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管理者不僅要了解市場動向,察覺商業環境的冷暖,甚至還要學會在一定的時間裏飛速的提升軟實力。
構成我們這個時代的關鍵因素在迅速變化:國際政治(恐怖主義、民族分裂和文明衝突愈加劇烈)、社會(貧富差距、民主覺醒和自由意識日益明顯)、科技(技術更新的速度明顯加快)
與道德倫理(新舊商業道德迅速轉型)都在重新定義我們的商業環境。這對公司管理者的領導力提出了怎樣的挑戰?
這種技巧就是,如何建立一個高效的體係和流程來進行危機管理。從管理學的角度說,如果你能控製流程,那麼80%的結果就是可以控製的。
環境在變化,領導者還能保持慣常的優勢嗎?必須意識到,今天的商業世界比過去數年內的情形都要複雜得多,政治因素、國際環境、監管法規和社會輿論都會對公司的發展產生意想不到的影響,一位管理者不僅要了解市場動向,察覺商業環境的冷暖,甚至還要學會在一定的時間裏飛速的提升軟實力。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亡。下麵我們就從曆史人物中尋找領導者的智慧,領悟亙古不變的管理謀略。
劉邦高明在哪裏
人們都知道,秦朝末年,天下大亂,最後,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項羽是楚國貴族的後裔,有“西楚霸王”的美譽。而劉邦出身市井,身無長物。但是,楚漢之爭的最後結果卻是以劉邦的勝利而告終,那麼,也許人們要問“劉邦究竟高明在哪裏?”
劉邦第一個高明之處在於:以名人為榜樣,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努力追求人生的高度,這也是劉邦戰勝項羽的最重要原因。
劉邦工於心計,善於吸引他人為己所用。他天生狡黠、油滑,愛吹牛皮,頗像個混混兒。他的出身極其普通,其名子不為世人知,這與項羽的名將後裔身份根本無法相比。在一貫重視光環和背景的人們心目中,劉邦顯得黯淡,這使得二人在剛起兵的時候,劉邦隻能落個從屬的地位。但劉邦自有他的一套。狡黠和油滑自然不是領導者的氣質,但劉邦卻善於不斷拔高自己。
他自比“信陵君”,從而給自己定出了人生的高度。他常不自覺地模仿信陵君的處世、行為方式,為自己的性格添加了理性和工於心計的優點,這使得他的人生成為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一生。他也因此受到鄉裏人士的敬重。
劉邦從信陵君那裏學到了很多優良品質,例如,他學到了用籠絡手段壯大力量的方法。用現在的說法,就是善於根據情勢揣摸人的心理,潤滑人際關係,加強凝聚力,吸引他人為己所用。
史記載:劉邦先行入關後,項羽聞訊,欲擊之。是時,劉邦自忖以十萬軍不敵項羽之四十萬軍,乃急籠絡項羽季父——項伯,恭敬地“以兄事之”,並“奉卮酒為壽”,與之約為婚姻。項伯遂感於厚愛,力勸項羽“善遇”劉邦,並於鴻門宴上拔劍與項莊對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得範增的殺“邦”計劃全盤落空!
從表麵看,劉邦似乎無甚特殊才能,但其麾下人才濟濟,蕭何、韓信、陳平……皆忠誠效命,連自視甚高的張良也敬佩地對人說:“沛公殆天授也”。以一個平民出身的“浪子”,團結著一大批才高氣傲的謀士、將軍為之效力,豈一般的手段所能致?
劉邦的第二個高明之處是:寬容、仁慈、有大膽量。
與項羽“諸所過無不殘滅”之舉相反,劉邦做事較有分寸。楚國長老皆讚曰:“沛公,長者也。”史記載:漢元年十年,沛公兵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係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諸將或言誅秦王。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乃以秦王屬吏,遂西入鹹陽。
項羽兵敗死後,劉邦以魯公禮葬項羽穀城。“漢王為發哀,泣之而去。諸項氏枝屬,漢王皆不誅。”
劉邦的第三點高明在於:遇事冷靜,喜用智不鬥力。
楚漢久相持未決,項羽曾對劉邦說:“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漢王笑謝曰:“吾寧鬥智不鬥力。”以己之短敵彼之長,這樣的傻事,劉邦自然不會做。
攻打宛城時,為免強攻損兵之弊,劉邦聽從陳恢的建議,許原宛守為殷侯。
劉邦的第四點高明之處就是:為實現大謀,堅忍克己。
劉邦入關後,從樊噲、張良諫,封秦重財物於府庫,不取分文。並當眾宣布:“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同時派人到各縣鄉村廣而告之。秦人大喜,獻上牛羊酒食犒勞軍士。沛公又推辭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這樣秦人更加高興了,唯恐沛公不為王。這一點,聰明的範增看的十分清楚:“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誌不在校”劉邦的本性也是貪財好色的,但是為了達成目標,他變得很能克製自己。這與項羽每攻城破鎮後遂“收其貨寶婦女”形成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