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成功的箭握在自己手裏
有人說,人生如棋,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人的一生可能會遇到種種困難和挫折,如果因為中途遇到困難就急忙躲閃,或者被困難壓倒,那麼即使別人想幫助你,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隻要自己不屈服,終有化繭成蝶的那一天。
世上的事情都是相對的,有人說有多少成功就有多少失敗,但是不管你要做什麼,前提都是你要了解自己,不能盲目地去追求那些不切實際的東西。知道自己要幹什麼,才能更從容地去走自己想走的路,這比一味的盲目要省事得多。一旦能讀懂自己,那麼很快就會取得想要的成績。人,在順境中需要戰勝自我,而在逆境中更要善於戰勝自我。戰勝自己不是泯滅個性,而是為了更好地完善和發揮個性。戰勝自己,就是要打敗自己的愚蠢、消極,留下自己的聰明、積極。
春秋戰國時期,有對父子一起出征打仗。父親已做了將軍,但是兒子還隻是馬前卒。又一陣號角吹響,戰鼓雷鳴了,父親莊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著一支箭。父親鄭重地對兒子說:“我現在給你的是我們家祖傳的寶劍,你帶著它會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那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製,鑲著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是用上等的孔雀羽毛製作的。兒子看到後很高興,貪婪地推想箭杆、箭頭的模樣,耳旁仿佛有嗖嗖的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果然,佩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得意忘形地忘記了父親的囑咐,強烈的欲望驅使他“呼”一聲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箭囊裏裝的竟然是一支折斷的箭。他無法相信眼前的情形,被嚇出了一身冷汗,轟然間意誌坍塌了,結果他慘死於亂軍之中。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撿起那支斷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誌,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如果把人生的成敗寄托在別人身上,是一件愚蠢的事情;而把自己的生命和前程托付給別人,同樣是件危險的事情。隻有自己才是一支箭,若要它堅韌,若要它鋒利,若要它百步穿楊,百發百中,那麼磨礪它和拯救它的都隻能是自己。知道自己的價值,並能發現自己的價值是最難得的。
一位著名的演說家在台上侃侃而談。隻見他手裏舉著一張20美元的鈔票,麵對聽眾幽默地發問:“誰想要這20美元?”聽眾先是一愣,然後很多人都舉起了手。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20美元給你們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準許我做一件事。”他邊說邊把鈔票揉成一團,然後問:“誰還想要?”台下仍有人舉起手來。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隻腳,並使勁碾它。然後他把這又髒又破的鈔票揀起來,麵對聽眾說:“現在誰還想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
演說家說:“朋友們,剛才大家看見了,無論我怎樣對待那張鈔票,你們都想要它。因為它並沒有貶值,它依舊值20美元。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無數次地被自己的決定或偶然碰到的挫折、逆境所擊到,甚至被碾得遍體傷痕。那時我們也許會覺得自己的生命是多麼渺小,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生什麼,或將要發生什麼,在上帝的眼裏,我們每一個人永遠都不會喪失價值。在他看來,不管我們是肮髒還是潔淨、衣著齊整還是不齊整,我們每一個人仍然都是無價之寶。生命的價值不取決於我們的地位和職業,也不仰仗於我們結交的人物,而是取決於我們自身。”
人生在世,都會遭遇挫折,但是挫折本身並不能將你打倒,真正能夠打倒你的隻有你自己。關愛自己的人不會向命運屈服,因為他們相信,愛自己就要對自己負責。如果你充滿了自信與韌性,對自己有客觀正確的認識,那麼命運就始終無法將你擊倒,因為你是自己人生的主宰。
許多時候,我們總要麵臨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時間一長你就容易失去信心,覺得成功的希望越來越渺茫。於是,你心靈的力量就越來越少,最終的結局不言而喻,那就是失敗。這說明,越是懦弱、卑怯、膽小,就越會成為一個失敗者。真正的敵人不是來自對手、外在的困難和挫折,而是來自你的內心,真正的對手其實是你自己。
談遷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史學家,他29歲的時候開始編寫《國榷》。27年間,他前後修改了6次,就在要完稿的時候,不幸降臨了——在一個深夜,他的書稿被人偷走了。談遷心痛欲裂,27年的心血付之東流,他悲憤地向天長號。但是,沉重的打擊沒有動搖他的誌向,他告訴自己,雖然書稿丟了,可人還在,隻要還有一口氣,還是能寫出來的。於是他擦幹淚水,重新拿起了筆。盡管年事已高、體弱多病、記憶衰退、行走不便,但倔強的秉性和執著的信念支撐著他千裏奔波搜尋史料,夜以繼日,筆耕不輟。又經過9年時間,他終於完成了這部巨著。這時,他已是一位白發蒼蒼的65歲老人了。
在麵對挫折和苦難的時候,我們不免會傷心難過,會埋怨上天的不公,但不管是多麼沉重的苦難,都是對人生的一種考驗。麵對苦難,我們隻要勇於堅持,就能看到雨後的彩虹。成功的箭握在我們自己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