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主管沒有方案時,會主動禮賢下士,廣泛收集意見,走民主集中的道路,從而做出正確決策。無論如何賢能的主管,也不可能事事時時都是智多星,主管也有沒主意的時候。好的主管此時會通過各種方式認真征求下屬意見,下屬看到主管如此下問和民主,也會竭盡全力來為主管出謀劃策,從而使主管產生一個民主的、完整的優質方案。下屬在執行此方案時,會認為主管采納了自己的意見,感到自豪和光榮,從而積極、創造性地完成任務。
第三種:表現自我,忽視下屬。
愚蠢的主管時常因控製不住自己的表現欲,與下屬爭風吃醋,而忘記了自己是主管。
當看到下屬的意見和自己的意見完全一致時,他會平淡、甚至不屑一顧地說:“英雄所見略同,你和我想到一塊兒去了”;如果發現下屬的方案和自己的方案有不一樣的地方,盡管百分之九十九都一致,但為了顯示自己的高見,會抓住下屬方案中的不妥之處,先批評一通,然後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命令下屬照此執行;如果發現下屬的方案中有很多錯誤之處或不完善之處,就會大為光火毫不客氣地批評下屬,駁得下屬體無完膚之後,再讓下屬執行自己的命令。
這種做法盡管主管初衷沒什麼惡意,但為了表現自己,忽略了下屬的感受,極大地傷害了下屬自尊心,下屬一下子產生了抵抗情緒。下屬以此心態來執行任務,結果可想而知。即使完成了,下屬也會認為自己是主管眼中一種簡單的執行工具。
第四種:自作聰明,愚弄下屬。
有些主管自己本來就沒有多少智能,但又不承認現實,往往采取耍小聰明的做法,愚弄下屬。
先不說自己沒主見,而是耍小聰明:先以命令式的口吻讓下屬談談對此問題的看法作為試探。下屬談完後,自認為下屬的方案可行,於是主管有兩種表演方式:一是自己脫口而出:“我兩年前就是這樣想的。”於是下屬就會想:“兩年前你都這樣想的,幹嘛還問我呢,誰知道你兩年前想過沒有?”二是為了掩飾自己的無主見,怕麵子上過不去,就直接批評下屬的意見不好,大大貶斥一通,待撕破下屬的麵子後,自己再提出一個方案,並命令下屬照自己的方案去執行。然而下屬過後仔細一琢磨就會發現:主管的所謂方案隻不過是自己方案的翻版而已,隻是換個說法罷了。“可惡之極!”除了咒罵,有的下屬甚至認為主管是盜竊他人智能的賊。試想,在這樣的情況下,下屬執行起方案的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同時,下屬會憋一肚子火兒無處傾訴。這時,趨炎附勢的小人就會趁機活躍起來,從而滋生不健康的文化氛圍。
更有品行不太好的下屬,會變著法子耍弄這樣的小聰明主管,因為主管暴露出了自己多方麵的弱點。
第五種:不負責任,隨意放權。
在特定條件下,決策權力下放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有的主管在自己沒有主意時,隨意下放自己的決策權。因自己一時沒主見,下屬又逼得急,於是不管事情大小及重要程度,主管往往隨口說出:“你看著辦吧。”
麵對此種不負責任的決策,下屬一般有兩種做法:負責任的正直的下屬此時會很為難,因為如果自己真的辦了,等於越權。 本來這個決策權力在上級主管,結果主管把球踢給了自己,怎麼辦?不辦吧,又耽誤事兒。所以,一般情況下屬最怕的就是主管說:“你自己看著辦吧。”這等於主管把本屬於自己的決策權下放給下屬了,搞得下屬左右為難,貽誤戰機。
當然,麵對此種情況,也不是所有的下屬都為難的,還有的下屬會暗自高興的,那就是懷有私心者以及小人,這兩種人都會得此“令箭”,朝著有利於自己私利的方向“努力奮鬥”——真的“自己看著辦了”。
所以,主管一般不要隨意下放自己的決策權,因為決策是主管崗位本應有的職責,怎能把本職工作甩給下屬去幹呢?當然,主管也千萬不要把下屬該幹的活兒,拿上來自己幹,畢竟各司其職是最起碼的職業準則。
決策力與領導力
當領導,沒決策力,算個花瓶,有決策力,沒領導力,隻能叫“紙上談兵”。古語雲:“天下之事,謀之貴眾,斷之貴獨,慮之貴詳,行之貴力。”說的就是,決策力、領導力之於領導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