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者們要充分認識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決策力是因人而異的。

決策所涉及到的因素的確是太多太多了。市嚐戰略、投資、人事、變革以及項目管理都可能是每一名決策者涉及到的問題。毫無疑問,決策的目的是要拿出最終結果,而且這種結果一定要對企業有利才行。那麼決策者的決策思想到底是什麼呢?

每一個決策者都知道,企業是一定要參與競爭的,雖然競爭是一件複雜而又殘酷的事。如果用最簡單的方式來理解競爭,不妨就用具體的“攻”與“守”來描述,也就是說要麼你進攻,要麼你防守。這與企業要麼“進一步”,要麼“退一步”是一個道理。

那麼決策者又是憑什麼進攻呢?很簡單,憑的是優勢。那麼應向哪裏進攻呢?也很簡單,你向對手容易被攻擊的地方進攻,即對手的薄弱之處。如果反過來想一想,對手向你進攻的進攻點也將是你的薄弱之處。原因也很簡單,薄弱之處一攻就破。

為此,決策者要減少你的薄弱之處,決策者要修補自己的薄弱之處,需要一種“決策能力”。從維持自身強勢的精力中抽出部分精力,來修補管理中的不足之處,這樣領導者被攻擊的次數將大大減少,失敗的可能性將會因此而降低。

但是,決策者們要充分認識到的一個問題就是:不同的決策者在麵對不同的情況,使用決策能力的時候,所達到的效果具有很大差異的。也就是說,決策力是因人而異的。

因人而異的決策力

決策是領導應有的職能,而且是必須履行的一項職能。職能雖是一樣的,但不同的管理者在運用決策職能時,因運用手法不一樣,產生的效果也會大相徑庭。

第一種:堅決明確,令如山倒。

最常見也是最簡單的決策方法就是主管有了完整的解決問題的方案,於是就直接下達命令,讓下屬直接執行。這樣決策的好處是簡捷、不繁瑣,缺點是雖然主管享用了充分的決策權和發布命令權,但下屬在執行此命令時隻是為了完成任務,因而不可能給主管帶來“意外的驚喜”。

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軍事領域(即便優秀的軍事主管也非常注重通過決策激勵人),但在企業中實施,其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為這種決策沒有完全滿足下屬的舞台感、成就感等心理需要。

第二種:引而不發,海納百川。

在實際操作中,有的主管雖然自己有了完整且完善的方案,但放在自己的心裏不說,而問計於下屬,當認真聽取下屬陳述完解決問題的方案後,會根據下屬方案與自己方案的差異程度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

一是下屬拿出的方案和自己的方案一致時,會以欣賞的心態和語氣說:“好!這主意好!就照你的意見辦。”如此一來,主管就在表揚下屬的過程中“輕鬆”完成了自己的決策。而下屬在得到主管的欣賞和肯定後,則會全力以赴地、創造性地執行決策方案。因為下屬的心中充滿著成就感、自豪感:自己不僅是直接的操作者,而且也是設計者。當自己在幹自己願意幹的事情時,思維肯定是積極的,思維的方向會全部指向成功,集中於成功。下屬在此種狀態下執行任務,其結果肯定是出色的。

二是下屬的方案和自己的方案大體一致,也就是說下屬的意見和主管的意見雖不完全一致,但重迭的部分很多。其方案雖有一些不妥之處,但主管會鼓勵地說:“你的意見很好,照此做就行了,但有一點需要注意……”於是主管就把自己的意見以商討的口氣提出來,下屬就會很容易理解,並按修改後的方案執行。這樣做的效果會很好,因為主管首先肯定了下屬的意見。

三是下屬的方案和自己的方案重迭性很小,而且下屬的方案有明顯的不可行性。盡管主管認為下屬的方案中正確的程度隻是很少一部分,哪怕隻有百分之一,但這類主管也會說:“好!你的方案中有一點很好,就是應該這樣做。”然後針對方案中的不足之處與下屬平等地展開研討,最後雙方在相互的研討中取得一致意見。這不僅是下屬和主管意見溝通的過程,也是上級聽取下屬意見的過程,是上級不斷完善方案的過程。這樣的方案出台是在肯定下屬方案某一部分的基礎上而來的,下屬在執行此方案過程中,會認為該方案有自己的智能,自己就是這個方案的最初設計者,同時自己還是方案的操作者。而且在討論過程中主管也聽取或采納了自己意見,滿足了自尊感。這樣,下屬在執行方案的過程中,同樣會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出色地完成任務,奔向成功。

四是下屬方案和自己的方案完全不一致。即使下屬提出的方案毫無值得欣賞、肯定之處,有的主管也不會張嘴否定,而會以商量的口氣說:“你看這樣行不行……”雙方在平等友好的協商過程中,新的可行方案也就產生了。下屬首先是理解了這個方案,另外也參與了方案的製訂過程,方案中有自己的智能,同時自己也感覺受到了主管的尊重,有一種自尊的滿足感。因此,下屬在執行方案的過程中自然會積極地打開思維,朝著成功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