以冰箱儲存,因為它在15℃下即會軟化,成為可塗抹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