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近親不能結婚一樣,食品在生物關係和空間上與人類距離越遠越好。
食用遠來的食物在古今中外的日常生活中都有體現,國人傳統飲食文化中野生山珍海味,就是與人類距離較遠的食品。從有利於健康飲食的角度看,食用哺乳動物肉不如食用魚肉,食用人工飼養的家畜肉不如食用野生動物肉,食用肉類不如食用植物,食用陸地上的植物不如食用海洋中的植物,食用人工植物不如食用野生植物。如此見解雖頗具一些科學道理,但從生態環境保護的角度考察,卻不一定全對,食用野生動植物會給生態環境帶來災難,是無論如何也不應該提倡的事情。
長期食用過量的油膩食品,容易誘發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和糖尿病,甚至大大增加患腸癌、乳腺癌的風險。海魚富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降低血脂,防止脂肪在血管內壁沉積,具有降低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穀、薯、蔬菜和水果等植物性食品,可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礦物質和多種纖維素,有助於預防現代“文明病”。在人類已知的食品中,香菇在生物學關係上與人類最遠,“香菇熱”在國際上持續升溫,食用香菇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對預防高血壓、糖尿病有較好的效果,特別是香菇中含有過濾病毒體,可預防癌症。健康長壽取決於諸多因素,但與飲食的相關度最為密切,希望距離人類較遠的食品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餐桌上。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覺得天然野生食品沒有施用過農藥、化肥,是最安全的綠色食品。實際上,判斷這件事情絕非如此簡單,有些天然野生食品並不完全具備無汙染、安全、優質和營養的特質,一方麵,天然野生植物為抵製各種外來侵害,自身會自然產生一些毒素;在對空氣、土壤起到過濾作用的同時,也會吸收空氣中的一些有害物質。另一方麵,許多天然野生植物生長在受到汙染自然環境,特別是車流量大的公路兩側、城市的周邊郊區、企業周邊地帶、垃圾山周圍和排汙溝渠或被汙染的河道附近,富含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具有很強的毒副作用。以生長在這種環境中的野菜為例,盡管其水靈鮮活、顏色誘人,可絕對不屬於綠色食品,而是名副其實的毒野菜,如誤食可誘發食物中毒,嚴重的會給健康帶來更大損害。
對天然野菜情有獨鍾可以理解,但“李逵”與“李鬼”不分會帶來不必要的潛在風險。據相關資料顯示,美國在號稱遠離人類的80多種生態保健食品中,檢測出了包括致癌物質苯並芘等在內的有毒有害物質,許多國家也有在所謂的綠色食品中檢測出有毒有害物質的報道。人們對那些糊弄人的東西一定要倍加小心。
吃喝要看食物血糖生成指數
食物血糖生成指數(簡稱指數)是一個較新的概念,可用來衡量某種食物或膳食組成對血糖濃度的影響程度,是衡量攝入食物後誘發血糖反應的一項重要指標。在通常情形下按食物對血糖的反應程度,可分別用高、中、低指數來表示。參照指數合理安排膳食,對調節和控製人體血糖、體重和慢性病發病率大有好處。
通常把葡萄糖的指數定為100,按此標準可判別某種食物與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大於70的為高指數食物,進入胃腸後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釋放快,進入血液後峰值高;小於55的為指數低食物,在胃腸中停留時間長、吸收率低,葡萄糖釋放緩慢,進入血液後的峰值低,葡萄糖釋放速度慢;55~75之間的為中等指數食物,消化吸收率、釋放速度和葡萄糖進入血液後峰值,介乎於高、低指數食物之間。
籠統地說,豆類、乳類食品難以消化故指數較低,米飯、饅頭等食品易於消化故指數較高。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指數低,最有代表性的是芋頭。芹菜、竹筍等葉、莖類蔬菜富含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不超過6%,對血糖的影響很小。僅從種類上說明哪種食物屬於高指數或低指數食物是比較困難的,因品種和加工方式不同,可引起穀類、薯類、水果的指數發生變化,特別是令其所含膳食纖維含量發生變化。因烹調方法不同,即使同一種食物的指數高低也會不同,大米粥比大米飯、烤地瓜比蒸地瓜的指數要低一些。
蛋白質增多可降低胃排空率和小腸消化率。主食中的蛋白質多會使指數有所降低,普通小麥麵條的指數為27,意大利細麵條(強化蛋白質的)的指數為37,小麥扁麵條(加雞蛋的)的指數為49。我國北方的餃子(蛋白質、纖維含量高)也屬於低指數食物。
用豆類與大米混合作成豆飯,用玉米麵與黃豆麵混合作成饅頭、麵條,主食與蔬菜搭配食用,特別是把低、中與高指數的食物混合起來食用,可豐富食物種類並能較好地控製血糖量。小麥粉麵包的指數為70,加入75%~80%大麥後的指數則會降至34。
在日常生活中,提倡用粗製粉製作的麵包代替精白粉麵包.“粗”糧最好不要“細”作。
飲食的酸堿度不容忽視
維持人體體液的酸堿平衡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事情。pH值亦稱氫離子濃度指數,它是反映溶液中氫離子活度的一種標度,衡量通常意義上溶液酸堿程度的標準。pH值是一個介於0和14之間的數,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堿性、pH=7溶液呈中性。在人體體液中所有的基礎體液都處於pH值大於7.0的弱堿性,血液的pH值為7.35~7.45,精液和宮頸液的pH值為7.5~9.0,其他大多數分泌液也處於弱堿性水平。將人體所有體液混合在一起的pH均值為7.30~7.35。酸性體質即指人體的內環境酸性化,具體來講即是血液的pH值小於7.35。如果血液的pH值低於7.30人體就處在亞健康狀態,人體體液的酸化過程即逐漸衰老的過程和病變的過程,極有可能誘發心腦血管、骨質疏鬆、腎結石、關節炎、痛風、高血壓和高脂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