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成功從挫折中走出來(3)(2 / 2)

暴雨突然來臨,鳥兒都飛回巢穴保護自己的孩子。老烏鴉也返回巢中,卻將羽翼尚未豐滿的小烏鴉趕出巢穴。小烏鴉撲棱著翅膀艱難而歸,老烏鴉卻再次將它趕出。雨中的小烏鴉滿是驚悸,哀鳴而歸,但還是被趕出去了。終於,小烏鴉在絕望中向林中飛去,尋找可以棲身的地方。不久,林中的上空飛翔著一隻勇士——小烏鴉,它在老烏鴉的逼迫下,從逆境中成長起來。

樹木受過傷的部位,往往會變得最硬。人才成長也一樣,經曆逆境的傷痛和苦難之後,能磨礪出優良的個性。當你麵對苦難重重的逆境時,不要彷徨,不要猶豫,請正視它:它將是你人生不竭動力的源泉,會逼你超越自我,成就非凡的人生。

第八節 成功隻是向前多邁一步

一天,一個普通的村莊裏來了一位開著轎車的客人,他從車裏走出來後對前來迎接的村長說:“請把你們村的村民都叫出來吧。”村長隨即把村裏老老少少全叫了出來。那個人接著問道:“請問你們中間有誰會唱歌的向前邁一步!”村子裏沒有一個人有膽量向前邁一步,連平常唱歌唱得最好的人都沒敢站出來。這時,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女孩向前邁了一步,說:“我會唱你說的那首歌!”那個人說:“那你唱唱看!”女孩清了清嗓子,沒有絲毫害怕的神情,五音不全地唱完了那首歌。那人聽完後,說:“行,就你了!”

村裏的外來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張藝謀導演,而那個唱歌的女孩就是電影《一個都不能少》中扮演那位很有責任心的老師的人。這部電影也因為有這樣質樸的演員而獲得了成功。

隻有勇敢地向前多邁一步,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成功。整個村子的人隻有她一個人向前邁了一步,因此,她找到了施展自己的機會;也隻有她一個人,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走向了屬於自己的成功。一個人要從被動的“向前邁一步”到自己主動地“向前邁了一步”,這需要足夠的自信和勇氣!可見,成功不是坐享其成的等待,而是自己努力爭取的,成功是一步步走出來的。

潘伯頓是美國亞特蘭大的一個藥劑師,他開了一家藥店,平常的工作主要就是配一些藥劑。一天,他突發奇想,能不能研製一種可以讓人提神的藥,例如用傳說中可以提神的桉樹葉作為材料,然後配一些其他的藥品。

一天,一位患頭痛的病人前來他的藥店看病,潘伯頓讓店員取他配置好的藥給病人。可是店員在給病人配藥時,誤將蘇打衝入了藥瓶,店員當時並沒有在意,潘伯頓也沒有發現。直到病人服用後,潘伯頓才發現蘇打水被店員衝進了藥裏,潘伯頓大驚失色。結果並沒有那麼糟糕,病人的頭痛症狀減輕了許多,且無不良反應。

潘伯頓從中受到了啟發,他把平時治療頭痛的藥和蘇打水兌在一起,進行了多次試驗,最後發現這種混合液體雖然剛喝起來有些刺激,可是回味無窮,而且能夠提神,也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於是,他又配了許多這種藥推薦給患者,很受歡迎。一時間,喝由潘伯頓配的這種藥成了時尚。

一個飲料商聽說了潘伯頓的發明,於是找到他並買下了這個配方。這個飲料商將配料進一步開發,研究出了一種適合大眾的飲料,這就是暢銷全球的可口可樂。

潘伯頓沒有想到自己最初研究的藥品能成為風靡全世界的飲料,這不僅出乎當事人的意料,更讓所有的人吃驚。潘伯頓在醫藥方麵算是成功的,但是跟飲料商相比,還是離成功遠了一步。如果當時他向前邁出一步,或許他就是飲料行業的龍頭老大了。

成功的機遇是平等的,抓不住的人體會不到成功的喜悅,而成功者能取得成功隻是向前多邁了一步。

一位德國工人,他平日裏在工廠的工作就是專門負責書寫紙的配方。一次,他生病了,模糊中將配方弄錯了,結果在生產書寫紙時,生產出了一大批廢紙,他被公司解雇了。他拿著廢紙,一籌莫展地走在大街上,突然吹來一陣風,將他手中的這些廢紙吹進了旁邊的水裏,他無意識地撿起這些廢紙後,突然發現這些廢紙吸水性很好。他靈機一動,將這些廢紙切成小塊,取名為“吸水紙”在市場上出售,這種紙得到很多人的喜歡,在市麵上銷售得很好,很多人都是慕名前來購買。等他把這些廢紙切成小塊賣完的時候,他發現這樣賣下來竟比書寫紙價格高了好幾倍。

這位工人看到這一情景,感覺很興奮,他去申請了專利,專門生產這種紙來賣,結果沒幾個月,這個已經失業的德國工人竟成了百萬富翁。

失誤有時是不可避免的,沒有人能置身事外。但是,失誤也可以轉化為成功,關鍵在於處理的態度和思維方式。如果有獨辟蹊徑的眼光和方法,那就已經按響了成功的門鈴。這時,需要的隻是再向前走一步,就可以跨進成功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