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應該的是,有的父母認為小孩還小,不懂事,這樣打扮也無傷大雅,甚至感到這樣打扮還很有趣、很好玩!父母滿足了自己一時的喜好,卻沒有意識到這種做法對孩子的成長的危害及對將來的影響。隨著小男孩的慢慢長大,如不及時糾正這種錯誤的衣著打扮,將對小男孩的身心健康和性心理發育都造成不良影響,嚴重的甚至影響他們將來的婚嫁。
還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看起來與眾不同,常常給孩子穿一些“奇裝異服”,比如穿古代樣式的衣服,戴後麵有一條辮子的帽子,或者穿上成人式樣的衣服,如牛仔褲、緊身的踏腳褲等,這樣既不符合時代的要求也與小男孩的年齡不相稱,同時對正在長身體的小男孩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影響。再說這樣的打扮並不美觀,也不利於小兒的活動。
總之,對小男孩的衣著打扮的選擇,應該符合小男孩的年齡和性格,回歸孩子自然、活潑、可愛的形象。衣服穿著隻要整潔衛生、能適應孩子的生活和活動就可以了。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很多小男孩好像天生就不愛幹淨,他們常常是在媽媽再三要求下才肯去洗澡,隻有把牙刷塞進嘴裏才肯刷牙,剛剛收拾幹淨的屋子,不一會就變成了“豬窩”……
個人的衛生習慣看起來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精神麵貌。家長們都曾有這樣的感受,不管男孩長得好看與否,如果他看起來幹淨整潔,父母就會為他感到驕傲。相反,如果男孩不太講究衛生,看上去邋裏邋遢,做父母的往往就感到自慚形穢,在親戚朋友麵前也覺得沒麵子。
由此可見衛生習慣是留給他人好印象的重要因素,但是衛生習慣的好壞除了與個人形象有關外,更重要的是還與孩子的健康有著最直接的關係。不講衛生的孩子容易生病,肚子疼、蛀牙、抵抗力弱等不一而足。因此家長在小男孩的個人衛生習慣上要從小抓起,嚴格教育,幫小男孩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幹淨整潔的儀表會給自己帶來良好的正麵評價,使人充滿自信。家長應該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給男孩製訂明確的衛生計劃,比如每天什麼時候刷牙,一天刷幾次;每周洗幾次澡;每周換幾次內衣和外衣等。製訂了詳細的計劃,還需要家長每天的監督和鼓勵,久而久之,小男孩就會自動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了。
衛生習慣,主要包括飲食、睡眠、休息、運動等各方麵的習慣。從小培養孩子這方麵的習慣,孩子會受益一輩子。要做到這一點,父母該怎麼辦呢?
1.注意健康應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從日常生活小節中灌輸健康、防病的知識,並貫徹於行動之中,讓孩子懂得這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報刊、電視中提到某種病就注意某種病,熱潮過後就冷卻。例如教育孩子飯前要洗手,在家庭日常飲食中就始終貫徹這一要求,孩子自然就會養成飯前洗手的好習慣。
2.教導要符合孩子的理解水平。
對孩子進行長篇理論分析當然是多餘的,事實上孩子也不可能接受。例如孩子要喝汽水而不肯喝牛奶,你給他分析汽水怎樣對健康不利,牛奶又怎樣有益,他聽了也茫然。你可以簡單利落地說:“喝牛奶對我們的骨骼健康很有好處。”而自己也堅持喝牛奶的話,這樣孩子也就容易接受了。又例如當孩子午睡後神采奕奕、興高采烈時,你就可以對他說:“看,午睡多好啊!”這樣孩子自然能感受較深。
3.身教比什麼都重要。
孩子總是以父母為榜樣,整天糖果、餅幹不離口的父母,很難要求孩子不吃零食。飯前自己不洗手,又怎能叫孩子洗手後才吃飯呢?父母如要孩子養成好的習慣,最好自己先來個改變。
4.讓良好的衛生習慣成為家庭活動的一部分。
假如孩子喜歡快餐類食品或加工食品,你可以通過讓他參與備餐活動,在備餐時了解每種食物的益處,以培養他喜愛健康食品的習慣。與孩子一同閱讀、討論有關健康的書報,使孩子養成關注健康報道的習慣。
除此之外,父母還應該讓孩子懂得人是有主動權的,可以主宰自己的生活,讓孩子自己學會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健康快樂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