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阿桑奇的“死”與“生” (2)(2 / 3)

瑞典《每日新聞》報道援引伯格的話稱,離開的主要原因是阿桑奇過於獨裁的管理方式,讓他看上去就像“皇帝”或“奴隸販子”。

“他(阿桑奇)指責我不服從命令、不忠誠於項目,是對他個人權威的挑戰。他一個人同時扮演著檢控官、法官和劊子手的角色。大約在9月初,他不讓我接觸維基解密的日常工作。我再也沒辦法進入我在維基解密網站上的郵箱。本來有一大堆的工作需要我去做,現在隻能幹坐著。”伯格告訴《明鏡周刊》。

與伯格一起叛逃的斯諾拉森說,阿桑奇不能單方麵要求別人透明,自己卻像一個謎。伯格為了證明他們觀點不虛,甚至披露了一段對話。伯格說:“你不是國王,也不是上帝,不能決定一切,你也不是合格的領導者,領導者應該與人溝通,激發所有人的靈感,你卻恰恰相反。”阿桑奇回答說:“你被停職了,為期一個月。”伯格反問說:“為什麼?誰有權作出這樣的特別決定?”阿桑奇說:“如果你想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周二談,但現在你給我滾開。”

事後,阿桑奇向同事們發信息說:“我是這個組織的心髒和靈魂,是它的創立者、思考者、原始編碼者、組織者、財務支持者以及一切的一切。如果你們對我有意見的話,那就滾蛋吧!”自那次停職之後,留給伯格的選擇隻有辭職。

意見的分歧,最終讓這兩人走向了分裂。

伯格說:“也許你們會覺得我蓄謀已久。但這麼多年來,我為維基解密付出了大量時間、金錢和精力。”伯格認為,自己的離開並不會對維基解密的未來產生太大影響。“有許多來自英國和瑞典的新鮮血液正在加入(維基解密)……我相信它能夠繼續存活下來。”

伯格正在寫一本有關維基解密的書,在該書的序言中,他談到了阿桑奇:“很多退出維基解密的人都稱他為‘獨裁者’,這並非毫無道理。他自認為是這個項目的獨裁統治者,而且認為自己無須為任何人負責。”

2010年12月13日,由伯格領導的開放解密(OpenLeaks)正式上線,擁有10名成員,計劃2011年初試運營。目前,開放解密網站上隻有一個Logo,以及“即將上線!”(Coming soon!)字樣,除此之外並無其他內容。它是一個類似維基解密的網站,長期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強大的、透明的平台,在技術和政治兩個方麵支持告密者。同時,鼓勵其他人開始實施同樣的項目。從短期看,開放解密將把重點放在網站建立和運行方麵,保證網站由所有成員民主管理,而不是僅限於一個小組或者個人管理。以此避免類似對阿桑奇的個人崇拜,以及由阿桑奇的領導方式引發的爭議和法律壓力。

伯格稱,他和其他幾位維基解密前雇員創建的開放解密,也是允許告密者以匿名方式提交信息到一個安全的地方。但它又和維基解密不同,開放解密本身不會發布信息,而是以一種在線網盤的方式來運作。開放解密允許告密者指定任何一家媒體或非政府組織,例如工會和非政府監督組織等,然後再由指定媒體或組織對所提交的信息進行審查、編輯和發表。泄密者也不能直接通過開放解密提交文檔。泄密者可以在自己的網站上加入用於提交文檔的鏈接,提交的文檔將進入開放解密的係統。這種做法可以使開放解密做到和維基解密一樣透明,但又不會遭受相同的政治風暴和法律壓力。

這一計劃與2009年維基解密向騎士基地(Knight Foundation)提交,但沒有被采納的一個建議類似。當時,維基解密試圖從騎士基地獲取53萬美元的資助,建立一個可以通過地區性報紙網站進行鏈接的匿名提交係統,這一係統可以幫助泄密者提交與地區性問題相關的文檔。在維基解密發布這些文檔之前,接收文檔的報紙網站對文檔有所有權。不過,騎士基地拒絕了這一申請。