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有什麼強項
每個普通的孩子都有不平凡的一麵。當我們逐漸對孩子失望的時候,是否反省過我們有沒有細心觀察過孩子。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做兩件事:一是按照統一的標準去考量和要求自己的孩子,二是努力地“尋找捷徑”而不是積極地“發現優勢”。因此,我們原本多元的孩子被無情地放進統一的評價和成長體係裏,反而把孩子與生俱來的生命力和成長資源都耗費了。
但當父母麵對這麼多的智能分類,該怎樣去發現屬於自己的孩子的智能呢?可以去心理谘詢機構給孩子做一個全麵的多元智能測試,通過一些觀察,父母也可以大致了解孩子的強項在哪些方麵。
“情景化評估”是加德納強調的一種發現孩子強項的方法,即在活動中觀察孩子的智能特點,而不是單純在紙上靜態地測試孩子的智能強項。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不需要專業的檢測工具和特別多的專業知識,因此更有利於家長的觀察。
“情景化評估”要求父母在孩子平時的活動中多進行觀察,當孩子在屬於自己的強項中活動時,可以明顯地看出以下幾個特點:
1.專注。如果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時,專注度明顯地比其他事情高,那麼我們就可以推測,這一方麵可能就是孩子的強項。比如,當孩子平時活潑好動,唯獨在聽音樂時屏息凝神,忽視外界幹擾,甚至達到忘我的地步。那麼我們可以推斷,孩子可能在音樂上擁有自己的強項。
2.興奮。人在進行自己的智能強項的活動時,會表現出與其他情況不同的精神狀態,會發自內心地興奮和鼓舞。
3.主動、自願。當孩子遇到與自己的智能強項有關的活動時,會表現得非常積極主動而無需外界的強迫。
4.不求表揚和獎勵。當孩子在自己的強項領域內活動時,對父母的依賴性較少,甚至把父母撂在一邊,因為孩子樂在其中,根本不需要父母的表揚或鼓勵。
5.能堅持很長一段時間。一般來說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轉移的,做什麼事情往往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但如果孩子在某項活動上表現出持久的興趣,並且不以外界的條件而轉移,則有可能這項活動在孩子的強項範圍內。
6.輕鬆見成效。孩子在自己的強項領域內活動,會明顯地專注和認真,因此也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同伴公認。對於孩子的強項,有時候小夥伴比家長和老師更清楚,因為同齡人觀察事物的角度和標準往往和成人不同,同伴發現的孩子的強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準確。
通過這些強項的“指標”,或許孩子的不平凡之處就容易被父母發掘,從而加以培養了。
正確看待孩子的強項
有些人因為懷疑多元智能理論,而放棄尋找孩子的強項,往往是因為他們誤解了“強項”的真正含義。
很多人一談到強項就會聯想到“天才”,而且期望孩子潛在的強項有一天會奇跡般地出現,成為全國第一或者世界領先,但是大家必須要清楚,強項智能指的是“在自身多種智能中相對具有優勢的智能”,而不是“比別人出眾的智能”。孩子的強項存在於各個方麵,這就需要家長的深度挖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