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跌倒了,站起來繼續走(4)(1 / 3)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禍福旦夕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沒有人能夠在其人生中都一帆風順,任何人不可心存僥幸,把自己獨獨看作是例外。上帝是公平的,他在關上一扇門的時候,通常會打開更多的門。有些人卻在關上的門前不思進取,但是那些敢於突破的人,通常會勇敢地麵對挑戰,他們不懼怕新的困難,因為每一個挫折都有可能是新的起點。

第九節 堅守理想,成功自會到來

瓊菲特說:“信心和理想乃是我們追求幸福和進步的最強大推動力。”人在很小的時候就有自己的理想,這個理想會伴隨著自己的一生,有時盡管它看似遙不可及,但那是人生最初而最真實的想法。人在成年之後可能會忘記兒時的理想,但是也有很多人取得了自己想要的成功。那些失敗的人不全是忘記理想的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退縮了,所以他們隻能看著別人成功。

《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某年秦始皇駕車巡遊,路過項羽居住的地方時,引來很多人圍觀。項羽對叔父項梁說:“我可取而代之。”

項羽是曆史上少有的英雄,而且是真正的英雄,他憑借自己的實力最終成為顯赫一方的霸主。當看到秦始皇的聲勢浩大時,他並沒有像別人那樣一味羨慕和驚歎,而是說要成為他那樣的人。正是憑借著這樣的誌向,曆經坎坷,他最終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很多人雖然境遇不佳,但是總能夠憑借自己的努力達成自己的願望,他們每走一步都是最靠近理想的,他們懂得積蓄力量和堅持夢想。

一家裝修公司的地板壞了,需要找人來維修。幾個工人中有個年輕人比較踏實,他不但完成了分給他的活兒,而且還將這家公司幾間房門的壞鎖也修好了,因此有的同事說他傻,因為公司並沒有要求他做別的事情,他做了,別人也不會多給他工資。年輕人笑笑說:“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我想讓這些門鎖經久耐用,直到我自己成為這家公司的老板用上它們。”

之後的幾年,年輕人憑借紮實的技術和良好的服務態度,很快擁有了可以獨立門戶的實力。他比之前更加認真了,更多的客戶都是慕名來找他。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實現了自己年輕時的想法。

李白說:“大丈夫一定要有闖蕩天下的誌向。”劉炎說:“君子的誌向是造福天下,小人的誌向是榮耀終身。”齊國的王子墊問孟子:“士人做些什麼?”孟子回答說:“士人總是使自己誌行高尚。”曾國藩說:“人才以誌氣為根本。”謝良佐說:“做人應該立誌。立誌以後,做人做事就都有了依靠。比如樹木,必須首先有樹根,然後對它細心培養、澆灌,這棵樹之後才能成為棟梁之材。”

縱觀曆史上那些成功的人,他們大都有遠大的誌向,而且從小便立誌,這樣在人生的路上,即使遭遇坎坷和波折,他們也會堅持自己的夢想,堅守自己的信念。成功總是會眷顧那些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尤其是懂得堅持和努力的人,坐享成功是不可能的事情。

很久以前,很多人為了賺錢而結伴下海去撈海底珍寶,而且很多人都撈到了寶貝,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有個叫仙歎的人,他看到別人發財了,自己也想碰碰運氣,就跟著一夥商人出海尋寶去了。

一行人經過長時間的尋找也找到很多寶物,於是興高采烈地返鄉了。當時的交通很不發達,大家路途勞累,經常坐下來休息。一天,他們行至中午,當時天氣比較熱,很多人因為口渴而嘴唇裂出了口子。這時候有人發現前麵有口井,於是眾人快步奔過去,開懷暢飲起來。

當時仙歎也趴在井邊喝水,他的珍寶露了出來。那些商人早已注意到,仙歎采集的海中寶物裏,有一顆燦爛奪目的大白珍珠,是世上稀有的寶貝,他們心裏又羨慕又嫉妒,總希望自己也能得到。而此時仙歎在井邊彎腰喝水是個天賜良機,大家便齊擁上前,將仙歎推到井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