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個人殘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夠正視現實。不要感歎命運多舛不公。命運向來都是公正的,這裏沒有給你的,就會在另外一方麵給你,當你感到遺憾的同時,可能有另一種意想不到的收獲。
得也好,失也還,都是一種選擇,一種結果,未來的路還是得自己去走,但是不管得也好,還是失也好,對自己說:順其自然吧!
魚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有所取就一定要有所舍,也許你還是不願意接受這一個忠告,看看這個故事吧:有一匹馬看見了一堆很肥美的嫩草,正準備吃,卻發現旁邊還有另一堆看起來更鮮美的嫩草,於是跑到了另一堆草那,可是又覺得還是原先的那堆草更好,於是他總是在兩堆草之間奔波而沒有吃上一根草,最後又累,又餓的死了。
但這個世界上總是有患得患失的人,他們的一生充滿了各種苦惱。他們對取舍總是難以抉擇,對於擁有的總是覺得不夠,對於失去的又總是耿耿於懷。總是擔心失去這個,得不到那個,終日活在煩惱中,長期下去,心情再也享受不到快樂和寧靜了。
如果是生命如舟,那麼我們就應該輕裝上陣,讓自己順風順水的走完這一程。人生必須有所準備,該舍的舍,該取的取,輕裝上路,讓自己平安的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
有一天楚王出遊,遺失了他的手弓,下麵的人要找,楚王說:“不必了,我掉的弓,我的人民撿到,反正都是楚國人得到,又何必去找呢?”
“人遺弓,人得之”應該是對得失最豁達的看法了。隻要我們正視人生的得失,就會明白失去了可能也是得到。無論你失去了什麼,都不妨時常這樣提醒自己。這樣失去的時候也不至於無所適從,更不會為失去而難過了。因為世間之物本來就是去住無常。我們所能做、所應做的隻是在得到時珍惜它,而不是去哀歎失去有多悲哀。
人們也總是在得到與失去中徘徊、迷失、再重新定位;在得到與失去之間一點點地成熟,一點點地長大,也越來越懂得不要去計較得和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