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共茶香——茶與文藝(2 / 3)

明清的茶散文

明代的張岱性情散淡,不求仕途,一心遊山玩水,讀書品茶,他的《閔老子茶》就記述了他拜訪茶人閔汶水和與之品茗的經過,情節奇特,極具雅興。

清代袁枚在他的《隨園食單茶酒單·武夷茶》中最早記錄了武夷岩茶的泡飲方法和品質特點,也指出了飲茶能令人心情愉悅。

延伸閱讀

林清玄的《茶味》(節選)欣賞

我時常一個人坐著喝茶,同一泡茶,在第一泡時苦澀,第二泡甘香,第三泡濃沉,第四泡清,第五泡清淡,再好的茶,過了第五泡就失去味道了。

這泡茶的過程令我想起人生,青澀的年少,香醇的青春,沉重的中年,回香的壯年,以及愈走愈淡、逐漸失去人生之味的老年。

我也時常與人對飲,最好的對飲是什麼話都不說,隻是輕輕地品茶;次好的是三言兩語,再次好的是五言八句,說著生活的近事;末好的是九嘴十舌,言不及義;最壞的是亂說一通,道別人是非。

我最喜歡的喝茶,是在寒風冷肅的冬季,夜深到眾音沉默之際,獨自在清靜中品

,一飲而淨,兩手握著已空的杯子,還感覺到茶在杯中的熱度,熱,迅速地傳到心底。

猶如人生蒼涼曆盡之後,中夜觀心,看見,並且感覺,少年時沸騰的熱血,仍在心口。

小說中的茶文化

中國的茶事小說源遠流長,而且作品數量繁多、形式各異,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這些茶事小說不僅豐富了茶文學的寶庫,也是研究我國茶文化的寶貴資料。

中國古代的小說萌芽於先秦,發展於兩漢魏晉南北朝,成熟於唐期,到元末與明清時期發展至高峰。但是自魏晉以來,茶開始成為一種極有價值的飲料而進入人們的生活,並逐漸成為一種生活必需品。因此,小說作為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文學形式,也開始描寫有關茶事內容。

魏晉的茶事小說

中國茶事小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魏晉時期。當時,茶的故事已在一些誌怪小說中出現。如西晉王浮的《神異記》中有“虞洪獲大茗”神異故事,東晉幹寶的《搜神記》中有“夏侯愷死後飲茶”的詭異故事,東晉陶潛的《搜神後記》(《續搜神記》)中有“秦精采茗遇毛人”神異故事,南朝宋代劉敬叔的《異苑》有“陳務妻好飲茶”詭異故事。這些誌怪小說中的茶片段是中國茶小說的最初形式。

唐代的茶事小說

唐代的小說開始從誌怪小說走向軼事小說,作品的紀實性增強。這也是中國小說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此時的茶事小說作品迭出,僅唐至五代的茶事小說就有數十篇,散見於劉肅的《大唐新語》、段成式的《酉陽雜姐》、蘇鶴的《杜陽雜編》、王定保的《唐毓言》、馮蟄的《雲仙雜記》、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孫光憲的《北夢瑣言》、佚名的《玉泉子》等集子中。其中除了《酉陽雜姐》為誌怪、傳奇小說外,其餘均為軼事小說。也就是說,唐五代茶事小說的主要內容是記人物言行和瑣聞軼事。

宋元的茶事小說

宋元時期,茶事小說依然以軼事小說為主,多見於筆記小說集。一類是專門編輯舊文,如王讜的《唐語林》,就彙輯了唐代文人的筆記50餘種,其中有“白居易烹魚煮茗”、“陸羽軼事”、“馬鎮西不入茶”、“活火煎茶”、“茶瓶廳”、“茶托子”、“茶茗代酒”、“煎茶博士”等篇章;再一類是記載當時的茶人軼事,如王安石、蘇軾、蔡襄等人與茶有關的軼事。此外,宋代的一些話本和“講史”中也有很多茶事,這些茶事小說,故事更加完整,情節更加曲折,描寫更加細膩,在藝術上也達到較高的成就。

明清的茶事小說

明清時期,古典茶事小說發展進人巔峰時期,眾多傳奇小說和章回小說都出現描寫茶事的章節,如《金瓶梅》第二十一回“吳月娘掃雪烹茶”、《紅樓夢》第四十一回“賈寶玉品茶櫳翠庵”、《鏡花緣》第六十一回“小才女亭內品茶”、《老殘遊記》第九回“三人品茶促膝談心”等。據統計,《金瓶梅》中寫到茶事的有420處之多,《紅樓夢》120回中有112回寫到茶事,《儒林外史》56回中有45回寫到茶事。其他如《水滸傳》、《西遊記》、《拍案驚奇》、《兒女英雄傳》、《醒世姻緣傳》、《聊齋誌異》等明清小說,也有著對名茶、茶器、飲茶習俗、飲茶藝術的描寫。

在明清時期的眾多古典小說之中,描寫茶事最為細膩、生動、傳神的則是曹雪芹的《紅樓夢》,它堪稱中國古典小說中寫茶的典範。《紅樓夢》中的賈府,日常生活中的煎茶、烹茶、茶祭、贈茶、待客、品茶等茶事活動甚為頻繁。所以,《紅樓夢》中的茶事描寫,比其他古典小說都細致入微。這正如紅學家胡文彬所說:“《紅樓夢》滿紙茶香”,《紅樓夢》真正寫出中國茶文化的精髓。

延伸閱讀

《儒林外史》中的茶市

《儒林外史》是清朝的一部著名長篇諷刺小說。在這部作品中,對於茶事的描寫有300來處,其中寫到的茶有梅片茶、銀針茶、毛尖茶、六安茶等。但最為精彩的是在第41回《莊灌江話舊秦淮河沈瓊枝押解江都縣》中,細膩地描寫了秦淮河畔的茶市:“話說南京城裏,每年四月半後,秦淮景致,漸漸好了。那外江的船,都下掉了樓子,換上涼,撐了進來。船艙中間,放一張小方金漆桌子,桌上擺著宜興沙壺,極細的成窯、宣窯的杯子,烹的上好的雨水毛尖茶。那遊船的備了酒和精撰及果碟到這河裏來遊,就是走路的人,也買幾個錢的毛尖茶,在船上了吃,慢慢而行。到天色晚了,每船兩盞明角燈,一來一往,映著河裏,上下明亮。”

戲劇中的茶文化

茶與戲劇淵源很深,早期的戲劇就是通過茶館進入城市,而茶歌、茶舞也對戲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外,中國還出現了以茶事為主的獨立劇種“采茶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