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飲食和適當運動可抑製有害基因,是防止超重或肥胖的最好治療方式和手段。全麵改變生活方式,調整飲食結構和加強鍛煉,可促進基因活動出現有利的變化,有助於增強體質。據相關資料顯示,美國30位不願接受:傳統手術和放、化療治療前列腺癌的患者,由於他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改變,在飲食中攝入更多蔬菜、水果、全麥麵和大豆製品,同時進行每天半小時的步行運動,以及通過冥想來緩解壓力,結果體重減輕、血壓下降,身體狀況得到了全方位改善。更重要的是在他們的生活方式改變前後,前列腺活組織檢查對比數據出現了很大不同,3個月後被檢者體內約有500種基因的活動發生改變,其中48種基因被“激活”,450種基因則被“關閉”。
通過改變飲食和生活方式可改善健康狀況,使對疾病預防有幫助的基因活動變得活躍,使對疾病“助紂為虐”的基因活動受到抑製。此舉使人體數百種基因發生了改變,具有普遍的適用性意義,而不僅僅局限於前列腺、乳腺癌患者,這才是最重要的。
日本並不是以人體超重而聞名的國家,卻實行了一項雄心勃勃的市民減肥計劃,旨在使糖尿病、中風之類疾病得到有效控製。中央政府規定,凡腰圍超過85厘米的男性、腰圍超過90厘米的女性,如三個月內未能減重到政府規定標準的,會得到飲食方麵的指導,有必要的將接受進一步培訓。這一減肥運動主要針對40~74歲的人群,約占日本總人口的44%。對相關人群未能達標的企業和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將給予經濟懲罰。
吃土豆可預防營養過剩
超重、肥胖給身心健康帶來負擔也影響個人形象,如今減重己成為不少人的熱門話題,但不正確的減肥方式也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誘發疾病。減肥不是節食就能解決的,那麼吃什麼就顯得非常重要,常吃土豆餐有助於防止營養過剩。
減肥不能以犧牲營養素為代價,機體長期缺乏礦物質和維生素,可導致抵抗力下降容易被細菌、病毒感染。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和控製飲食,才是消耗掉脂肪的正確選擇和方向。飲食講求多樣化以維係營養平衡,日常飲食要“粗”、“細”搭配適當,特別是要管好自己的嘴巴,減少每天攝入的脂肪量。
減重、減肥的人都希望有一種既能防止脂肪過剩,又能滿足多種營養成分需要,還不會餓肚子的食品,吃土豆完全可以滿足這一需要,是所有充饑食物所望塵莫及的。土豆富含蛋白質,脂肪含量隻占0.1%,維生素含量在糧食作物中是最齊全的,所含維生素B比蘋果還要高,鉀含量在蔬菜中名列第一,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齊全,真可謂營養價值、、保健功能兼備。吃土豆可將胃填充得滿滿的,會產生一種“酒足飯飽”的感覺,不會出現節食減重、減肥所帶來的難熬饑餓感。長期堅持每天吃一頓土豆餐,對減去多餘的脂肪和預防營養過剩會有很好的效果。
土豆在國人眼中永遠是個入菜的“配角”,可許多外國人幾乎餐餐離不開土豆,在歐美土豆是僅次於麵粉的主食,煮著吃、燉著吃不算,還做成土豆條、土豆餅食用,在沙拉、濃湯、零食中也都能見到土豆的身影,飯也土豆、菜也土豆,什麼都離不開土豆,真可謂無孔不入。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家,已經開設了多家土豆食療餐廳。2008年聯合國還推出了“國際土豆年”活動。
警惕外瘦內胖帶來的風險
如果內在的比外在的真的更重要的話,那麼許多瘦人可能就有麻煩了。英國利用核磁共振尋找隱藏在體內的脂肪,結果令人大吃一驚,在外表看起來苗條的人,其體內所儲藏的脂肪量也可達到危險水平,形成“外瘦內胖”。
體重指數(簡稱指數)是用於衡量人體胖瘦與否的重要參數。正常指數為20~24,指數大於等於27的男子和指數大於等於25的女子,可視其為肥胖。在正常指數人群中,有40%的女性和60%的男性儲存有過多的脂肪。體型越瘦的人越會令人出乎意料,甚至在職業模特中也存在著“外瘦內胖”的現象。
外表健康不一定等於真正的健康,“外瘦內胖”也許是健康的一種假象,甚至比看起來肥胖的人還要危險。沒有“將軍肚”的明顯信號會給人造成一種錯覺,常常以為自己沒有肥胖而忽視了健康問題,一旦隱藏的脂肪所誘發的疾病突如其來,往往會感到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