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學禪求神通,期盼能夠隔空取物或飛簷走壁,有些邪師也以此招徠學生。一行禪師說過:“人類最大的神通就是能夠在地麵上自在地走路。”想一想水中的魚兒、空中的蒼鷹有這種本事嗎?在太空待上兩個月以上的人,人們通過視訊問他們最渴望的事是什麼?他們的回答都是“踏在地球的土地上”。每一個人本來視野通具足,無須外求。心外求法,終究一無是處。
配合呼吸走路,三步一吸氣,三步一吐氣。
讓走路成為一種享受,一切美麗生自安在當下的心。
微笑禪——生氣,請微笑
每天早上我們都是模模糊糊地張開眼睛,因此也是迷迷糊糊地過一天。從今天起,每當你張開眼睛時,請微笑迎接一天的開始,因為微笑代表你處於靈明覺知的狀態。
在繁忙的工商社會,有些人好像失去了笑容一般,永遠掛著一張撲克臉,在自己和他人之間築起一道厚厚的牆。事實上,每個人的心田都有微笑的種子,如果你一天不去澆水,它就一天不開花,久而久之,種子全都幹死了之後,這個人的臉上也就找不到笑容了。
微笑不必花你一毛錢,如果大家都能以微笑相待,這個社會將充滿祥和之氣。多少藝術家盡其一生捕捉留存嘴角的輕淺一笑,蒙娜麗莎的微笑含藏了人類多少生機!
很多人花大把錢想留住青春,用盡辦法去整形改顏,其實隻要能對人微笑,青春早已駐足在你的臉上。隻要輕輕一笑,就能鬆弛臉上數千條肌肉,掃除內心的煩惱,同時還可以讓別人分享你的喜悅。
佛家布施,若能時時保持喜樂的心對人微笑,就是最好的法布施和無畏施。一個人若能對他人微笑,那麼當他聽到鳥兒歌唱,看到花兒綻放,也都能會心一笑。微笑可以化解別人的敵意和煩惱,伸手不打笑臉人,就是因為微笑含藏著迷人的能量。最近坊間興起微笑社團,他們教人如何開懷大笑,這真是一個善的種子。
禪宗有一則拈花微笑的公案,因為迦葉尊者的這一微笑而開啟了禪宗千古的宗風,每當有弟子開悟時,禪師莫不以微笑印可,微笑可以說是人類的天語。看到彌勒菩薩的笑了嗎?“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世間可笑之人。”如果以笑口常開的形象作為禪觀的對象,可以體證第三禪。修行喜心,就是對治嗔心、妒心的最好法門。
嬰兒以微笑表達滿足,不相識的人以微笑表示善意,為什麼你卻吝於對你周圍的人,對你最親近的家人微笑呢?因此當你悠閑的時候請微笑,聽音樂的時候請微笑,生氣的時候深呼吸三下後請微笑。
今天開始,下班回到家時,請以微笑對待你的家人,你將發覺,微笑是你能給他們的最珍貴的禮物。夜深的時候也請以微笑入眠,因為這樣的一天你才沒有白過。
微笑代表你處於靈明覺知的狀態。
保持喜樂的心對人微笑,是最好的法布施和無畏施。
夜深的時候以微笑入眠,這樣的一天才沒白過。
掃地禪——心鏡,時時拂拭
掃地對一般人而言似乎是輕而易舉之事,但大多數人卻不屑去做,尤其是男人,多半把這類事歸責於女人。其實,人生的事本來是吃飯睡覺,哪裏分什麼男女?不過在想通這個道理之前,做些家事倒可幫助修行。
家中如果一天不掃地,塵垢將積一寸;一個星期不清理,垃圾將堆滿廚房。然而從出生到現在,你清掃過你的心嗎?如果一個人的心識有形有相,那麼每個人的心中都是一座垃圾山。
所以掃地不是輕而易舉的家務事。拿起掃把慢慢地掃,念念分明地覺知自己的動作,揮手的節奏配合呼吸而且不疾不徐,知道我正在掃地,此刻隻有手的使力和飛揚的塵埃,沒有其他念頭。
掃地也可以培養慧觀,觀照內心如山的垃圾亟待清掃。掃地的時候,就像在清掃你心中的垃圾一般,此時的念頭可以隨著手的揮動,觀想一帚一帚地清理過去積累在心中的負麵情緒,掃除內心不好的念頭,以及對人、對事的不滿和怨懟。憤怒、嫉妒、沮喪、悲觀等負麵情緒,長期在心中積累會造成一個人的身心官能病症,慢性病甚至癌症多因此產生。掃地時通過觀想掃除這些負麵情緒,對於身心也有治療作用。
掃完地後,不管是拖地板或是以布擦拭地板,你也可以觀想在擦拭蒙塵的心靈一般,愈是角落的地方,愈是你不自覺的地方,其中有非常微細的貪心、嗔心、癡心、慢心和疑心,察覺它,慢慢地抹去它。因為塵垢太厚,不是一次就能清理幹淨的,貪嗔等習氣必須在每次對境現形時,察覺它,革除它,要很久才能根除。
《六祖壇經》中神秀的那首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一般人受了六祖惠能另一首偈的影響——“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總覺得神秀的意境不夠高遠。但一般人如果時時觀照自己蒙塵的內心,把心掃得如明鏡一般,對境不染,則離道不遠了。
因此,當你看到家中髒亂了,應立即想到你的心是不是也該掃、該擦拭了。如此慢慢地擦拭,你能從中發現樂趣,事實上,它也是很好的修行法門。哪一天當它真的被你擦拭得一塵不染時,就能“照天照地照大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