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的斟品藝術
功夫茶泡好後,斟茶的方法也很獨特。茶湯要輪流注入茶杯之中,但是不可一次倒滿,每杯先倒一半,周而複始,逐漸加至八成,使每杯茶湯均勻,色澤一致,這個動作名叫“關公巡城”。斟茶則還要先沿著茶杯的邊緣注入,而後再集中於杯子中間,並將罐底最濃部分均勻斟入各杯中,最後點點滴下,此謂“韓信點兵”。因為這種泡茶方法,茶湯極濃,往往是滿壺茶葉,而湯量很少。客人取杯之後,不可一飲而盡,而應拿著茶杯從鼻端慢慢移到嘴邊,趁熱聞香,再嚐其味。品飲之前還可鑒賞茶湯三色(呈金、黃、橙三色)。聞香時不必把茶杯久置鼻端,而是慢慢地由遠及近,又由近及遠,來回往返三四遍,頓覺陣陣茶香撲鼻而來,慢慢品飲,則茶之香氣、滋味妙不可言,達到最佳境地。
延伸閱讀
功夫茶的“四寶”之說
品飲功夫茶,素有“四寶”之說。“四寶”即供春(或孟臣)衝罐、若、玉書碾、潮汕烘爐。
供春、盂臣皆為茶壺名,即小紫砂茶壺,是明代藝匠供春、清代藝匠孟臣燒製。這種茶壺不僅造型獨特,顏色深厚,尤以紫色最佳,而且吸水力甚好,泡出的茶葉香味能持久不散,味道清醇,隔夜不。
若為一種小薄瓷杯,是清代燒瓷名匠若製作。其造型小巧,可容水三四毫升;胎質細膩,薄如蟬翼,三個杯疊起,可含於口中而不露,與孟罐合稱茶具雙,多為景德鎮出品。
玉書碾一般是扁形的薄瓷壺,能容水200毫升;大多為陶質,相傳是藝匠玉書燒製,能耐冷熱急變。
潮汕爐則是選用潮汕地區楓溪一帶高嶺土燒製,唐宋時出名,高40厘米左右,通紅古樸,通風性能好,水壺中的水滲流爐中,火猶燃,爐不裂。現今的潮汕烘爐大多用白鐵製成。
藏族酥油茶
藏族的酥油茶濃澀帶鹹,油香醇美,風味獨特。它不僅是藏民日常飲食中的必備之物,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同時敬酥油茶是藏族最為莊重的禮節。
傳說在很久以前,一對男女青年在放牧中遙相歌唱彼此相愛,男的叫文頓巴,女的叫美梅措。他倆的相愛遭到了姑娘的主人、一個凶惡的女土司的反對,她指使打手們用毒箭射死了年輕英俊的文頓巴。善良的美梅措悲痛萬分,在焚燒文頓巴屍體的時候,她衝進大火一起化為灰燼。狠毒的女土司知道後,又下令設法把他倆的骨灰分開埋葬。可是第二年在埋骨灰的地方長出了兩棵樹,枝椏相抱,象征著他倆永恒的愛情。女土司得知之後,又生毒計,命人將樹砍斷。於是,他們又變成一對比翼雙飛的鳥兒,一個乘祥雲來到藏北羌塘變為白花花的鹽,一個騰雲霧飛到林芝變為嫩綠的茶林。每當藏人捧起酥油茶的時候,便會想起這對生死不離的情侶。
功夫茶的斟品藝術
功夫茶泡好後,斟茶的方法也很獨特。茶湯要輪流注入茶杯之中,但是不可一次倒滿,每杯先倒一半,周而複始,逐漸加至八成,使每杯茶湯均勻,色澤一致,這個動作名叫“關公巡城”。斟茶則還要先沿著茶杯的邊緣注入,而後再集中於杯子中間,並將罐底最濃部分均勻斟入各杯中,最後點點滴下,此謂“韓信點兵”。因為這種泡茶方法,茶湯極濃,往往是滿壺茶葉,而湯量很少。客人取杯之後,不可一飲而盡,而應拿著茶杯從鼻端慢慢移到嘴邊,趁熱聞香,再嚐其味。品飲之前還可鑒賞茶湯三色(呈金、黃、橙三色)。聞香時不必把茶杯久置鼻端,而是慢慢地由遠及近,又由近及遠,來回往返三四遍,頓覺陣陣茶香撲鼻而來,慢慢品飲,則茶之香氣、滋味妙不可言,達到最佳境地。
延伸閱讀
功夫茶的“四寶”之說
品飲功夫茶,素有“四寶”之說。“四寶”即供春(或孟臣)衝罐、若、玉書碾、潮汕烘爐。
供春、盂臣皆為茶壺名,即小紫砂茶壺,是明代藝匠供春、清代藝匠孟臣燒製。這種茶壺不僅造型獨特,顏色深厚,尤以紫色最佳,而且吸水力甚好,泡出的茶葉香味能持久不散,味道清醇,隔夜不。
若為一種小薄瓷杯,是清代燒瓷名匠若製作。其造型小巧,可容水三四毫升;胎質細膩,薄如蟬翼,三個杯疊起,可含於口中而不露,與孟罐合稱茶具雙,多為景德鎮出品。
玉書碾一般是扁形的薄瓷壺,能容水200毫升;大多為陶質,相傳是藝匠玉書燒製,能耐冷熱急變。
潮汕爐則是選用潮汕地區楓溪一帶高嶺土燒製,唐宋時出名,高40厘米左右,通紅古樸,通風性能好,水壺中的水滲流爐中,火猶燃,爐不裂。現今的潮汕烘爐大多用白鐵製成。
藏族酥油茶
藏族的酥油茶濃澀帶鹹,油香醇美,風味獨特。它不僅是藏民日常飲食中的必備之物,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同時敬酥油茶是藏族最為莊重的禮節。
傳說在很久以前,一對男女青年在放牧中遙相歌唱彼此相愛,男的叫文頓巴,女的叫美梅措。他倆的相愛遭到了姑娘的主人、一個凶惡的女土司的反對,她指使打手們用毒箭射死了年輕英俊的文頓巴。善良的美梅措悲痛萬分,在焚燒文頓巴屍體的時候,她衝進大火一起化為灰燼。狠毒的女土司知道後,又下令設法把他倆的骨灰分開埋葬。可是第二年在埋骨灰的地方長出了兩棵樹,枝椏相抱,象征著他倆永恒的愛情。女土司得知之後,又生毒計,命人將樹砍斷。於是,他們又變成一對比翼雙飛的鳥兒,一個乘祥雲來到藏北羌塘變為白花花的鹽,一個騰雲霧飛到林芝變為嫩綠的茶林。每當藏人捧起酥油茶的時候,便會想起這對生死不離的情侶。
實際上,藏族飲酥油茶的風俗習慣,還應歸功於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了內地的茶葉,並提倡飲茶,而且親製奶酪和酥油,創製了酥油茶,還賞賜給一些大臣,自此酥油茶便成了賜臣敬客的隆重禮節。後來,酥油茶流傳到民間,成為藏族人民的一種飲食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