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經驗的獵頭公司物色人選的最佳去處,就是深入企業的高層主管們平日的社交圈、人脈圈和參與的社團等,他們出沒在各種行業協會、企業家俱樂部的人群裏,穿梭奔走在各種協會觥籌交錯的流光溢彩中,往往可以發現不少合意的人才。
而一個有誌於長遠發展的正規獵頭公司,其花費在建立和維係人脈上的投入是相當大的,包括建立及維護客戶和人才資源庫、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係統,以及昂貴的交際費用等。
獵頭作為人才推薦的精準職業,人脈積累對於獵頭的生存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大多數獵頭認為積累人脈隻是為了工作的便捷和業績的提升,但是有人卻認為:構築人脈不是為了巧妙地利用門路生存,而是為了獲得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能力的機會。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美好的人際關係世界,都希望能擁有多一些朋友,並與他們保持真摯的友誼。盡管每個人的交往動機都不同,對朋友的要求與期望也不盡相同,但是,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構築人脈最好呈現人脈螺旋形,這樣在構築人脈的同時,自身的人脈圈子和人脈層次得到不斷地提升,對於自我提拔和別人對自己的認可有著很大的幫助。
具體構築人脈的途徑是:
第一,給自己貼上標簽。
“貼標簽”就是明確規定“工作中的自己”的宣傳要點,並把這個要點通俗易懂地傳達給對方,給對方留下深刻印象。這個過程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明確認識到自己追求的目標,自我實現欲望的意誌和誌向。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打造職場中的“自我品牌”。
第二,做出內容。
這裏所說的“內容”是指提高標簽可信度的實際業績。很多獵頭朋友在實際的工作中往往重視技巧而忽略實實在在地努力,其實能夠在實際工作中獲得巨大業績的員工都是在認真埋頭苦幹中獲取的,而且也會使自己在工作中獲取大家的信任,反反複複地努力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標簽。與實際的成果及成績的優劣相比,大多數人更欣賞一個人不逃避的姿態和化失敗為動力的能力。
第三,擴展朋友圈。
人人都希望別人能夠承認自己的價值,希望別人能夠接納自己、喜歡自己。出於這個目的,我們在社會交往中往往更注意自己的表現,注意吸引別人的注意力,期待別人首先接納自己。這種從單方麵出發考慮問題的方式本無可厚非,可是它卻實實在在地影響了我們的交往。
社會心理學家通過大量的研究發現,人際關係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重視、相互支持。任何人都不會無緣無故地接納我們、喜歡我們。別人喜歡我們往往是建立在我們喜歡他們、承認他們價值的前提下的。人際交往中的喜歡與厭惡、接近與疏遠都是相互的。喜歡和接近我們的人,我們才喜歡與接近他們;疏遠我們的人,我們也會疏遠他們。隻有那種真心接納、喜歡我們的人,我們才會接納和喜歡他們,願意同他們建立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這就是人際交往中的互動原則。
在擴展朋友的時候我們應該對自己擴展的朋友圈進行選擇,我們建立的是一個朋友之間能夠相互提高,共同成長的群體。通過朋友圈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標簽和內容,並且在不斷地交流中鍛煉認知和思考的能力。我們通過朋友圈不僅僅可以增加我們的人脈,更重要的是能從別人的交流中學習到有用的經驗。
第四,散播自己的信息。
當朋友不斷增加,並且形成擴展人脈的核心團體的時候,下一步就要努力地把自己的標簽內容流傳出去,讓更多的人認識你,也是為了候選人能夠在第一時間就想起你。要想獲得合適的人脈,這種口口相傳是絕對不能少的。俗話說得好,豐碑不如口碑。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際行動中,處處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要使自己努力營造的標簽受損。現在網絡的發達宣傳自己的方式更加多樣化,博客是一種方便快捷的方法。
第五,積極爭取機會。
抓住由人脈帶來的上升機會,並且時時為此準備。在登上機遇的舞台時要做出對方期待的貢獻,隻有這樣才能使自己不斷接受挑戰,並不斷地呈現螺旋上升的形勢,也隻有通過這樣才會獲得別人的信任,在別人賦予自己的舞台上善始善終,徹底履行這個舞台交給自己的任務。如果不經曆這個過程則下一個機會很難來臨,而到最後人脈要升級才有意義。
人脈螺旋模型的終極目標不是你通過人脈獲取多少業績而是通過人脈來改變你的工作方式,即自由工作方式的選擇,包括:在工作中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排除不符合自己的信念和價值觀的工作、可以更自由地投資自己的時間體力和資源、視野範圍和選擇餘地會擴大、工作機會的“趨勢”會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