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重視科教,精神文明建設和正麵宣傳是中國成功四大法寶
前麵講到改革開放是發展經濟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行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其實在筆者看來,中國是推行市場經濟最徹底的國家,因為中國沒有普遍的罷工,或者說中國政府原本就不鼓勵罷工。
市場經濟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現代企業製度。企業或公司作為市場的主體,應該有充分的配置資源的權利,人力資源作為企業一項重要資源,企業就有減薪裁員的權利,我們經常在各種媒體上看到,國外屢屢因為被裁員或減薪而罷工,而且是全行業的罷工,導致某一行業整個癱瘓。
人力成本是企業經營成本的重要一塊,企業用多少人和給員工多少錢一個月如果都無法支配,那怎麼可能同其他同行去競爭?那如何提供給社會盡可能物美,盡可能廉價的產品和服務呢?前麵講過,人都是自利的,當作為勞動者時,希望得到的報酬越高越好,當作為消費者時,去商場或超市購物,希望商品越物美價廉越好,消費者或許並不知道商品的價格包括了生產廠家的人力成本。你要求商品價格越低,就等於在要求廠家雇傭盡可能少的員工或付盡可能少的工資。
員工找工作時就是雙向選擇,你如果被裁員或被減薪,就應該去提高技能或降低薪水要求來適應崗位,而不是罷工,你如果覺得現東家給的職位或薪水不滿意,你可以另謀高就,而不是罷工,罷工會把企業搞死,而搞死企業後,將導致更多的人沒有工作,美國汽車業在罷工影響下的慘狀就是明證,罷工是經濟發展的毒瘤。
下麵講述幾個國外罷工的事例:
1、持續罷工使孟加拉成衣外銷成本漲30%。
孟加拉國最大創彙來源成衣外銷業者表示,2012年12月到2013年3月底接連不斷的10多次罷工以及遍布全國之暴動,已使成衣外銷業之成本上漲了30%。成衣業者為遵守先前承諾國外買主之交期,不得不以空運方式出貨,再加上孟加拉國國內油價、薪資、銀行利息、達卡幣對美元彙率持續升值與電費成本上漲等,以及大環境經濟景氣不佳,歐美訂單減少,更是雪上加霜。業者表示,目前在吉大港已堆積許多貨櫃無法在一星期內出貨,而達卡機場待空運之貨物已達400噸以上,其中90%皆為成衣產品。
看看吧,本來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孟加拉,勞動力成本低廉就是一優勢,可一罷工,優勢也變劣勢。
2、據財經時報2007年的一篇報道:對韓國汽車工業而言,罷工已經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儀式,在固定的時間準時上演。
2007年7月3日,在汽車工會的組織下,起亞汽車工人走出生產車間,進行了長達8小時的罷工。兩天以後,同樣的場景在起亞汽車再次上演。作為現代的旗下品牌,起亞汽車在過去的17年裏,每年都會出現罷工事件。
隨後在7月16日,通用大宇的罷工開始。有報道稱,當天該汽車廠商的工人停產時間為4小時,以此來向管理層施加壓力,從而在勞資談判中爭取有利局麵。
與此同時,現代汽車工會與公司的談判也在艱難進行中。有關人士透露,與去年相比,今年勞資協議的達成將麵臨更多困難。
2007年上半年,韓國幾大汽車廠商現代起亞、通用大宇、雙龍汽車等都取得了較大增長,但行業整體水平的提升已經成為工人罷工要求加薪的口實。
除了2006年雙龍汽車工人以“反對技術輸出”的口號舉行罷工示威之外,韓國罷工運動的發起多是為了改善工人自身的待遇水平。實際上,罷工已經成為汽車工人用以增加收入、緩解被壓迫感和贏得雇主尊重的一種渠道和手段。
2007年6月,起亞汽車工會已經向公司提出要求,希望將基本工資和工作保障提高8.9%,並增加數量相當於2個月工資的獎金。然而其要求遭到了公司管理層的拒絕。起亞汽車的一名發言人表示,由於雙方的想法太過懸殊,公司對於在何種程度上與工會達成一致還不確定。
談判未果,成為7月3日起亞汽車工會罷工的直接導火索。
通用大宇也出現了類似的情形。據悉,該汽車廠商的工人要求將每月基本工資上調8.8%,即128805韓元(約合140美元)。另外,為了肯定工人們在去年對公司經營狀況的扭轉所做出的貢獻,公司還需支付一筆獎金,相當於四個月的工資數額。
由罷工壓力所致,經過11輪的艱苦談判,通用大宇的工會與其管理層終於達成一致。公司將在今年把工人的基本工資上調5.13%,此外,公司還將提供給工會相當於2個月工資的獎金,以及一筆總額為150萬韓元的資金,用於調動工人的生產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