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打造屬於你的低碳健康飲食(2)(2 / 3)

食品添加劑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卻是千萬不能的,而用多了更是萬萬不行的。沒有發酵粉,就沒有鬆軟綿甜的麵包和糕點;沒有丙酸,果醬、蜜餞就會發黴;沒有防腐劑,月餅在常溫下隻能保存一周;沒有凝固劑,就沒有鮮嫩的豆腐,從調味品中的醬油、果醬,到各類糕點、飲料、礦泉水、方便麵、蜜餞等食品,都少不了各種添加劑的身影。在食品加工、運輸、儲存過程,都需要添加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劑。果汁中含有海藻酸、山梨糖酸、異抗血酸和甜蜜素等食品添加劑;在加工海產品過程中,需要使用食品添加劑70餘種。

食品添加劑在法定的劑量範圍內使用是安全的,否則被視為是不安全的。隻要按國家標準添加食品添加劑加工食品,對健康和食品都是有益無害的,消費者就可放心食用。雖然允許攝入某種食品添加劑,在國際上有法定的或專家建議的安全劑量,但人類飲食種類呈現多樣性,人均每天通過食品攝入的食品添加劑有60~100種,攝入量約10克,已接近每天所攝入食用鹽11~12克的劑量。即使每種食品所含的食品添加劑都不超過安全允許值,然而被攝入體內的總量仍然存在著超標的風險。許多食品添加劑是人工合成化學物質,如果攝入體內的總量長期超標,對健康的不良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如果食品中含有毒副作用的非食品添加劑,將會給健康帶來更嚴重的損害。

我國規定,食品添加劑使用時應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不應對人體產生任何健康危害;不應掩蓋食品腐敗變質;不應掩蓋食品本身或加工過程中的質量缺陷或以摻雜、摻假、偽造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劑;不應降低食品本身的營養價值;在達到預期的效果下盡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一般應在製成最後成品之前除去,有規定食品中殘留量的除外。

下列情況下可使用食品添加劑,保持食品本身的營養價值;作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提高食品的質量和穩定性,改進其感官特性;便於食品的生產、加工、包裝、運輸或者貯藏。

方便食品對健康不方便

隨著工作、生活節奏加快,方便食品可簡單、方便、快捷地解決就餐問題,已經成為家庭和工作場所必備的食品,青少年對洋快餐等方便食品更是情有獨鍾、愛不釋手,但這些方便食品在國際上,被視為“垃圾食品”,並稱之為“健康殺手”。

所謂方便食品在國外或稱快餐食品、即席食品或速食食品。盡管稱謂有所不同,但都是指在食用時不需處理或隻需短時間加熱處理,即可食用的食品。方便食品的種類繁多,國外已超過12000種,我國有2000多種。方便食品在歐美主要代表是麵包、漢堡包、三明治、熱狗、比薩餅等食品,在東南亞一帶主要代表是方便麵,方便米飯、方便粥,以及膨化食品等。

據有關資料顯示,90%以上的方便麵經油炸而成,含油量在20%以上。在食品所提供的熱量中碳水化合物占58%、脂肪占30%、蛋白質占12%。洋快餐以油炸、煎烤為主,在一份肯德基兒童套餐中,維生素含量還不到脂肪含量的10%,來自脂肪供給的熱量占總熱量的50%。許多洋快餐營養配比失調,營養結構單一,葷、素搭配不合理,除含一定的熱量外幾乎沒有什麼營養。長期過量食用此類食品,最直觀的表現是引起超重或肥胖,還可誘發高血壓、高血脂症。在洋快餐的老家美國,在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吃快餐,超重或肥胖的在消費快餐的人群中占37%。

方便麵的主要成分為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維生素C含量為零,其他纖維素含量微乎其微,蛋白質含量也很低,其營養價值實在是不敢恭維。在每100克方便麵食中,碳水化合物占60.9克、脂肪占21.1克、蛋白質占9.5克、膳食纖維占0.7克。據相關資料顯示在被調查的人群中,因長期食用方便麵導致營養不良的占60%,缺鐵性貧血的占54%,維生素A、維生素B2和鋅元素缺乏的分別占29%、23%和16%。

此外,方便麵儲存時間過長,脂肪易酸敗產生具有毒性的醛、酮類化合物。在日本,因食用了油脂變質的方便麵,曾導致數十人食物中毒。

盡管如此,由於方便食品味香、口感好,人們幾乎每天都會經常接觸到,絕對一點不吃幾乎不可能,偶爾吃一點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要盡量避免多吃、經常吃,絕不可天天吃、月月吃、年年吃。

要遠離色澤異常豔麗的食品

五光十色、色澤豔麗的食品,能激發消費者的食欲和購買欲,特別是對少年兒童更具有“殺傷力”。從心理學的角度考究,對食品色澤、形狀的視覺滿足,往往是人們判斷食品好壞的第一印象。果汁、果凍、雪糕、蝦片和餅幹等許多花花綠綠的食品,大多是用食品著色劑染成的,這早已由來已久不算什麼秘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