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於挫折中超越自我
有人覺得自然界中大象的力氣最大,因為它可以把大樹連根拔起;也有人說是鯨魚,因為它可以頂翻一艘遠洋巨輪。其實,力氣最大的是螞蟻,它可以舉起超越自身體重的東西。原因是別的動物都在想如何超越別人,而螞蟻所超越的卻是自己。
公園裏,有兩個大約兩三歲的小孩子,一個戴著紅帽子,一個穿著藍鞋子。兩個孩子的媽媽都站在孩子的正前方約10米處,正引導孩子走路,兩個孩子也十分聽話地在踉踉蹌蹌地走。走著走著,不知是巧合還是什麼原因,兩個孩子同時摔倒了,他倆的第一反應自然是大哭。哭了一陣子,孩子們的媽媽為了考驗孩子,依舊穩如泰山地坐著。這時,兩個孩子有了不同的反應:那個帶紅帽子的孩子,依舊趴在地上大哭;而那個穿藍鞋子的孩子,用稚嫩的小手撐著地,使出了全身的力氣,雖說是跌跌撞撞,但還是站起來了,邁著堅定的步伐撲向媽媽懷裏。幾天後,再看那兩個孩子,那個曾經戴紅帽子的孩子仍依偎在媽媽懷裏,而那個曾經穿藍鞋子的孩子卻活蹦亂跳地在公園裏穿梭。
挫折,其實是一種超越自我的跨欄,跨過去了就是冠軍,跨不過去必然會失敗。挫折隻是成功樂曲中的一個音符,更是點燃蠟燭的火炬,沒有它也就沒有光明。人生路上因為有了挫折才變得更加美好,它磨煉了我們的意誌,讓我們懂得了堅強,懂得了如何超越自我。
一天,森林之王獅子來到了天神麵前:“天神呀,我要謝謝你賜給我如此雄壯威武的體格和無窮大的力氣,讓我有足夠的能力統治這整座森林。”天神聽了,微笑著問:“我想你今天不是為這個來找我的吧,看上去你似乎正為了某事苦惱呢。”獅子輕輕歎了一聲,說:“天神真是無所不能呀,我一來你就知道我想要幹什麼。我的確是有事相求。因為即使我的能力再強,每天雞鳴的時候,我也總是會被雞鳴聲給嚇醒。我在這兒祈求您,能不能再賜給我一個力量,讓我不再被雞鳴聲給嚇醒。”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複的。”
獅子興衝衝地去湖邊找大象,還沒見到大象,就聽到大象跺腳所發出的“砰砰”響聲。獅子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情況,加速地跑向大象,卻看到大象正氣呼呼地直跺腳。獅子問大象:“為什麼你會發這麼大的脾氣呢?”大象拚命搖晃著大耳朵,吼著:“有隻討厭的小蚊子,總想鑽進我的耳朵裏,害我都快癢死了。”獅子心裏暗自想著:“即使是體型巨大的大象,也會怕那麼瘦小的蚊子,那我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畢竟雞鳴也不過一天一次,而蚊子卻是無時無刻不在騷擾著大象。這樣想來,我可比大象幸運多了。”獅子離開了大象,心想:“天神要我來看看大象的情況,應該就是想告訴我,誰都會遇上麻煩事,而它是無法幫助所有人的。既然如此,那我隻好靠自己了。反正以後隻要雞鳴時,我就當作雞是在提醒我該起床了,如此一想,雞鳴聲對我還算是有益處的呢!”
一個失意的年輕人,去向一位大師請教。大師並沒有說什麼安慰的話,而是先用溫水泡了一杯茶水,年輕人並沒有品出茶的味道。大師又用開水泡了一杯茶水,年輕人喝了一口後立即品味出了茶的味道。大師說:人生就如品茶,茶水要經過滾燙的開水沏泡後才有味,人生要通過經曆挫折來磨煉自己的意誌,才會更有意義。人生在世,誰都會遇到挫折,適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它可以幫助人們驅走惰性,促使人奮進,超越自我。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超越自我的奇跡多是在對逆境的征服中出現的。”
著名作家杏林子很小的時候身體關節就有毛病,因此她需要經常躺在床上,無法做事。雖然她每天都躺著,但是她也渴望著有一天能像正常人一樣,做自己愛做的事,於是她下定決心,不虛度此生,瀟灑地活出自己的精彩。她嚐試寫作,竟發現從寫作中找到了自我,這使她產生了向人生挑戰的念頭。她曾說,真正的殘廢是心死,而不是外在的殘疾。這樣好的開始,對她而言就是一種激勵。有了初步的成功她便想超越自己,後來竟然創辦了伊甸園基金會。
“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一個人遇到困難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困難後自怨自艾,其實陷入困境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超越自我的勇氣。把挑戰當指南針,失敗當試金石,勇敢地向自己挑戰,超越自我。
超越自我是人生最難的事,但對美的追求或者憧憬卻是一個人超越自我的不竭動力。有一位哲人曾這樣說過,不是別人打倒你,而是你自己把自己打倒了,因為你缺乏超越自我的魄力和智慧。強者,不以挫折為羈絆,從挫折中吸取經驗與教訓,鞭策自己走出陰影,堅定信心,加倍努力,完善自我,在一次次挫折中使生命的意義得以升華。實際上,一個挫折,就是一個新的已知條件,隻要保持淡定,任何一個障礙,都會成為一個超越自我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