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做吃螃蟹的第一人
人們經常讚賞那些成功的人,認為他們的成功讓人羨慕。其實成功者在沒有成功之前跟正常人一樣,隻是因為他們敢於邁出第一步,走出別人從未走過的路,或者比別人更能持久地堅持,所以最終他們成功了。他們一般被人尊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敢為天下先的人。
盲目地勇做第一人的人也並不是真正勇敢的人,那些敢為天下先的人,大都具有創新的精神。一個人踩著別人的足跡走,不會有成功,不會有壯舉,隻有嚐試自己的想法,將想法付諸實踐才能走出與眾不同的路。比爾·蓋茨就是一位敢為天下先的人。
蓋茨認為,在當今這樣一個高性能高速度的網絡係統世界裏,僅僅在桌麵計算機上稱王是不夠的,網絡係統最終必將使計算機工業的重心離開桌麵。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蓋茨確定有線與無線網絡會使計算機運用在任何地方,那時,傳統的PC機就不再顯得那麼重要的,真正有力量的公司將是網絡係統或通過網絡傳輸的信息的擁有者。事實上,不斷地研究未來,正是蓋茨吸取曆史教訓的方法。他認識到,在一日千裏的計算機業,即使在某一時期能獨占鼇頭,並能成長為大公司,但常常不能將其優勢擴展到下一發展階段。如IBM或DEC,都隻盯住使其成名的技術,而低估了新的發展成果的巨大潛能,因而影響了公司的長久發展。蓋茨下決心不讓微軟重演這段曆史,他說:“這一領域的公司經常迷失方向,但我們將不會因為缺乏對技術應用的遠見而被拋在後麵。”38歲的蓋茨對即將來臨的新時代充滿遠見,他認為:“信息高速公路”是自個人電腦發明以來第一個令人激動的好機會。就像80年代出現的低廉、充足的數據處理能力使計算領域經曆了一次革命一樣,將來的低價格、高容量網絡係統的爆炸性發展必然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在下一個10年中應用技術的方式。正如蓋茨所說,“個人計算機與以往的計算機動作有著非常本質的區別,通訊業中相應的進步也將創造出通過通訊來進行學習、教育和從事商業活動的新途徑,從而遠遠超越目前所能做到的一切。”
為確保微軟公司能趕上下一技術大潮,蓋茨正把這一軟件巨人推向“信息公路”的各個角落。其中包括用來控製計算機和用來進入網絡的其他小裝置的各種程序,使網絡運轉的軟件,以及通過網絡所傳輸的內容與服務項目。這些措施都將使微軟全方位地走在世界計算機及工廠業的前麵,以保持其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
蓋茨明白,一旦電腦像電視機一樣普及,對軟件的需要將無窮無盡。到那時,他們這些軟件設計天才的前途將妙不可言。現在可以設想一下,如果蓋茨沒有與時俱進,沒有開拓創新的精神和氣概,那就不可能有他輝煌的今天。
敢為天下先是一種勇氣,在做某事情之前就已做好了失敗的準備,這樣才不會對結果很在意,當然在做的過程中需要堅持再堅持。即使成功了也是自己努力的結果,而成功的前提就是要有敢為人先的精神。
1860年6月30日清晨,身著華麗服裝的太太們在牛津大學幽靜的林蔭道上走下馬車。許多教會人士、學者、大學生、報紙雜誌的記者也紛紛踏上演講廳的台階,晚到的人沒有地方站隻能站在門外院子裏和草地上。主席台上坐著最有威望的演說家韋柏福斯大主教和以赫胥黎為首的幾位學者,他們形成兩個對壘,接著一場激烈的論戰開始了。會場氣氛緊張而熱烈,不時發出哄堂大笑的聲音和暴風雨般的掌聲。
他們正在為動植物及人類的起源而論戰。這場論戰是由一本簡稱《物種起源》的書引發的。這本書提出的觀點駭人聽聞,它否定了教會一直向人們灌輸的“上帝創造世界”、“自然界是恒定不變的”宗教學說,而提出自然界的一切動物和植物是經過長期生存競爭自然選擇的結果,而且也否認了“人是上帝創造的”,生成人類是與無尾猿有共同的祖先起源的觀點。這本書的作者就是英國偉大的生物學家查理士·達爾文。
達爾文憑借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出版了《物種起源》,並受到後人的敬仰。其實,成功不隻是邁出第一步那麼簡單,還要有敢為天下先的積極品質。沒有任何準備的盲目的大膽,不但不會使你成功,反而會使你一敗塗地。因此,敢為天下先也是有前提條件的,隻有那些善於思考、有眼光有毅力的人,先行才會無往而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